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安保国
摘 要: 创业教育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得到重视和加强,但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仍显滞后。本文在阐述高校创业文化内涵及其认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创业文化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从五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培育高校创业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创业文化 存在问题 培育对策
文化“化人”,事半功倍,高校历来是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发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高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构建校园创业文化的历史使命。笔者基于对时代背景的考量,针对高校创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培育对策。
一、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
创业文化是指人们在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基本态度、行为方式等与创业有关的精神状态,以及它产生相应创业成果、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社会制度等的总和。“创业文化”一词,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最早提出,其次是日本,创业文化促进资源优化整合,进而形成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我国创业文化的理念包含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等创业品格①。
二、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创业文化的目标不明确。
校园创业文化的目的性不强,源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角色定位和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在实践中,某些高校往往纠结于这些问题上:创业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还是培养创业型人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老板,等等。甚至某些人质疑创新创业教育是否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能目标。这种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含糊其辞,导致校园创业文化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导向性。在笔者看来,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是创业教育绝对不能以“解决就业”为最终目标,也绝不能和就业指导一概而论。目前,盲目地跟进创业浪潮、急于求成是某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通病。某些大学生没有树立很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形成承受风险和失败能力,这恰恰说明了有些大学生的创业心理还很不成熟,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高校创业文化的某些目标不明确。
(二)高校创业文化资源整合能力有限。
校内外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是增强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某些高校在创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创业教育缺乏畅通渠道而未能形成校地联动的局面,比如某些院校缺乏统一的组织部门专门负责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导致有限的创业资源不能发挥其作用。另外,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协作的局面。高校创业文化整合能力的缺失,造成学校只是凭借自身的创业人才培养资源,如政府和社会不提供相关的支持性服务,就容易导致学校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技术内容教条化、局限化,不利于校园创业文化的建设和团队精神的培养②。
(三)高校创业文化实效性不强。
创业教育作為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主要载体,其教育实效性程度对创业文化构建有极大的影响。国外创业教育已取得成效,而中国大学生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及整个民族需要创新的推动,必须接受创业教育。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选择9所大学进行创业教育试点,试点学校通过不同方式对创业教育进行试探性探索③。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某些中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某些学生根本没有从自己是否进行创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只是为了拿学分才去完成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内容为一些大学生创业政策和一些创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这些理论课程只能让学生学到创业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付诸实践,服务实体经济,只有这样创业文化的实效性才能有所提升。
(四)高校创业文化过于功利化。
某些高校创业文化过于功利化,使得现有教育评价机制对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产生误读,也使得创业人才培养过于功利化。创业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其在短时间内不会收效明显。但中国某些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仅仅把学生参加创业教育学习取得的学分、创办多少公司、赚得多少钱、增加多少就业岗位等作为评价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标准,导致创业教育急于求成,轻过程重结果④。某些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老板,为了赚钱,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忽视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积极作用,导致校园创业文化过于功利化,不利于构建健康的校园创业文化。
三、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明确价值取向,深化主体对创业教育的认知。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对于学生而言,高校精神文化是他们凝聚力、生命力、竞争力的源泉,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唯有先解决高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问题,真正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才能使提升校园创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深化主体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成为可能。深化主体对创业教育认知的具体的实施方法有:(1)在高校深入开展学风校风教风建设,大力推崇学术,敢为人先、敢想敢做、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深化师生主体对创业教育的认知。(3)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师生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和激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净化创业文化环境。
创业教育其实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支持。要想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趋势,故步自封是行不通的,校园舆论环境的营造、政策制度的完善、学生的价值观、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等都会对校园创业文化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丰富的企业家资源、多样的社会文化发展路径、载体与平台等等都可以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所用。因此,高校应综合运用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构建校园创业文化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借鉴美国资源整合的模式,在全国结成创业教育联盟,寻求合作机制,形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同时实施校内的跨学科创业教育。
(三)汲取地域文化精髓,强化校园创业文化特色。
文化既相容又各不相同。校园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目标定位及学校所处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除了学校自身层面的影响以外,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融合性及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将会在创业文化建设中显现出来。实践证明,培育高校创业文化,有效吸收和借鉴地域文化精髓,不仅可以推进创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可以极大凸显院校创业文化的特色,有利于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创业文化。
笔者所在的温州大学,能很好地汲取温州地域文化精髓,形成特色鲜明的“温州模式”。温州中小企业众多,许多中小企业创业者的成功为社会树立学习的榜样,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选择自主创业,形成你追我赶的创业大比拼。为此,温州大学专门制定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一是设立创新创业奖励制度。学校出台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办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创业,将学生的创业实践计入公选课学分。二是设立创业先锋班也就是企业接班人培养班①。今后,校园创业文化建设需要多层次、多方位地汲取区域文化精髓,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文化。
注釋:
①②③曾亮.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培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④翁细金,夏春雨.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
参考文献:
[1]汪怿.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2][美]亚瑟C.布鲁克斯.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叶映华,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4]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9,(4).
[5]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
[6]陈月霄.高校创业文化特征及培育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研究,2014(1).
[7]范乾坤.高校创业文化探索的建设与实践[J].电大理工,2014(3).
[8]刘素婷.谈高校的创业文化建设[J].就业与创业,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