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原型研究

2017-02-23 05:43张琼方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样例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

张琼方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原型研究

张琼方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强调范畴边界的模糊、特征的非二分性、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差异及范畴结构的家族相似性。从原型理论的视角研究译本,能更加公正客观地看待多个译本之间的关系,合理评价每个译本的作用和地位。《了不起的盖茨比》三个译本中,巫译受到翻译腔的影响,范译在内容忠实性方面稍有欠缺,而乔译内容忠实且风格贴切,更接近译作的原型。根据原型理论,所有译本都为译作原型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理应受到重视。

原型理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翻译对比;翻译批评

一、引言

翻译学发展至今,心理学、文学、语言学、哲学、信息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术语也得以引进,使翻译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中,对传统研究思路的反思也愈发重要。谈及翻译方法,古代中国有文质之争,民国时期鲁迅提倡“宁信而不顺”,与意译派展开交锋,此后又不乏学者撰文,就此问题进行辩论。西方翻译界莫不如此。翻译批评方面,似乎也有“一山容不得二虎”之势,对译文进行评价非褒即贬,难以认识到译文的重要作用。对于翻译本质问题,诸如翻译是什么,什么不是翻译,应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翻译和非翻译等,人们难以达成共识,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归根结底,源于经典范畴观的影响[1]。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却一反传统,以一种开放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仅适用于翻译理论研究,在翻译实践方面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原型理论简介

根据认知语言学,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外界事体属性所作的主观概括,是以主客观互动为基础对事体所作的归类[2]。范畴的形成需要范畴化这样一个过程,人类依赖范畴化这一重要方式认识大千世界,对杂乱无章的事物进行分类和记忆。亚里士多德提倡的经典范畴理论以二元视角看待客观世界,原型理论与其争锋相对,认为: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不同范畴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特征不是二分的;成员地位存在差别,有典型成员和一般成员之分;范畴内部结构呈现出家族相似性。“原型”是该理论中的一个重大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原型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实体存在的典型代表,是原型范畴的中心成员,又称为原型成员,最佳样例,典型成员等;二是抽象的图式表征,即范畴成员的一种集中趋势,通过去除差异求其共性而获得,类似于“简笔画”。

根据该理论,经典范畴理论无法回答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维特根斯坦提出,GAME范畴形形色色的成员当中,如单人游戏、竞技游戏、双人游戏等,根本找不出任何一个共同点,因此无法按照经典范畴理论,以一组充要条件对其进行限定。然而根据原型理论,GAME可称为“这个,以及诸如此类的,就叫‘游戏’”。[3](P52)

原型理论以全新视角看待事物范畴,以原型为中心而具有稳定性,又以家族相似性构建而具有灵活性。自问世以来,因强大的解释力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文学、心理学、语言学、教学等。翻译研究中,原型理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利用原型理论,研究包括翻译对等[4]、译本范畴[5]、翻译标准[6]等。其中值得注意的还包括龙明慧对翻译标准体系、翻译学范畴体系以及翻译学架构等方面进行的探究,谭载喜对翻译相关概念的辩证阐述,以及杨炳均对原型理论的创造性发展[7][8]。国外学者哈维森证明了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对翻译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斯内尔·霍恩比运用原型理论研究了文本类型,批判了Reiss文本划分体现的二元思维。

龙明慧提出,翻译是以“翻译原型”为典型成员的一种活动[3](P132)。由此可见,原型理论视角下,同一原作的多个译本也应该构成一个原型范畴,正如杨炳均所指出的,多个译本整合形成原作的译本样例,随着时代发展,新的译本再次涌现,将不断整合形成新的译本原型。本文以原型理论为出发点对译本展开对比研究,按照杨炳均提出的三步骤:第一,通过阐释、解读、领悟形成原作样例;第二,建立再阐释、再解读、再领悟,形成译作样例;第三,通过样例整合形成译作最佳样例,实现原作原型和译作原型的对应[9]。以期更公正客观地看待不同译本之间的关系。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原文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通过尼克的视角,描绘了美国“爵士时代”上流社会的奢华风气及上流社会人士虚伪自私的本性,讴歌了盖茨比对感情及完整自我的坚守[10]。

任虎军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以本文批评为主,90年代走向互文批评,新世纪以来则呈现多元化的趋势[11]。然而不论解读方式如何,这些批判性阐释主要强调了该作品的几个重要概念。

