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2017-02-23 15:23任鹏程
关键词:现代性中华现代化

任鹏程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100)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任鹏程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100)

中华传统文化;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民族复兴

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文化现代性能够为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理论资源,然而,它却具积极、消极两重性特点,文化现代性转化只能是其优秀部分。同时,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武器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丢掉中华传统文化。所以,这便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纲要,深刻结合市场经济的现实特征,推动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双向互动融合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身份标识,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处事习惯等等。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日加深,与之伴随的是,各国之间思想文化领域的沟通交流逐日频繁。毋庸置疑,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相互交融的态势日益显著,甚至可以说,文化已经成为目前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临新的历史境遇和挑战,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特别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扎根和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着重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1]因此,对我们而言,正确认识和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一课题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便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思索。

一、文化现代性是民族复兴的必然之路

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然而,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之路却极具特色,这是因为它是伴随着近代中国现代化之路而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传统中国社会长期以农耕经济为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基础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反过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主导下,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学者统计:“在 1800 年的世界工业生产中,中国占全球 1/3 的份额;在 1820 年的世界 GDP 总量中,中国占 28.7% 的份额,比排名第二至四位的国家的总和 26.6% 还要多。”[2]由此观之,中华传统文化是古代社会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理论资源和秘密武器,也无怪乎晚清帝王面临西方科技的涌入和冲击以自大心态傲视自居,存有“贬夷尊夏”、“万邦朝服”的观念。因为,在他们看来,洋人们是未开化的落后群体,我们所拥有的文化比洋人们先进,而对文化的这股自信则源于国家经济长期保持持续繁荣稳定的势态。

然而,自从西方各国历经工业革命之后,为了保持资本高额利润的增长,他们纷纷把商品市场输出的目的地瞄向东方中国,但是他们所采取的手段却是极其不文明的,即战争挑衅。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然而,战争却最终以清帝国失败告终,泱泱大国,何以败在外夷之手,举国贤士无不震惊,诚如马克思所言:“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3]割地赔款等战争所造成的沉重负担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内部朝野身处经济疲惫之境,国家外部面临列强侵入,故,内忧外患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因而,如何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也就成为先进有志之士终生奋斗的目标。

至此,一批思想先进的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帝国战败的原因,进而抵御外辱谋求国家富强的现代化之路。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现代化是“在面临外部现代性挑战的情况下强行启动,是对外部现代性刺激或挑战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回应。”[4]或者叫做“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最先对此做出明确行动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士大夫在华夏大地掀起了“洋务运动”,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最终目的是主张学习中国传统所没有的西方先进技术用来抵制外国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然而,不幸的是甲午战争之中北洋水师的战败彻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地主阶级的良苦用心付之流水。技术层面的变革没有改造中国旧有的社会面貌,维新派顺之而起。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革派试图从制度层面上改造中国,进而谋求现代化之路。但是,由于其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和复杂的国内外社会环境,维新变法仅仅是昙花一现,建立新制度、新国家的愿景最终并没有实现。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深刻认识到必须彻底推翻帝制才能建立新制度,民族和国家才会有希望。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帝制,但是,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现代政府、民主国家依然没有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来。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基石

通过早期现代化之路的探索,国人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迈向现代的理论武器,并渐渐认识到只有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创造革新才是民族复兴的必然之路。然而,马克思却认为,“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7]这便容易导致人们对于传统的误解,即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保守的象征,它与现代性毫无瓜葛,它是一种必须被彻底抛弃的东西。然而,另有学者主张中国在迈向现代之路中,传统文化不能丢失。因此便带了一个问题:作为华夏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走向现代的路途之中何去何从?这是必须解决和回答的极为迫切的理论问题。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一个摆在世人面前的棘手课题,中华传统文化想要现代性转化,这一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解答。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8]毛泽东曾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9]1956年,他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为新时期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齐发展,文化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10]江泽民提出“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10]胡锦涛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10]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1]这些论断既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昭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底色,它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厚的精神土壤,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丰富理论滋养。换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和精神支撑,我们应该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而不能对其彻底排斥和遗弃、割裂和对峙。

