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以落实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视角
李 军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文章以落实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研究视角,对黑龙江新一届省委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风建设的目标与着力点以及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进行了多维度、有针对性的分析,认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应注重在治于“心”、严于“规”、督于“行”上用力,“三位一体”推进,尤其应把强化工作落实作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内容。
干部作风;作风建设
好的作风是形象,是力量,更是事业成功的保障。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破题开路推动龙江振兴发展,是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并把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扎实、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首先在省直机关开展作风整顿。这极大地凸显了黑龙江省新一届省委抓干部作风建设的担当和魄力。然而,如何将改进干部作风的要求切实落实到位、见到实效、推动发展,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深刻表明:每逢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或完成重要历史任务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都格外重视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越是紧要之时,越是重视抓作风建设。当下,在黑龙江省发展面临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的重要历史关头,同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展示好的作风、好的精气神作为干事创业的保证。就黑龙江省来说,新一届省委重点强调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主要是缘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的迫切需要。干部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集中体现。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这个处于执政地位的政治组织坚强有力的中坚力量。这个群体作风如何,不仅对党风政风以至对整个社会风气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党风问题则又关系到党能否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甚至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曾深刻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干部的作风问题不容小视。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作风建设则是重要突破口。新一届黑龙江省委着眼于龙江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与党中央一样,同样把抓作风作为“先手棋”,因为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并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才能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衷心拥护。
第二,推进龙江振兴发展的迫切需要。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而加强作风建设则是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前提与保障,因为好的作风是干部成长的基石与关键。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就是坚持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持续发展。当下,黑龙江省大力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完成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任务,同样也要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下功夫,因为黑龙江省的广大干部面临着六大重要任务:一是走出“一条新路子”。到2022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二是完成“两个全面”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到2030年左右,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三是做好“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发展的讲话精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总抓手和着力点。四是肩负起“四个坚持”重大任务: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翻身仗;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勤于学习、敢闯新路、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良好精神状态谋振兴、闯新路。五是完成好“五个要发展”。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要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产品延伸升级要发展;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六是用好“三长三短”辩证方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黑龙江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完成上述艰巨使命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树立新风正气,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劲头和敢于担当的勇气魄力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第三,解决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作风一般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而且事关人的灵魂、本质与行动。具体到干部作风,它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就黑龙江省广大干部的作风而言,总的来说精神风貌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五个坏作风”:一是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二是粗枝大叶、标准不高;三是效率低下、工作不落实;四是担当精神不足、不负责不碰硬;五是不讲规矩、纪律松弛。调研表明,“五种坏作风”的突出具体表现是:对新形势新问题不敏感,不掌握,不善于用心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不严谨细致,不科学研判,缺少数据分析,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环节交叉推诿扯皮,不落实限时办结等制度;面对矛盾和困难怕担责任,缺少主动触及矛盾的胆识和勇气;“四风”问题有反弹,顶风违纪,随意妄为,任性乱为。广大基层群众对“五个坏作风”意见很大。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的调研资料显示:200名省人大代表对100家省直单位关于“五个坏作风”现象进行了反向测评,认为省直机关“五个坏作风”问题比较严重的比率为:思想僵化31%;标准不高32%;效率低下32%;担当不足33%;纪律松弛29%。其中,经济管理类和执法监督类单位作风问题尤为突出。对于沾染“五个坏作风”的干部,概括起来可归为四种类型:一是沉睡型,对新形势新任务茫然不知,沉湎于既往。二是赖床型,虽对新形势新任务有所觉醒,但光喊不动、关说不练。三是蹒跚型,虽有所行动,但犹豫踌躇,步伐踉跄,走走望望。四是偏轨型,不按中央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行动,工作偏离正确方向。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作风问题关乎振兴发展。从黑龙江省直机关干部作风的实际状况看,“五个坏作风”的问题不容小视,若任其蔓延危害极大,不仅毒害机关形象,消磨党员干部的斗志,降低机关效能,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而且危害党为民执政的根基,因而必须要对坏作风加以严肃整治。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的特点,而且不良作风还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和传染性,因而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新一届省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强调突出问题导向,明确目标指向,找准重要关节点,聚焦问题,具体地讲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五个好作风”的目标,即:倡导勤于学习好作风,提高适应振兴发展新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树立严谨细致好作风,争做追求卓越的好把式;展现勤勉高效好作风,争做雷厉风行的快把式;体现务实担当好作风,争做埋头苦干的真把式;保持严格自律好作风,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是提出有效遏制不良风气。主要是:整顿“五个坏作风”——思想僵化、标准不高、效率低下、担当不足、纪律松弛;摒弃“三个坏把式”——坐而论道假把式、拖拖拉拉软把式、弄虚作假歪把式;消除“三不为”现象——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三是凸显“三个坚持”——坚持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严从实,较真碰硬。