首先是内容上的因素。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鲜明,盖茨比纯洁执着、黛西一众人虚伪自私、修车店老板木讷迟钝、汤姆情人热烈奔放等,通过文中的神情、动作、对话等描写而活灵活现。而尼克作为叙述者,对盖茨比的态度经历了怀疑、鄙视、理解进而肃然起敬的巨大转折,可见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该作品的一个重点。情景描写当中,盖茨比频繁举行的宴会上,歌舞升平,酒香四溢,红男绿女肆意穿梭的场景刻画得十分逼真。情节上来说,有张有弛,抓住了读者的胃口,尤其是在作品高潮部分,盖茨比和汤姆公开对峙,黛西软弱退缩继而过失杀人,盖茨比为其顶罪遇难而黛西夫妇却远走高飞等一系列事件,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并不过分。

其次是原作突出了作品的主题“美国梦”。19世纪后半期开始,美国梦就成了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大主题。20世纪前期,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进一步激化,美国梦的破灭随之成为文学中的一股潮流[12]。盖茨比虽出身贫穷,却怀揣着远大庸俗而不切实际的梦。为了自己苦心营造的形象,甚至选择了改名换姓。当军官期间,他爱上了千金小姐黛西,视其为理想的化身,然而黛西最终嫁给了富豪汤姆。盖茨比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厚身家,特意住在黛西家隔着海湾的对面,夜夜笙歌、极尽奢华,只为吸引佳人重温旧梦。只可惜,黛西的虚荣自私,他似乎毫无察觉,到最后为爱牺牲时也没能醒悟。通过这样一位怀揣旧梦而最终走向毁灭的人,美国梦幻灭的主题在作品中得以彰显。

最后是形式上的表现手法。作者运用了比喻、象征、讽刺等修辞手法,颇具匠心地选取了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策略等,在刻画人物、寓情于景、深化主题、艺术渲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文中数次出现的一个意象:黛西家门口码头上那盏绿灯,尼克首次看见盖茨比在阳台上对着这个方向展开双臂,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实则象征了盖茨比对黛西的向往和迷恋。总之,这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值得细细品读。

四、《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对比

上述是原作较为突出的一些特点,合而观之,便构成了原作的原型样例:鲜明的美国梦主题,丰富的人物刻画,紧凑的情节推进,精当优美的文本语言,等等。翻译时应当引起重视,为译作样例的形成提供依据以便实现译作与原作的对应。《了不起的盖茨比》经多次重译,译本已多达数十种。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译本无论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如何,都作为译本范畴的样例为原型的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形成译本原型,从而进一步推动重译的发展。本文分别选取了乔志高、巫宁坤和范岳的译本。

例1:It was the kind of voice that the ear follows up and down, as if each speech is an arrangement of notes that will never be played again.[13](P9)

乔译:她那种声音能够令人侧耳倾听,好像每句话都是一些抑扬顿挫的音符所组成,一经演奏就成绝响。[14](P11)

范译:她那起伏的声音像唱歌一样优美,我侧耳倾听,仿佛那歌声一旦飘逝便再也无法寻找了。[15](P10)

巫译:这是那种叫人侧耳倾听的声音,仿佛每句话都是永远不会重新演奏的一组音符。[16](P10)

原文通过尼克的视角描述了黛西声音的美妙动听,将其比喻成迷人的“音符”。仔细揣摩三个译本,巫译最受原文束缚,甚至带了一定的翻译腔;范译较为优美,内容和风格比较忠实;而乔译相较于范译更为高明,紧紧扣住原文,客观描述了黛西的声音而不将尼克本人置身其中,似乎达到了一种“无我之境”。

例2:Myrtle pulled her chair close to mine, and suddenly her warm breath poured over me the story of her first meeting with Tom.[13](P32)

乔译:梅朵把她的椅子拖到我面前坐下。不知怎的,忽然间她口中微醺的暖气朝我喷来,连带把她跟汤姆当初相逢的故事也和盘托出。[14](P46)

范译:这时,茉特尔突然把椅子拖到我的身旁,向我讲述起她初次遇见汤姆的情景,她那呼出来的热气都喷到了我的脸上。[15](P37)

巫译:茉特尔把她的椅子拉到我的椅子旁边,忽然之间她吐出的热气朝我喷来,她絮絮叨叨地讲起了她跟汤姆初次相逢的故事。[16](P37)

原文使用了提喻的修辞手法,似乎茉特尔的故事是随着她口中喷出的热气一并而来的。对比译文,巫译忠实于原文,但此处稍欠文采;范译改变了句序,似乎有违重心原则;而乔译忠实流畅,形式上也贴近原文,堪称佳译。

