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疏证

2017-02-23 04:04杜纯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有恒善人圣人

杜纯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疏证

杜纯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从孔子的思想观念、语言逻辑等方面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进行疏证。此三事不是否定性表述,而是以积功至圣的具体行为申言“有恒之义”,开启“入德之门”。

善人;有恒;亡有;虚盈;约泰

《论语·述而》第二十六章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其中的“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传统训诂都认为是虚夸伪诈。邢昺《论语注疏》:“时既浇薄,率皆虚矫,以无为有,将虚作盈,内实穷约,而外为奢泰。行既如此,难可名之为有常也 。”朱熹《论语集注》:“三者皆虚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程树德《论语集释》:“‘亡而为有’三句即所谓顾面子也。凡顾面子之人其始不过为喜作伪之伪君子,其终必流为无忌惮之小人,乌能有恒?”王闿运《论语训》:“如此三为,是末世之通病,因此故无恒心。当安于虚、亡、约,不羡彼有、盈、泰者,乃能有恒。”对持这种看法的古注,现、当代学者几无例外均信从之,相沿注译阐释。杨伯峻《论语译注》直译为:“本来没有,却装做有;本来空虚,都装做充足;本来穷困,却要豪华,这样的人便难于保持一定操守了。”南怀瑾《论语别裁》作了详细解说:“‘亡而为有’,亡就是无的意思。他说现在社会上的人,充壳子的多,根本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架势可摆得大,乱充蛮有学问的样子。社会到了变乱时,这种现象有的是。有人有了钱,就附庸风雅,像是蛮有学问的样子。当然那些人碰不得的,他一开口就完了。‘虚而为盈’,社会变乱中,有的人内在本来空虚得很,可是还引为自满,自认为对。我们从社会上就可以看到,凡是过分傲慢的人,他的下意识中,一定有很重的自卑感。要原谅他的傲慢。‘约而为泰’,约是俭约。在变乱的时候,有很多人本应节约的,但很少这样,都是要充面子,讲排场。没有米下锅了也不管,排场先摆出来再说。有了这三种情形当中任何一类型的人,一定不会有恒心向学问道德努力的。因为他的心理上已经不健全了。这是社会的病态,也是个人的病态。”联系整章语境,从义理逻辑等方面细细体察思索,以上诸解均不洽文意,难以讲通。

按行文常例,孔子在谈到圣人、善人不可见后,降而求其次,提出“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接下来就应阐明其根据或理由,交代“有恒者”的可取之处。《子路》篇第二十一章就是这种语例。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本章与此相类,怎么能用与“有恒”相背离的行为表现来承接“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呢?皇侃疏:“当时浇乱,人皆夸张,指无为有,说虚作盈,家贫约而外奢泰,皆与恒反,故云难乎有恒矣。”①照此说来,连“有恒者”也见不到了。这明显不符合孔子话语原意。如果这里是从反面来说明有恒之难,那就与前面的话题脱节了,无异于“王顾左右而言他”。若认为“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都是不好的行为,做到“有恒”就应当“安于虚、亡、约,不羡彼有、盈、得”,这既违背了孔子的一贯思想,也不通于情理。孔子一直主张积极进取,刻苦砥砺,努力达到进德修业的高境界。他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②有志有为者岂能自甘落后、不求奋进呢?近代洋务运动的积极践行者左宗棠就说过:“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③如果“安于拙”“傲以无”,中国将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由于依古注旧疏文气不贯,经义难通,有的版本将“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后面几句话单独分为一章。李泽厚也指出:“亦有语气不接、疑此章有错简者。”④

其实朱熹对本章的经义意蕴已察端倪。他说:“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愚谓有恒者之与圣人,高下固悬绝矣。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恒之义,其示人入德之门。可谓深切而著明矣。”⑤此论较为允切。所谓学,是就进德修业而言,侧重于道德之崇。所谓质,是就践行仁德而言,侧重于实践之效。这在《论语》中就能得到印证。《论语》中“善人”凡五见。除本章外,另有四例: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进》)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子路》)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尧曰》)

善人“志于仁而无恶”⑥,并能以仁德修身、为邦、教民。有恒者虽然没有达到善人“纯善无恶”的境界,却能矢志不移,孜孜以求,始终不放弃实际努力。故而,我们不能单纯从道德层面理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它应是一种实践行为。孔子正是以这种积功至圣之事来阐明有恒之义、开示入德之门的。