良好的作风在于养成,即靠内在高度自觉,又靠组织思想引导,更需制度刚性约束,因此,实现上述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部署安排,笔者认为应坚持“三位一体”的协同推进。一是治于“心”,体现思想建党的要求,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干部能够坚持自省、自警、自励,进而生发树立良好作风的自觉。二是严于“规”,体现制度治党的要求,让规矩有效管用,并在制度安排上突出再造流程、深化服务、提升素质、清正廉洁的要求。三是督于“行”,体现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没有例外的原则要求,加强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在内的全面综合监督,特别是要突出党内执纪监督,在作风建设上坚持抓常、抓细、抓长,进而真正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清风正气树起来。
工作落实情况是干部作风好坏的直接反应。因此,应把强化工作落实作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强调和重视抓工作落实。抓落实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贯要求,更是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古人云:“天下大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当下就黑龙江省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就是要求每一位干部都能围绕着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就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落实上下一番功夫,把工作部署付诸实践,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取得预期成果,切实把谋划的美好愿景变为实实在在的美丽现实。以善抓落实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应切实深化认识,坚持遵循落实规律,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再造工作流程,着力构建科学的执行体系,力求形成主体清晰、权责统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落实格局,切实解决好“谁来干”“何时干”“怎么干”的问题。
一是深化认识看落实,提高贯彻落实的思想觉悟。作风与素质是外显与内化的逻辑关系。表面上看,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干部的行为和作风,但实际上涉及的却是干部的内在素质。因此,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应从内强素质这一根本点着手,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提升素质,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尤其应充分认识到工作落实之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曾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我们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邓小平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十分重视抓工作落实,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他还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工作落实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给予了深刻揭示,指出:“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这些深刻论述表明: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落实,宏伟的蓝图、高尚的目标、正确的决策、周密的部署就会落空。落实是一切工作安排部署的目标追求,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更是党和人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是解放思想谋落实,开拓创新发展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事物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特点,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观察、具体分析和具体处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从客观现实状况出发,潜心研究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振兴发展的症结,大胆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主动在思想上适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从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在工作思维与思路上摆脱过往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特别是应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三个转变”,即:从稳妥型思维转向创新型思维,从粗放型思维转向精准型思维,从应对型思维转向超前型思维。切实形成有利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振兴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机制。
三是分清责任抓落实,切实明晰责任主体。落实责任不清,必然导致工作执行不力。抓落实应强化组织领导和专门机构,明确责任主体,坚持谁的工作谁负责,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全局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只有切实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才能提高履责效能,确保决策形成的目标和任务执行到位。通过明晰责任推进落实,具体地讲就是应确立明晰的工作责任清单、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完成进度时间表,将责任细化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最大限度地避免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推诿扯皮,进而让人人清晰自己肩上的责任,时时身处工作落实的前沿,自觉地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把落实体现在工作推进的效能上,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满意上。
四是严督勤查促落实,确保履职尽责完全到位。落实是实施决策的关键环节,而督促检查则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事实表明,工作只有部署没督查,落实成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完全无效。因此,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就应结合决策的有效实施,伴之以严格的督促检查。以抓落实促作风转变,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在贯彻落实部署上,不仅要成为实干家,亲力亲为,善作善成,同时还要做好工作落实的促进派,树立督查观念,强化督查意识,建立督查制度,落实督查责任,做到每项措施、每个项目都有方案、有要求、有载体,使督查落实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把落实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对工作落实抓与不抓、抓多抓少、干好干坏要区分对待。对埋头苦干、落实卓有成效的干部应给予褒奖;对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应给予教育或调整;对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并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给予问责和惩处,切实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种形式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干部作风的彻底转变。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张庆伟.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EB/OL].http://story.dbw.cn/system/2017/05/08/057631061.shtml.
[责任编辑薄刚]
2017-05-08
李军,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党史党建、领导科学及民主政治研究。
D26
A
2095-0292(2017)03-0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