例3:The wind had blown off, leaving a loud, bright night, with wings beating in the trees and a persistent organ sound as the full bellows of the earth blew the frogs full of life.[13](P19)

乔译:树上的热风此刻已经平定,只剩下嘈杂而清朗的黑夜,树上鸟翼扑扑,大地惊醒了青蛙做出连续不断的风琴声响。[14](P27)

范译:这时风停了,星光灿烂,嘈杂的声浪此起彼伏,树丛中有鸟儿拍动着翅膀的声音,还有一种连续不断的轰轰地响声夹杂着青蛙的鼓噪声。[15](P21)

巫译:风已经停了,眼前是一片嘈杂。明亮的夜景,有鸟雀在树上拍翅膀的声音,还有大地的风箱使青蛙鼓足了气力发出的连续不断的风琴声。[16](P22)

原文生动刻画了一派嘈杂夜景。巫译语言优美,但最后一个小句过长,略显生硬;范译最后一个小句与原文略有出入;乔译则较为忠实优美,更加接近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诚然,以短短三个例子为证难免失之偏颇,但是通观原作及三个译本,范译虽然体现了一定的文采,却与原文时有出入;巫译不乏优美词句,但较频繁地体现了翻译腔,与汉语行文风格不甚符合;相比之下,乔译紧扣原文,行文优美,内容、风格和形式上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特点。然而乔译并非完美无瑕,在某些地方过于归化,比如将盖茨比常去的饭店译为“老京都”,将其合伙人名译为“吴夫山”,可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原作与中国有一定的渊源。根据杨炳均的观点,这三部译作都是译作范畴的样例,为译作原型样例的形成发挥了作用。然而由于没有任何一部译作完美无缺,因此译作的实体原型并不存在,存在的是通过译作样例整合而成的原型,一种抽象化的图式表征。乔译更加接近原型,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也许还会出现更加优秀的译本,届时译作样例将进一步整合,译作原型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五、结论

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对合理看待事物范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运用原型理论研究翻译已经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诸多方面没有涉及,对于广大学者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原型理论不仅适用于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样应该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三个译本进行比较,指出乔译更接近译作原型,但是随着时间向前发展,也许还会出现更典型的样例,在此过程中,译作范畴不断扩大,译作原型不断更新,必将有益于翻译事业的发展进步。

[1]谭载喜.翻译与翻译原型[J].中国翻译,2011(4):14.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1.

[3]龙明慧.翻译原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4]于洁,田霞.原型翻译关照下的汉英民族文化翻译的等值思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3):108-111.

[5]王晓农.从原型范畴理论看翻译文本范畴[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6):47-52.

[6]薛海滨,王斌.翻译标准的原型范畴观[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11-215.

[7]杨炳钧.翻译原型论[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4(4):106-111.

[8]杨炳钧.翻译原型论的系统功能框架[J].山东外语教学,2012(4):17-23.

[9]杨炳均.归结与原型——回归翻译本体[J].英语研究,2010(1):47.

[10]林芸.诚与真:《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自我探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2):119.

[11]任虎军.解读与再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批评旅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1.

[12]陈慧.幻灭了!美国梦——论美国现代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2):35.

[13]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Z].Beijing: Central Compilation&Translation Press, 2009.

[14]菲茨杰拉德.大亨小传[M].乔志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15]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巫宁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6]菲茨杰拉德.大款盖茨比[M].范岳,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An Exploration of Prototype Translation ofTheGreatGatsby

ZHANG Qiong-fang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Prototype Theory emphasizes the fuzziness of the categorical boundary, the non-binariness of attributes, the degrees of membership and the family resemblance within the category. Evaluated from this perspectiv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may be assessed more properly in the matter of the roles they play and the positions they take up. Among three translations ofTheGreatGatsby, Wu’s translation is affected by translationese, Fan’s is inadequate for the faithfulness in content whereas Qiao’s is closer to the original both in content and style and thus resembles the translation prototype to the greater degree. According to Prototype Theory, all the translations deserve attention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ulation of translation prototype.

Prototype Theory;TheGreatGatsby; translation comparison

2017-01-22

张琼方(1992-),女,湖南湘西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研究。

H059

A

1008-469X(2017)02-0043-04

猜你喜欢
样例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
样例呈现方式对概念训练类别表征的影响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样例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基于样例学习研究的几点展望
空位
魔鬼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