因此,就中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而言,我们说,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或者说,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意味着彻底排斥传统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可以相互兼容。正如杨翰卿所说:“以马克思主义或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之为指导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化的批判继承、开发利用,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推进文化创新的成功经验。”[9]另外,“综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焕发出创造新的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12]历史发展的事实也昭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从未脱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系之外,它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的关键一环,更不能被我们所忽视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13]反观当前的社会局势,伴随着中国经济势力的日益崛起,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剧增,中国逐步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国际舞台出现了更多的中国声音,由此带来一个令人可喜的局面,即,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迎来了青春焕发之际。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力量,面对崭新的历史新境遇,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坚决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纲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吸收,这不仅是确保中华传统文化活力再现的正确抉择,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实力的重要举措。简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基石,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古老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桥梁。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审视和省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同时它也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理论资源。随着中国社会向现代化逐步迈进,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向现代性转化这一问题便被提上日程。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学者陈嘉明说:“现代性具有如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标志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表现为与某些传统的断裂;其次,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核心,人的各种权利的保障构成现代性的前提;第三,现代性表现为建立起竞争机制与合理的规范,即竞争的理性化过程。”[14]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否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相契合呢?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本质意义上的考察,我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于以农为本的传统农耕社会,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本质上乃是一种农耕文明,或者说是,农业文化。然而,21世纪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逐步转进的历史征程,由此便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正在逐日失去其原来所滋生的温润土壤,与之伴随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各种特点也逐渐展现,日益明朗。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现代文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著,都要深刻,中华传统文化对此必须做出回应,而不能不顾不问,闭门造车。

如果我们仔细考究中华传统文化就会发现,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有相当的弱点和不足,或者说是消极性,例如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道德规范,讲求等级上下关系,这与鼓吹平等自由的时代伦理有所冲突。厚古薄今、因循守旧的民族心理,尊崇向往古代之治,这与号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违背。逆来顺受、轻视个性的民族性格,讲求听话顺从,这与主张个性张扬自我的时代风气不相契合。重农抑商、忽视欲求的历史传统,倡导杜绝追求利欲,这与宣扬经济效益至上的现代经济理性精神有所不同。等等诸例,难以盛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精神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甄别,进而对其加以时代改造和革新,甚至对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东西要彻底抛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中华传统文化其所具备的优良特质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诸如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仁义礼智信,向往仁义之道,它倡导以和谐作为人们行为处事的圭臬和法宝,这有利于缓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紧张性、对抗性的人际交往风气,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团结。中华传统哲学信奉人与自然的和平共生,追寻天人合一之境,排斥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这种思维对改造和整治当今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有所启发和裨益。进而言之,强调自然、社会、人际之间的和谐共生则一直是传统文化所倡导和遵循的,这些精华或智慧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弘扬,赋予时代新义,使之活力再展。

因此之故,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本身便具有两重性特点,正如吴潜涛先生说:“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也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15]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所要做的工作便是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根,也是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它“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呈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支撑、促进着中华民族历经风险磨难、饱尝艰辛困苦而永葆旺盛生命力。”[15]对之,我们要持正确的态度,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和特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新义。唯有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和智慧才能在现代化建设之中得以发挥和施展。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纲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地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是我们当前对中华传统文化取舍的标准和依据,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3)合理修剪。梨园要适度密植,通过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减轻病害发生非常重要。修剪时要剪除密挤、冗长的内膛枝,疏除外围过密、过旺、直立生长枝条,对发病较重的树要适当重剪。同时调整好负载,以提高树体抗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与时代有效结合,进行现代性转化,同时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优秀文化特质,或者说是文化个性密切相关。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众所周知,华夏中国拥有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融汇而成中华文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几千年来虽然历经时代变迁,然而中华儿女却始终团结在一起,共同编织着中华民族的富强梦,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开放性允许多种文化形态的存在,杜绝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打压和排挤,兼容性又使得各种文化和平共促,相互借鉴,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身处全球化浪潮下,面临多元文化的涌入与碰撞,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创造提供了前提基础。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经世精神和再生功能。我们知道,传统文化讲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注重解决和关心现实问题,或者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这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世精神。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汲取时代精神,整合各种优秀理论资源,科学合理地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为我所用以便进行文化创新和变革,从而适应本土社会的发展,这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生功能,诸如禅宗就是汲取异域文化再创的产物。简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优秀文化特质为它自身进行现代性转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所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性转化这一趋势不仅是势在必行,不可避免的,而且,它也是可行的,可能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孕育形成于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然而,它却并非当前社会建设的绊脚石和拦路虎,这是因为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10]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必然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和汲取,根据时代特点和现实国情给予其选择性继承和开发,是我们当前文化顺利发展的必然之路。循着此路而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四、以繁荣文化产业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不仅是一个理论层面的问题,哲学范畴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一个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形而下层面的建构。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等等逐渐伴随经济交流浸入我国,一方面,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局面既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另一面,这也挑战和冲击着我国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我们说,身处全球化时代浪潮背景之下,要想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难以割舍对时代精神的密切关注。

