沈清容,方 熹
(1.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2.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论析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谈起
沈清容1,方 熹2
(1.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2.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年来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这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现在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从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托、以生态道德教育为载体、以科学的生态观为引领和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四个方面来构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从而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既体现了社会价值也体现了个体价值是两种价值的综合体现,其实现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被教育者而言,只要真正认识了这种生态价值,才能将这种生态价值意识转化为自觉的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予以体现。生态价值呈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一种新的价值形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生态的意义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的一种表征。当然,生态的价值并不是人类给予的,它本身就是对多样性价值的一种显现。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态对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人的有意义的关系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在这种“关联性整体”的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便在逻辑上关联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态道德教育、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等内容。因为,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态道德教育,还是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论域都与“人”这一生存主体(逻辑上在先地)关联着。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并被首次写进了党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时代文明形态,其哲学世界观和伦理观将是从一种完全不同的知识学模式上实现对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知识学模式的超越,它是对前工业文明形态(包括农业文明和原始文明)主客不分、整体主宰、个体缺失,以及工业文明形态主客二分、个体主宰、整体缺失之哲学思维方法的“扬弃”,是从个体现象性存在身份出发,来形成一种个体之间内在存依性和个体与整体之间包容性共生性的世界知识观念模式和人际伦理模式。[1]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生态自然赋予的优质成果进行合理的使用,对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的处理与协调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体现出国家对社会生态危机的强烈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媒介,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价值内涵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步带来的还有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环境灾害增加等诸多问题,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生活环境污染;荒漠化加剧、冰川融化、水土流失;酸雨、沙尘暴、雾霾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与不协调。由此看来,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已经受到了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求理论的支持,从而能够做到开发与保护自然同步,摄取自然资源的时候懂得对自然进行保护,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能自觉、自愿、自主的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懂得珍爱生命并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绿色消费观。督促人们在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自然承受能力纳入考虑范围,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当下利益,走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是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与道德观念。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尊重生态存在的价值。“可持续发展观既包括人与自然也包括社会与经济,概念多元化,其实质是可持续发展道德的代际关系、代际平等与公平分配有限资源三层内涵的公平观”。[2]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口、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思想政治生态教育不能仅限于传统教育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在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起到积极作用,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进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平共处,所以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与处理。
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是当今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通过思想政治生态教育指引人们了解、关注环境问题并能够自觉的保护环境,对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为保障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教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加入生态型内容,帮助人们理解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对人与自然进行关系处理时需要遵循生态道德的行为准则。自然价值与自然权利是生态道德价值的核心观念。生态道德价值的培育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而“生态道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产物,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新课程”。[3]同时,“它也是一种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或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4]从人与自然相生相息的关系与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出发,要求德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摄取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享受自然和热爱自然、对待自然要往长远利益看,保障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与良好的道德文明习惯。发展生态伦理观是生态道德的本质特征,提高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人类的全面健康发展。如今,发展生态伦理观演变成和谐生态伦理观。生态问题已经关系到经济政治的稳定,没有和谐生态的伦理观,便谈不上和谐社会的构建。[5]
谈到生态伦理观,就不得不提生态道德教育方法。而当今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法与措施相对单一,还处于初始阶段,发展并不成熟,说教大于实践。迄今为止,接受过生态道德教育的人数有限,将理论转化为现实更是有难度。所以,生态道德教育的缺位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关键因素,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对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首先, 以学校为中介,传播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同样生态道德教育也离不开学校。学校教育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丰富生态道德的最佳方式,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第一,教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传播者与践行者,是学生的榜样,需要以身作则,对教师的生态道德意识进行加强与提升至关重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生态道德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二,因材施教,将学生按照年龄层次惊醒分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生态道德课程,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知道知识的获取量,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消化吸收。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最有效的方法。以学生为对象,在学校开展各种不同的生态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并提升其实践能力。
其次,以家庭为中介,重视生态道德教育。都说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的第二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教育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影响着生态道德教育。家长的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基础,在道德教育方面需要家长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从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爱护动植物、勤俭节约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内容同样需要家长们及时的掌握并能进行良好的教育给孩子,注重生活细节与生活质量,从小引导和熏陶孩子热爱自然万物、欣赏而不破坏的生活品质。
最后,以社会为中介,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教育既是全民性教育也是终生教育,每个人都依赖社会而生存,社会教育是生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生态教育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工具,让生态问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使之成为人人都关注、认知的问题”。[6]当一个问题成为全民问题才能引起社会的认同感、关注度,对人们的生态意识进行强化,促进人们生态行为习惯的形成。强化生态意识所包含的深层次含义,即借用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嵌于它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环境之中,突出社会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整合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7]
