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湣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7)
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欣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文化翻译
周小湣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7)
语言反映文化并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译者要了解汉英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文章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译本,从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文化价值观、文化习俗、地域文化等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 分析中西不同文化取向所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欣赏中西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西文化差异;翻译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也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走进中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因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演讲、谈话、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著作,书中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理论,推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新举措新实践,也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细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们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与时俱进加以应用,无论是接受媒体采访还是发表演讲,经常引经据典,妙语连连,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文化上下绵延五千年,散发着无穷魅力,但是一种文化如果只限于本国家内部和本民族内部使用而不进行交流,则不论该文化多么古老,多么灿烂,也会因不被知晓而无法展现魅力。因为文化是一种软力量,它因交流而灵动,也因灵动而产生强大的驱动力量,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文化也在与外界交流碰撞中不断取长补短而共同进步。正如习总书记在2010年访问俄罗斯的致辞中所说:“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心灵因交流而沟通、友谊因交流而加深”[1]。季羡林也曾说过“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的确,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不可或缺的桥梁,它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了解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领悟与感受[2],总之,翻译不仅传递着各国人民的心声,同时也展示各国独特的语言文化。下面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对照译本,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学习中英翻译技巧,欣赏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关于宗教,《宗教百科全书》的定义如下: “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3]。”由此可见,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历史渊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都形成本民族特色的宗教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等,这是由于中国人受儒教、佛教和道教影响较大。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他们信上帝且深受《圣经》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注意中西宗教文化差异。例如中国人都自称“龙的传人”,因为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在汉语中 “龙”是褒义词。但“dragon”(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因为《圣经》里撒旦(与上帝作对的恶魔)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所以西方人并不喜欢龙。同样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精彩的文化翻译。
例1: “天人合一”(P170)
译文:“The harmony of Nature and man”(P190)
例2: “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 (P260)
译文 :Xuan Zang, an eminent monk of Tang Dynasty, who endured untold sufferings as he went on a pilgrimage to ancient India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I am sure you have heard of the Chinese mythological classical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based on his stories(P286)
中国人的宗教思想、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受儒教道教佛教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例1中“天人合一”,这是道家哲学思想,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和人是合一的。因此这里的“天”既不能译成道教的“Heaven”,也不能译成基督教的“God”,而要译成“Nature”。例2中的《西游记》,西方人并不人人皆晓,也许他们知道孙悟空(Monkey King),但并不是对唐朝玄奘很了解,因此译者对“玄奘”的翻译是:先采用音译法“Xuan Zang”,接着用同位语和定语从句 “an eminent monk of Tang Dynasty, who …”进行直译解释,同时还采用“文外注释”[4]的方法,对《西游记》和玄奘作进一步解释,最后译者采用异化的方法把西行取经的“经”译为“Buddhist scriptures”,而不是译成西方人熟知的圣经(Bible)。可见作为译者,要能够辨认和剖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把原文的信息表现在译入语中。
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同,所经历的民族迁移、民族战争也不相同,这种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就是历史文化[5]。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例如汉语成语 “投笔从戎” “负荆请罪”,英语成语“burn one’s boat”“meet one’s waterloo”等,这些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成语、谚语典故随着语言的发展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可以看出,习总书记善用历史典故,善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理念来指导治国理政。笔者选摘2013年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为例:
例3:希望广大留学人员……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P59)
