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剧场点亮新生活
上剧场舞台剧照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加快,一批又一批崭新漂亮的新式剧场纷纷拔地而起,犹如鲜花般绽放在申城的各个角落。这些各具特色的新式剧场,在把魔都的夜点缀得更加魅惑的同时,也为申城职工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文化选择与休闲空间。
坐落在徐家汇美罗城的“上剧场”,正是这批新式剧场的佼佼者。
2015年12月5日,“上剧场”正式开业,它也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专属剧场。在上剧场门口的铝合金板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对于“上剧场”这个看起来有些古怪的名字,赖声川对此这样解释:“剧场是神圣的,但把它放得太高,一般观众会有些恐惧害怕,我想把它拉回到生活的位置”。
“上剧场”蕴涵的正是鼓励大家上剧场看戏的想法。于是,在美罗城我们不时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边是食客排队等位的热门餐厅,一边是人流熙攘的剧场。赖声川认为剧场不是殿堂,上剧场看戏应该成为城市中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正是基于让戏剧成为生活的动机,“上剧场”从设计到建造都很独特。699座的观众席,以粉红、蓝色、咖啡色、绿色随机排列,温暖的色调让整个剧场看起来更随和。极富想象力的前区延展舞台,让第一排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距离缩小到只有两米,充分拉近演员和观众之间亲密感。
北京西路1013号,原是一座旧厂房,去年12月14日摇身一变成为横跨5层楼、90个房间的神秘的“麦金侬酒店”,风靡纽约5年之久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就在这里上演。
浸入式戏剧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创新戏剧形式。它打破传统剧场的规则,没有台上、台下之分,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可以随着自己步调自由穿梭在故事中,选择所到之处和所见之景,每一位观众体验历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整栋酒店被改装成了上世纪30年代的复古风格,成为国内第一个浸入式戏剧专用剧场。每场演出有30位演员用3个小时的表演让故事散布到所有空间,每处房间每个细节都令人赞叹。
电影《梅兰芳》中有这样一段场景:黎明扮演的梅兰芳一袭白衣,沿着台阶款款走向戏院后台,然后,他回头对跟随身后的崇拜者轻轻说了句:“我要扮戏了。”只留下一道白色的翩翩背影。
《梅兰芳》中的这个戏院便是美琪大戏院。它是抗战后,梅兰芳复出首次演出的场所。建于1941年的美琪大戏院融合了现代与古典美,具有典型的海派风格,在上海的剧场中独具一帜。2016年4月,阔别观众5年的美琪大戏院正式回归,在原汁原味重塑当年风貌的同时,也在舞台、观众席、音响设备中增添了不少现代高科技元素。
与此同时,前身为金城大戏院的黄浦剧场也是上海的老牌剧场。剧场早期因大量左翼进步电影在此首映而被誉为“国片之宫”。1935年,《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首映后,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被传唱开来,并从金城大戏院火速蔓延,开始大范围地在神州大地上唱响。1957年,金城大戏院正式成为上海人民淮剧团演出场地,周恩来总理提议并亲笔题字更名为“黄浦剧场”。
2016年11月,装修后的黄浦剧场再度闪亮登场,除了“修旧如旧”的二楼中剧场外,还在一楼新增了沪上稀缺的黑匣子小剧场,令老牌剧场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