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对生态价值观科学内涵的一种探索和揭示,自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态观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我国,生态价值观需要进行科学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创新生态宣传的形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明确了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对人们的思想引导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影响力,进行生态文化的宣传,倡导人们进行有意识的生态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以各种实践活动加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创新生态宣传的形式,以多样化的生态宣传对人们进行生态文化的意识提升。首先,倡导绿色生产、低碳生活与绿色消费,积极主动的发起和组织绿色生态活动。引导社会成员了解、关注绿色生态,使其与家庭生活相融,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次,宣传教育方式不能受到局限,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需要多样化的形式,同时组织亲近自然生态、了解自然生态的活动,在文化、艺术、时尚等领域进行渗透,创作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且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并反映时代潮流的作品。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发展环保团体,让公众自发的参与。在我国,民间环保组织主要有政府组建、学生团体、民间的自发性团体、以及港澳台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四个部分组成。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发挥团体的力量,大力宣传并号召社会成员保护生态环境。
其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指的是以保护、吸收自然环境和文化知识并维护当地生活状态的旅游形式。重点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除了利用还需要进行保护以此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型旅游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融入到身体旅游的过程当中,让人们在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带来的美景的同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大自然的美间接地传达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让人们明白只有更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享受自然生态环境。
其三,提倡资源节约型消费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化的最终目标,指导人们在享受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从传统消费转变为追求人文、健康、精神合而为一的模式。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资源的摄取应该合理而有效。人们的生活应当符合生态要求,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倡资源节约型消费观,劝导人们远离破坏并浪费生态环境的消费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鼓励参加生态资源保护公益性活动,培养节约型消费观。
至此,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这种价值观是一种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即认为人们不能将自己凌驾于自然(物)之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再有等级之别,更不能将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价值的最高标准看成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美国学者纳什曾这样说道:“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还不如说人与自然是共在的整体”。[8]这种生态价值观即要求我们要创新生态宣传的形式、努力发展生态旅游资源及积极提倡资源节约型消费观。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的制定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对人们的行为通过法律加以管理和约束。
首先, 健全法制体系,实施制度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就我国当下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在我国第一次进入法律是1978年的宪法,随后在第二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自此以后,我国相继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野生植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目的在于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予以更好的保护。与此同时还有《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尽管有这么多的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并没有专业而全面的生态律法,这就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意识越来越强,并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开始身体力行的保护生态环境,如:“地球熄灯日”、低碳出行、动物放生等。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生态立法问题开始为生态先驱者们所关注,每年的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这也就意味着人们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在逐步加强与普及,并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法律。“生态法”的概念是在科尔巴索夫《生态学:政策与法》一书第一次提出来的,并在书中明确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名称用“生态法”来命名。关于生态法的研究,我国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获得在立法上的支持。对于这一点,曹明德教授指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是生态法的最终目标,维护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是生态法的本质意义。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利用生态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进行资源整合是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也是改变人类生态思想的必然途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宣传工具,通过法律进行强制执行,培养人们正确的环境意识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健全法制体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法律手段对进行强制生态自然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加强法制宣传,保障法规的实行。关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我国尽管不尽完备,但是已经有了系统的雏形。在针对环境保护方面也能做到有法可依,然而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违法不究的情况。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法制宣传,确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出切实可行的作用,而不是成为摆设。针对不良社会现象,执法监督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监督机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强制性与公平性。
最后,加强政府机构的主导职能。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然而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领域并没有成熟、全面、系统、规范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所以,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保护任务就是加快保护体系的完善与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政府都能各司其责,明确责任与义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及其行为可以依法予以惩处。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环保氛围。在保护环境方面,我国政府部门已有高度认知感与认同度,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能清楚的理解和认知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之间的利害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与主要途径之一。
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已越来越恶劣,保护生态环境已是刻不容缓。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首先,推进体制改革,将环境保护作为体质变动考虑的重点因素;其次,加强对环保事业的精力、资金投入力度;最后,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宣传广度,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在思想意识上让社会成员明白保护环境的意义和责任,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总而言之,生态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托、以生态道德教育为载体、以科学的生态观为引领和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四个方面来构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以促进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同时,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是当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生态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不断地突显其生态价值,培养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也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断地探索。
[1] 方德志.情感知识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与儒家德性精神[J].中原文化研究,2014,(4):96.
[2] 钱宜,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4.
[3]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8.
[4] 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3.
[5] 周光迅,赵睿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指导下的生态道德教育[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0,(8):85.
[6] 张洪春,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J].河北学刊,2009,(2):32.
[7]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8):5.
[8] [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23.
责任编辑:吴惠娟
G41
:A
2095-4654(2017)04-0136-05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