译文:You should keep the perseverance and diligence in reading as related in stories of Confucius, Sun Jing and Su Qin, Kuang Heng, and Che Yin and Sun Kang. You should learn by reading and from other people’s practical experiences with equal devotion …(P64)
例4: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P59)
译文:I hope that you will carry forward the glorious tradition of study hard to……, always bearing in mind the ideal of “Being the first to worry about the affair of the state and the last to enjoy oneself”. (P64)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句中这些历史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要把这些历史典故翻译给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就不是一件易事。译者首先必须了解典故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同时把精彩的中国文化表现在译入语中。例3中,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这些典故的涵义,译者在翻译策略上下了一番功夫:先采用释义法剖析整句话的中心意思“You should keep the perseverance and diligence in reading as related in stories of Confucius”,然后采用音译法“Sun Jing and Su Qin, Kuang Heng, and Che Yin and Sun Kang”把这些成语典故的主角一一列出,同时还采用“文外注释”的方法把具体历史典故在文章末尾注释中说明。这样处理虽然无法让西方读者领略中国四字成语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韵味,但至少让他们了解典故的内涵。还有例3中对“也读无字之书”的译文处理也很巧妙,译者如果按字面译成没有字的书那必定让人费解,其实际意思应该是除从书本以外获得的知识,故译者采用意译,译成“and(learn)from other people’s practical experiences”(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
同样,例4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此句只采用直译法,会使本来文辞秀美、气度豁达的千古名句“诗气”大打折扣。因此译者精心选用对比词汇“the first to worry about”与“the last to enjoy”进行翻译,同时在文章末尾对历史典故进行注解。虽然“配不上”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气度豁达的千古名句,但能简捷到位地传递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人员的殷切希望。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观是民族性格的基石也是最深层的文化。中西方由于信仰不同,历史渊源不同,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也不同。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西方强调“多元一体”;中国人崇拜祖宗、敬老尊师,西方人忌老怕老、喜欢年轻;中国人喜欢谦虚内敛,总爱抬高对方,贬抑自我,西方人坦诚大方,不提高对方也不贬抑自我;中国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Self- 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 achievement)。中西价值观不同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译文中有不少可资鉴赏的例子。
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P13)
译文: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cause for the people in their hundreds of millions —this is why 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eople as the master of the country. (P13)
例6: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299)
译文:To do good diplomatic work, we must keep our eye on the sit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ur domestic focus is to realize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he Chinese Dream. (P328)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5000多年,中华文化润物细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例5中译者将“人民当家作主” 译为“the people as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而非“take charge his home”,这是因为此处的人民当家作主是把国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意思,发挥主人翁意识,而非只是一家之中的主人。例6中译文对原文先进行了调整,之后对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省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几个词的翻译,而直接译成“the Chinese Dream”(中国梦),并把“胸中要装着”译成“we must keep our eye on”而非“fill the situation with heart”等,这些方法的处理避免僵硬的逐词翻译,也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理念以更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的方式翻译出来。由于政策性文章内容精简,对译者要求高,所以译者在翻译领导人讲话或政策性文章时,为了避免误解和歧义,既要把忠实原文放首要位置,更要把意思表达准确,避免译文有歧义而遭人误解,影响国家在全球的形象。因此,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扩大知识面,才能提高译文的准确性。
风俗习惯是历史形成的,指在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个人或集体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由于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此各民族传统礼节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中西方的风俗习惯差异在节日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中国有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秋节(Mid—Autumn Day)等,西方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的习俗差异影响着各族人民的言谈举止,中国人对于在节日时别人送来的礼物往往要客气地推辞一番,似乎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才予接受,接受后也不会当面打开;而西方人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落落大方,欣然接受当面打开称赞道谢。在为人处事上,特别在处理集体和个人问题上,中国人宣扬对国家、集体、芸芸众生的 “大爱”,强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在西方社会里,人们更加突出自我,注重自我的感受,他们信奉“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6]”即对自己,对家人或是某个个体的“小爱” 。这种风俗习惯造成的差异也可在下面的例子中体现:
例7: “家和万事兴”。全非洲是一个命运与共的大家庭。(P307)
To all Chinese, “harmony in the family leads to success in everything.” Africa is a big family of shared destiny.( P337)
例8:中拉要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P311)
