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区域互动环境提升幼儿生活经验的新思路

2017-02-24 15:59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文山幼儿园梁素珍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娃娃创设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文山幼儿园 梁素珍

用区域互动环境提升幼儿生活经验的新思路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文山幼儿园 梁素珍

构建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发挥区域游戏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幼儿区域游戏环境的构建首先是要使游戏具有可玩性,能够紧密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生活体验;其次是要玩学相容,使游戏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再次是要不断更新游戏及其环境的设置,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以及发挥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持续引导作用。下面本人谈谈区域互动环境创设的几点经验。

一、创设灵活多变的区域环境

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游戏水平,他们的游戏经验来源于丰富、直观形象的效仿。灵活多变的活动环境能够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玩法,增加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和持续性。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们经验相符合的灵活多变的游戏环境。

基于以上思考,在“娃娃家”内创设小帐篷的卧室,相邻区域设置图书区。刚开始,幼儿被有创意的“卧室”吸引,能根据卧室的布局进行游戏,但时间持续不长,随后就发现他们把所有的玩具搬进了“卧室”;相邻图书区的书本之间从高空中传阅。分析其中原因发现:一是幼儿觉得“帐篷”是独立空间;二是与其他区域互动不方便,因为与其他区域互动要频繁穿脱鞋子。于是,我们做了一定的调整:首先,打通“娃娃家”与“图书区”,留一个小通道,将“图书区”的作用提升,兼具“娃娃家”的书房的作用,方便了“娃娃家”成员借阅。在后续游戏中,“娃娃家”的成员不用穿脱鞋子,多了一个去处,他们带娃娃去“书房”看书、查阅资料、讲故事等;“图书区”的幼儿可去“娃娃家”做客。其次,在“娃娃家”和“图书区”入口配备了与进区人数相等、便捷的拖鞋,有了穿脱方便的鞋,“娃娃家”成员与其他区域互动次数明显增多。经过此番调整,孩子们与“休闲钓鱼区”之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如一家三口去钓鱼、爸爸妈妈去买鱼、区内钓鱼者送鱼给娃娃过生日等交流。可见,这一个通道的提供或细节的便利增加了游戏情境,丰富了游戏的内容,促进幼儿生活经验的升华。

区域活动中虽然各个区域之间也可能以矮柜、隔离栏或桌子、软垫等相隔划分为几个区形成独立的空间或“舞台”,便于区域中幼儿开展活动,但是各区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在需要时随时可以拆除这些“隔离物”,随时可以将这些区域进行“加减乘除”,随时可以拆分与合并区域,随时可以在各个区域之间进行交流。灵活多变的区域间接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每个区域真的活起来。

二、创设充满乐趣的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是一项集体的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宽松舒畅的活动氛围、兴趣无穷的活动形式才能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区域活动的快乐。

㈠具体形象的区域环境来激发幼儿游戏互动的兴趣

要构建充满乐趣的活动环境,首先要使创设的区域环境能够方便和有益于幼儿的活动。比如将各个区域之间用栅栏、帘子等的东西进行划分,以激发幼儿游戏互动的愿望,并能方便地取放材料进行互动游戏操作。其次,在创设区域环境时要注重不同区域的特色,如构建区周围贴上竹枝、木棍构建好的轮船、桥梁、飞机形象的“拼搭馆”“小小建筑师”;生活区布置温馨的帐篷卧室、接待客人的客厅、厨具健全的厨房、洗晒的阳台命名为“宝宝家、贝贝家”,阅读区布置“书香屋”“读书万卷”“爱书公约”等古色古香的毛笔字标题、翻阅万卷书的图画等。富有特色的区域环境是引发幼儿间游戏互动的直接动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激发幼儿间的游戏互动、操作活动,一起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㈡创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来激发幼儿游戏互动的兴趣

创设宽松、温馨的和谐环境吸引幼儿放松身心地参与,使环境中的幼儿乃至教师都感到自在和愉快。利用和谐的心理环境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经验,充分展示幼儿经验、想法、表达、表现,不断与幼儿“对话”。

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来来往往”拓展的玩车区,两幼儿离开师生共同设计的交通干道,将车移到桌面,将结构区的圆柱形积木设置障碍物,很快其他玩车的幼儿被吸引过来。

媛媛:“我们把积木借过来设置桩,玩过桩游戏。”

欣欣:“还要设计路线吗?”

“没有关系,先玩玩看。”她们抬头看看我们,我们选择退在一旁观察并给予赞许的目光。于是她们的行动引来了其他男孩加入,她们简单的设桩扩大了一个有趣的比赛场。讨论、争执声多了,笑声多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互动也丰富起来了,活动后还与我们商讨把这区域迁移到走廊进行。在这活动中教师没有强行抑制,而是给予赞许和支持,使幼儿可以尽情地释放性情。如案例中幼儿将结构区的圆柱形积木设置障碍物,经验和技能得到积累的同时也促进了玩车区和结构区的互动;当幼儿在规则的遵守下,想有一定的创造性行为时,教师选择退在一旁观察并给予赞许的目光,推动了区域互动。幼儿自行创设了比赛场,促使同伴间的竞争、角逐,在成功后自我陶醉,失败后自我解嘲;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引来了其他伙伴加入,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

三、创设以“真”为本的区域环境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称“环境是第三位教师”,而环境更多是通过材料、设备、情境等来呈现的。幼儿最佳的学习状态正是出现在当他们与人、材料、事件和想法做直接互动的时候。通过经历和回想这些模拟生活的游戏,幼儿开始构建知识并认知他们周遭的世界。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考虑构建以“真”为本的区域环境。

构建游戏环境时,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材料、真实的生活材料都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出现(除了明显会伤害到幼儿的物体,如有尖锐边角的金属和对他们来说太难的材料外)。例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烤箱、搅拌机、磨盘等;天然容易获取的材料:贝壳、松果、苍耳等;真实的工具:螺丝刀、老虎钳、铁锤等;松散、黏的、软的材料:水、沙子、泥土、颜料等;大型积木、玩具、纽扣、豆子、花生、瓶瓶罐罐等。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接触环境的差别,配备不同种类的生活材料。小班区域环境资源配置则要讲究新颖、形象、贴近小班幼儿生活情境。如小班生活区,我们通过家长资源收集了幼儿的衣服、鞋袜供他们学习折叠衣服、练习穿脱鞋袜;收集花生、豆荚让幼儿学习剥花生、剥豆荚体验生活。中大班的区域材料要便捷、好用、可操作,能够为孩子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与思维创意尽可能地提供条件与支持。如中班角色区的“爱心医院”,在提供幼儿熟悉的操作诊疗时的听诊器、体温表、口罩等材料后,可增设消毒药水、棉签、注射针头、液体吊瓶等让幼儿体验打针过程,后期还可增设挂号单、交费单、刷卡器、药房柜台等,用“导医图”引领幼儿体验整个就医过程。又如大班科学区的“赛车”,投放不同的路面摩擦,不同的坡度,不同的震动部位的材料,让幼儿发现不同情况赛车速度的差异。

形象、真实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并正确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而使他们获得快乐的游戏体验和有益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思想和意图就像小火苗般转瞬即逝,材料正是游戏体验的最好支撑。

人们已将幼儿园环境创设提到“孩子的第三任老师”的高度。实践经验证明,环境已成为幼儿教育和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环境在促进幼儿学习、游戏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创设不同层次的游戏环境,真正落实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教育手段,才能遵循教育及儿童发展的规律,使幼儿得到良好生活和学习品质,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娃娃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我国区域环境质量发展统计分析——基于某县域范围环境概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