我们知道,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逐步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着转变,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起来,学人普遍以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成了中国理论界的主流观点。”[17]历史发展的经验也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它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走向。由此便带来一个问题,衍生传统文化的温床正在瓦解。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得以继续生存繁衍,其自身必须做出改变从而与当今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正如学者吴潜涛所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的依据和目标主要就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建设的基本要求,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进行一些内容和形式的转化。”[18]这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得以繁荣发展,它自身必须密切关注时代特征,即,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社会潮流趋势相适应,相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结果之一便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空前繁荣。郭建宁认为,“文化产业着眼于文化市场,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是推进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13]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再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关乎亿万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协调运转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诉求,即文化市场,或者说,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与此同时,随着中西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商品不断冲击着中国市场,有意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活,出现一种‘文化霸权’、‘文化殖民’的倾向。”[10]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文化产业商品市场占据或控制我国的文化话语权,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等,这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所以,党和国家便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相继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纲领和决策,总结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等重要战略部署。这足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历史转变,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有效发展,抗击外来文化价值观念不良侵袭,维系国家民族文化安全的有效理论武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模式之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作为一种商品和产业得以发展,并逐渐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多变,内容不断丰富的特点,甚至传统文化产业开始进军国外市场,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谓是如日蒸天,这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

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要坚持广泛惠及群众的原则,要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坚持以“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网络化”[13]为主要路径渠道,“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必须以配套措施为依托,必须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归宿。”[13]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诸如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商品的生产和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以及打造历史城、民俗村、文化名人故居等等,这不仅拉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举措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提升了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要积极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向外传播中国文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及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世界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向中国,更热衷探索中国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文化力量,中华文化在全球赢得了尊重和肯定,这对我们宣扬自己的文化和价值、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为中国发展创造更加有力的国际环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3]借此机遇,我们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8]以此增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从而实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达到维系巩固国家文化安全的诉求。

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和建设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崭新空间,积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发展,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现实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文化强国伟大战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五、结论

实现现代化,追求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所共同的奋斗目标。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现代化别无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现代性能够为实现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如我们所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身份标识,同时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所以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是引领民族之复兴、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两重性特点。这便要求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之前必须对它进行审视和甄别,筛选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精华,彻底抛弃部分内容,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良好地融合与互动。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便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纲要,切实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时代特征,努力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双向互动和融合,以此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要言之,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于过去,昌盛活跃于当下,必将造福于未来。

[1] 新华网. 2013年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26/c_117526476.html.

[2] 凤凰网.鸦片战争:全球GDP第一的大国为何还要挨打[EB/OL].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jiaokeshuzhenxiang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4] 周积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困境[J].杜会科学辑刊,1996,(2):85-92.

[5] 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3.

[6] 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5.

[7] 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9.

[8]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210.

[9] 杨翰卿.中国哲学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6.75.

[10] 本书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03. 196.287.289.196.

[11] 中国文化交流网. 2013年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EB/OL].http://www.whjlw.com/2013/1129/12742.html.

[12] 本书编写组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参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73.

[13] 郭建宁编著.中国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247.15.283.76.

[14] 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2003,(5):14-20.

[15] 吴潜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N].人民日报,2015-07-15(007).

[16]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17] 陈锦华,讲春泽,等著.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

[18] 吴潜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发展[J].上海教育,2015,(1):52.

OnModernTransformation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REN Peng-che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Confucia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ity; Marxism; market economy; national renaissance

Moder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naissa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al modernity can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moderniz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Chinese nation’s identity and valuable resources, but it h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only the good part of culture can be modernity transformation. Choosing the Marxism as the theoretical weapon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does not mean to abandon and disc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is requires us to take the theory of Marxism as a guid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 economy, to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era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achiev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ing a strong spiritual and intelligence support for the Chinese nation’s great renaissance of the Chinese dream.

2095-2708(2017)06-0020-06

G122

A

猜你喜欢
现代性中华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