Culturally, we should enhance inter-civilizational dialogu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One should value not only one’s own culture, but also the cultures of others, and thi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lourishing of all cultures.”(P342)
例7中“家和万事兴”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坦桑尼亚演讲时谈到建立非洲大家庭时所引用的话语,“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只采用直译法,会让西方读者一头雾水,因为西方国家的家庭观念更强调个人独立,自己动手,自由平等。因此译者要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一方面生动传达原词的结构与风格;另一方面在注释中介绍该谚语的文化内涵,同时进行翻译策略的调整。因此例7译成英文时,采用增译法,在前头加上“To all Chinese”。这样有助于西方读者明白“家和”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例8中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表现中国人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英汉语在衔接手段和语言运用上表现有差异,如汉语特别在古诗文表达中喜欢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而英语的行文表达习惯是尽量避免使用同一个词。例8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重复出现好几个“美”但表达的意思不同,“各美其美”第一个“美”是动词,译为value, 第二个“美”是名词译为culture,这是因为英语语言表达尽量不重复而多使用替代,因此译者在翻译策略上进行调整,译成“One should value not only one’s own culture, but also the cultures of others, ……”,这样处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行文习惯。还有英汉语的衔接手法也有差异,如汉语言简意赅不常使用连接词,例8“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没有使用任何连接词,只在中间用一个“,”分开,而英语常使用连接词,所以这句译成英语时使用连接词“and this”。
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民族对同一种事物或现象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6]。中国人都有“南尊北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英语文化对南北、东西方向的说法却恰恰相反,如“从南到北” 说成“from north to south”,“西北”译为“ north-west”等。由于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中国是内陆国家,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土地和耕牛受到中国人的热爱和赞誉,在古代被看成“命根子”。英国是个岛国,四周环海,他们常出海捕鱼,不以农耕为主,牛没有得到特殊赞誉,但马是吃苦耐劳的象征。例如汉语讲 “像牛一样勤劳”,英语则说:“work like a horse(马)”等。在前文例2中提到的句子“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这里的“西行”不能直译成“to the west”,而是采用替代法译成目的地“古印度”。印度在中国的西部,所以中国人的“西行”可以是印度,但印度在英国的东部,所以如果译成“to the west”,西方人就不知指哪里。因此译为“…… to ancient India for Buddhist scriptures,”又例如:
例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P22)
译文:In the face of all blows, not bending low, it still stands fast. Whether from east, west, south or north the wind doth blast. (P24)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汉语的“风”与英语的“wind”虽然是对应词,所指词语意义也相同,但二者内涵意义截然不同。中国深居内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表示“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在古诗句中,“风”常是贬义词,是恶势力的代表。不过中国人偏爱东风,因为风从太平洋吹来,象征“温暖”。而英国是岛国,对风的看法正好与中国相反。英国的东风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而喜欢“西风”。例9这两句诗中,竹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是恶势力的代表,因此译者翻译时采用直译和意译结合译成:“In the face of all blows,……Whether from east, west, south or north the wind doth blast”。如此翻译把两句诗的意思解释清楚“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表明根基深力量才强。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将立足根本,攻坚克难的决心。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在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在各国间的“软实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沟通交流,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散发着无尽魅力。中国领导人走出国门,言谈举止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采和文化自信。近年来中国文化成果丰硕,文化气韵悠长,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6 G20杭州峰会,中国通过“迎进来,走出去”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也让世界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是的,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想了解中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翻译正是打开这扇窗的工具。但是翻译是极其不易的,那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为人与人的交流,不可避免地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各种文化元素,乃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又影响语言,中西文化差异内容丰富又极其复杂,文中所列文化差异只是冰山之一角。因此翻译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了解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更好地在翻译中准确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呈现更加绚丽的光彩。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刘宓庆. 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
[3] 伟金森,查灵. 宗教百科全书[M].吴研蓉,译.台北: 猫头鹰出版社,2006.10.
[4] 董晓波. 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137~141.
[5] 谭慧明.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115~116.
[6] 朱耀先.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7,( 4):7~10.
责任编辑:彭茜珍
H059
:A
2095-4654(2017)04-0063-05
2017-01-23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译本中的文化翻译研究”(FJ2015B2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