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岚 王娟 王丽峰
【摘要】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综合组22例(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对照组18例(手術+化疗),参考组20例(手术),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3年的生活质量。结果:三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3、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参考组(P<0.05),综合组术后3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参考组(P<0.05)。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根治术基础上加用综合治疗,效果理想,并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晚期子宫内膜癌; 综合治疗; 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prognosis and life quality by different treatment in advanced endometrial carcinoma.Method: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comprehensive group of 22 cases were given treatmen surgery,chemotherapy and endocrine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of 18 cases were given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the reference group of 20 cases were given surgery.The prognosis and life quality in thes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survival rate in three groups were not obviously significant after operative 1 year(P>0.05).The survival rate and relapse after 3 and 5 years operation in comprehensiv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P<0.05).After 3 years operation,the life quality in comprehensiv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it is worthy of being recommended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Key words】 Advanc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Lianjiang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Lianjiang 524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1.015
子宫内膜癌又名子宫体癌,与乳腺癌和宫颈癌并称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而居于第2位[1]。本病常发生于绝经期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阴道流血和排液,同时可伴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症状[2]。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3]。子宫内膜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患者往往因为出现阴道流血等晚期症状后才进行治疗[4]。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晚期子宫内膜癌则丧失了手术机会,其治疗方案为以放疗为主结合化疗的综合治疗[5]。早中期子宫内膜癌(Ⅰ或Ⅱ期)5年生存率通常达到80%以上,晚期子宫内膜癌(Ⅲ或Ⅳ期)5年生存率60%~70%,占内膜癌死亡率的一半以上,故晚期内膜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尤其重要[6-7]。晚期子宫内膜癌是指癌细胞已侵入子宫或转移至子宫以外的组织或器官,此时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局部,也要考虑到区域乃至全身。因此无法以某一单一的治疗手段完成,而需要多种手段配合治疗,即通常所说的综合治疗。但综合治疗不是已有的治疗方法盲目的叠加,而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特点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达到治愈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方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8-9],为探讨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对比研究22例综合治疗,18例对照治疗和20例参考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共收集60例病例,并按国际妇产科联盟病理分期标准[10],诊断为Ⅲ~Ⅳ期,其中Ⅲ期55例,Ⅳ期5例,患者随机分成综合治疗组、对照组和参考组,各组患者临床特征见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手术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晚期子宫内膜癌;无药物过敏史,均耐受放化疗;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肝、肾、脑等脏器功能性障碍;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者;存在放化疗禁忌证者;临床资料不完善、拒绝入组者。
1.3 方法 (1)综合组进行手术+放化疗+激素治疗,放疗计划:全盆野,上界相当于第4~5腰椎水平,下界为闭孔下缘,外界不超过股骨头中线,放疗剂量8 MV X线DT45~50 Gy。同时给予TC/TP化疗方案: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顺铂,环磷酰胺+紫杉醇+顺铂,用药剂量:环磷酰胺500 mg/m2,阿霉素40~50 mg/m2,顺铂70~75 mg/m2,紫杉醇135~1755 mg/m2。21 d为一个疗程,共进行4~6个疗程。激素治疗:200~400 mg/d
甲羟孕酮或500 mg酸孕酮,2次/周;或服用孕酮
10天后口服他莫西芬10~20 mg/次,2次/d。(2)对照组进行手术+化疗治疗。化疗方案为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顺铂,环磷酰胺+紫杉醇+顺铂,用药剂量:环磷酰胺
500 mg/m2,阿霉素40~50 mg/m2,顺铂70~75 mg/m2,
紫杉醇135~1755 mg/m2。21 d为一个疗程,共进行4~6个疗程。(3)参照组只采取手术治疗,行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或广泛全全子宫+双附件+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1.4 随访 治疗结束后,通过住院病历及电话每1~2个月定期了解患者术后治疗、复查情况、复发时间、死亡时间等。复发的诊断标准为:治疗停止6个月以上,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并除外再发癌可能者:(1)妇科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发现盆腹腔或远处出现可测量的占位性病灶;(2)未发现可测量的占位性病灶,但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持续升高;(3)出现胸水或腹水,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的[10]。
1.5 生活质量评价 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制定的生活质量表(SF-36)测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测量包括8个维度,分别为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3]。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生存情况比较 (1)总体生存情况: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5年尚存活17例,5年生存率为28.3%,1年生存率68.3%(41/60),3年生存率38.3%(23/60)。(2)不同治疗方法生存率比较:综合组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和参考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参考组(P<0.05)。