何以见得?我们联系《泰伯》第五章来考察。在这一章中,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赞许其友(旧注指颜回)有很高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却在人前表现得好象没有学问、腹中空虚一样。他对这种谦虚仁厚的德行由衷钦敬仰慕。这里全然没有安于“无”和“虚”的意思,而恰恰是以“有”和“实”为褒扬的前提和基础。《泰伯》第五章与本章同样都在谈论“有”与“无”、“虚”与“实(盈)” 的问题,我们要注意他们中间“若”和“为”的区别。先秦时期,“若”通常用作传疑副词,“犹似也”。“为”是外动词,“作也,今言做” ⑦。“为”后带宾语,对受事者有实质性的支配、造作、使其改变的功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意思是高岸变成了深谷,深谷变成了山陵。本章“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中的“为”,不是如同、当作之义,而是实实在在的施为。这三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将无变成有,将空虚变成充盈,俭约守礼而处之泰然。句中的“约”不是穷困,而是用的它的常用义约束、节制。“泰”不是奢泰,而是安宁、舒心。用仁德、礼制严格约敕自己,而不感到压抑难受,渐而恬然自适,习以为常,很平静,很自觉。能做到这样多么不容易!“修途之累,非移咎所臻;凌霄之高,非一篑之积。”⑧必须要有恒心,经历长久、艰苦的努力和积累过程。《易经·系辞》云:“恒,德之固也。”有了恒心,长期坚持,不懈追求,就能成就德业,进入圣贤的行列。战国末期深受孔子学说沾溉的荀况就说过:“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积礼义而为君子。”⑨无恒寡积,则终生难入圣人之门。有恒者能变无为有,变虚为盈,由约转泰,就是久久为功、积累至圣的结果。故而孔子感慨说:“难乎,有恒矣。”能做到这样很难呵!这就是有恒心了。

以上疏证,与“有恒”紧相扣合,同时揭示了孔子所言在圣人、善人不得而见的情况下,“得见有恒者,斯可矣”的心理依据及其合理性。如果将“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作消极理解,以为虚夸矫饰就不能做到有恒,总感到有些牵强,且积累之义无从体现。张华三先生深有感悟地说:“孔子这番话,是在感叹世人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下,也在对世人向善有着热切的期待。人能有恒向善,就能获得成功。一时修身,达到仁德并不难,难在坚持。所以,有恒是成为圣人、君子和善人的前提和基础。做人必须约束自己,对自己的修身自强不息,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并进一步深入学习,提高修养,就能成为君子;再由君子进入圣贤。这就是人生修养必须经历的层次和进步的阶梯。这种递进,是由积累而自然形成的,没有半点巧取的可能。”⑩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常德恒志。《易经·恒卦》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尚书·毕命》:“政贵有恒。”孔子也说过“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对有恒者的价值认同与推崇,在今天仍富于积极意义。面对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人文精神式微、党风政风败坏、道德水平下降的现实环境,能够执着向善,自强不息,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就十分难能可贵。徒唱高调,愤世嫉俗,只哀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怨愤官场如何腐败,世俗如何恶浊;痛惜看不到贤明俊杰、高洁君子;总是以完美尽善的尺度去苛责以至辱骂先贤、伟人和战士;而缺乏务实和自省精神,不能做到“事变而能治,效穷而能达,措身立方而能遂。”不能将自己变成一束光,身体力行地激浊扬清。这非但对国家对民族、于人于己毫无益处,且极为有害。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有恒者、力行者。

我们要象孔子一样,以仁厚、宽容的心态为有恒者点赞、歌呼!

注释:

①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第489页。

②《论语·述而》第3章。

③《左宗棠文集》奏稿第十八卷第2页。

④李泽厚《论语今读》第230页。

⑤⑥朱熹《论语集注》。

⑦杨树达《词诠》。

⑧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

⑨《荀子·儒教》。

⑩张华三《论语诠读》。

[1]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整理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朱熹.论语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李镜池.周易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王闿运.论语训·春秋公羊传笺[M].长沙:岳麓书社,2009.

A Textual Research on Confucius’ Saying “Considering Nothing as Posession, Empty as Surplus, Simplicity as Luxury”

DU Chun—zi

This paper explores “pretending to have, to be surplus, and to be luxurious” from Confucius’ ideology and logic of language. They are not negative statements but positive declaration for “time-honored significanc” so as to open “the door for virtue”.

philanthropist; time-honored; none and have; empty and surplus; poverty and luxury

2016—09—28

杜纯梓(1952— ),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原校长,教授。

B222

A

1009-5152(2017)01-0062-03

猜你喜欢
有恒善人圣人
《论语》“善人”解释的“德位之争”
《学有恒艺无涯》
垃圾分类 贵在有恒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老善人
善人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