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如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张琪如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马克思主义地位削弱现象发表了意见和看法,力图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要坚持问题导向,用马克思主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人类的道义制高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服务社会的立场,打造有责任感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由此来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话语构建。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路径创新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不但不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自尊、学科自信和学科自强,而且不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地位面临的“三化”“三失”困境,并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由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整个工作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做到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现如今,对于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研究,面临“三失”问题,即学科中“失语”、论坛上“失声”、教材中“失踪”。在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被看作僵化的意识形态说教,是执政党传播理念和政策的载体,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学术论坛上,呈现出“论学术而非论政治”的征象,部分学者强调学术的纯粹性,导致西方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不断侵占马克思主义阵地,日益成为学术界争相追捧的主流话语。在学科教材中,大量充斥着西方思想和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却被部分教材“拒之门外”,错失让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契机。
面对学科中“失语”、论坛上“失声”、教材中“失踪”的挑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主力军,又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最强音的宣讲人,因而需要承担起普及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重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马克思主义方法成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看家本事”。学习经典,首先要学会反复研读文本材料,摒除功利主义心态,还原经典,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加深自己的政治意识,指导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学习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根据当时时代背景所得出的具体结论,不是陷入教条主义的迷思里,而是通过学习经典提炼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研究。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根据当前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思想、新内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研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普及马克思主义精神,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最强音。再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甘于坐冷板凳”的学术精神,有耐心、恒心、信心,遇到难点不放弃,反复翻阅,努力探寻原著中的真谛。
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1]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应对时代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但是中国的理论创新往往滞后于实践创新。例如,“摸着石头过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理论引导。现如今,我国改革进入“深入区”、攻坚期,要求增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对理论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要创造出有利于理论创新的氛围。新的时代,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同样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我们日常经历并感受的现实问题出发,从日常教学和科研中发现的问题出发,不断从四季长青的现实之树上摘取新鲜的嫩叶、采撷娇艳的花蕾,来酿造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创造新的未来。
高校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传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战场,课堂上“失语”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仍不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思考并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在课堂上“失语”的现象进行诊断,所谓课堂上的“失语”,指的是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底气、缺乏信心,课堂上往往表现为照本宣科,甚至不知道要在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清楚重点和难点,造成教学过程没有章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缺乏热情,缺课现象严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1]“对于高校而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为立足点。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其价值、作用和责任、贡献就体现在为之奉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其本职工作就是在各条战线、各个学科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治学态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2]。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教材中、课堂上和学生的头脑中,客观要靠高校教师有效的知识传授,主观要靠高校学生的积极践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首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吃透教材,领悟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理清马克思主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要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融会贯通,善于将理论联系实际,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那么“高冷”,通过高校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事例的描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融于学生的头脑中。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首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马克思主义,避免陷入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沼泽。学生们可以利用现代传媒工具,通过微信、微博、各种手机应用软件了解社会最新时事政治和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尝试用所学原理、方法分析时政信息,以增添理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次,高校学生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自身的社会实践和个人成长之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武装头脑,并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亲自走入农村、偏远山区、红色基地,一方面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在思想上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效性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再次,高校学生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内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将马克思刻苦钻研的精神、奉献人类的品格、坚守底线的气节当作自己学习实践的标准,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深厚学识修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当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上,面临新的干扰和挑战。哲学社会科学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立场、态度往往决定实践中的运用。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存在怀疑,怀有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的倾向,那么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也会有弄虚作假、动摇不定的问题,不能肩负起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向前发展、实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构建的重担。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变得至关重要。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马克思将解放全人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奉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并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启示我们要重视人的作用,为人民谋福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承担着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只有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在课堂上认真传授理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科研上多思考、勤钻研,将晦涩难懂的理论更好地传播到人民心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才能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永葆青春。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抵制形式主义、实用主义、教条主义、虚无主义等不正之风的干扰,让一股清流注入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之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完善,这与马克思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风是分不开的。而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因而我们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甘于寂寞、敢于坚守,踏实做研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成为思想理论的引领者、学术研究的带头人。
同样的,把中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构建,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勇于实践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打造一支有责任感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第一,提高准入制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选拔一批踏实钻研、德才兼备的理论家和思想家,并相应地完善学术科研的评定标准,加大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努力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第二,积极组织各种人才培养的研修班,聚集和培养一批理论深厚、勤于思考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认真钻研、敢于创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一批踏实肯干、勇于实践的青年后备队伍,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体系。第三,我们要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理论功底厚的师资队伍,并相应地组织一系列讲课比赛,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传入课堂和学生的头脑。第四,我们要建立一支富有时代敏锐性、具有大局意识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队伍,一方面做好党的最新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及时审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动态,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面临“三化”“三失”的挑战,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科研成果往往停留在泛泛而论的层面上,而且不能理直气壮,存在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的倾向。这就警示我们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以更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有所不同,学术成果除了需要通过学术标准的检验,还应该满足国家意识形态的标准,这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抵御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渗透。“政治标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接受实践的检验”[3]。此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一方面坚持科学评价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思考理论是否满足人们的需要,是否解决了人们最关心最迫切的难题。马克思将解放全人类奉为毕生的奋斗目标,采取群众路线,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启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思考“为谁服务”的问题。学术标准,除了参考传统的评价标准,即学术刊物等级、转载率、课题级别、同行引用率等,我们应更多地追踪理论在实践中的检验结果,提高学术成果的可行性。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坚持政治标准为学术成果提供方向的指引,启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社会热点议题,获得理论创新的灵感。同时,政治标准是保证学术成果符合我国意识形态要求的评价尺度,避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现意识形态的混乱。坚持学术标准有利于提高学术成果质量,更好地为解读政治、传播政治服务。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数量最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应该把眼光落在如何将“学术制造”变为“学术创造”的学术创新上。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众多领域重视经济效益时,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性,学术成果不要功利化、表面化。因此,我们应坚持党性原则与“双百方针”相统一。一方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科研过程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坚持党性原则,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向,在教学科研中坚守意识形态底线不动摇。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
[2]徐艳玲.改变“三化”纠正“三失”[N].中国教育报,2016-06-16.
[3]李慎明.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J].求是,2015(14).
[责任编辑刘馨元]
2017-03-20
张琪如,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B15
A
2095-0292(2017)03-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