2.2 各组的复发情况比较 60例患者均每3个月复查进行一次超声、CT复查。5年局部复发率、远端复发率分别为33.3%(20/60)、23.3%(14/60)。综合组与对照组和参考组相比,1年局部和遠端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综合组3、5年的局部和远端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三组患者术后3年生活质量的比较 术后3年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参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过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雌激素的长期刺激等代谢紊乱性疾病,此外有研究报道宫内膜癌患者近亲有家族肿瘤史,因此可能还与遗传因素有关[11-12]。目前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癌首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明确手术病理分期,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组织。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无明显的手术禁忌或内科合并症、能耐受手术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主张行肿瘤细胞减灭术[13]。放疗是子宫内膜癌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由于某些原因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放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对于晚期有阴道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等的患者,采用辅助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不能预防术后的远处复发,故不能改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率[14-15]。术后辅助化疗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局部复发率,减少远处播散,提高了患者远期存活率,降低了死亡率。目前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化疗-放疗-化疗)显著改善晚期子宫内膜癌总生存率,但此治疗模式不良反应大,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16-17]。
对于晚期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经验。国外有研究报道,Ⅲ期5年生存率在30%左右[18-19]。本研究中综合治疗组患者总生存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和15%。另外综合治疗组患者发生局部复发和远端复发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3年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目前对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放疗的应用模式还有很大争议,但研究显示,术后辅助放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DFS[20]。笔者研究结果也显示,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化疗和激素治疗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因此效果明显。
总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根治术的基础上加用化疗及激素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 Choi Y,Giovannucci E,Lee J E.Glycaemic index and glycaemic load in relation to risk of diabetes-related cancers:a metaanalysis[J].Br J Nutr,2012,108(11):1934-1947.
[2]高雪.子宫内膜癌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75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961-964.
[3]朱丽.子宫内膜癌术后综合治疗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35-36.
[4]张桂萍.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0):3035-3036.
[5] Antonsen S L,Jensen L N,Loft A,et al.MRI,PET/CT and ultrasound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endometrial cancer-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J].Gynecol Oncol,2013,128(2):300-308.
[6]张燕燕,李群.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3):327-329.
[7]俞丽,宋迪.CT和MRI联合检查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13(6):943-945.
[8]崔永琼.联合应用CT和MRI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6):1-2.
[9]崔凌,龙小武,郝敬军,等.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6):3092-3094.
[10]王镇南,唐志,李淑慧,等.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7(7):958-960.
[11]许盛芳,文辉彬.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4):423-428.
[12]陈玲英,夏雅仙.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综合治疗[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5,35(2):393-394.
[13]鄧祥云,高楠,盛修贵,等.糖代谢异常与肥胖型子宫内膜癌发生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1):871-874.
[14]梁琼文.子宫内膜癌化疗的进展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58-159.
[15] Sarah C,Jenna R,Zechmeister,et al.Advanced endometrial cancer: Is there a benefit to neoadjuvant therapy[J].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2012,30(15 suppl):15548.
[16]郭曲,周跃,王元,等.脂联素重组体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侵袭及转移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11-13.
[17]董辉,侯波.卵巢癌60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1):70-71.
[18]郭海龙.Ⅰb、Ⅰc期子宫内膜癌闭孔淋巴结的处理对生存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620-621.
[19]曹廷志,吴元赭,张宗军,等.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3):298-301.
[20]王英奇.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6(10):41.
(收稿日期:2016-08-16) (本文编辑:周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