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浅探

2017-02-22 20:02李冰封
文教资料 2016年26期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李冰封

摘    要: 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员的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大学生党员的修养和水平。应改进目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的不足,从组织建设、准入标准、培养内容和方式方面探索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 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    教育

高校學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重要担当者和实现者,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员的重要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学生党员的修养和水平,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是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阶段。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已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但往往忽略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应该“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1]。对于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和改进。1.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和体系。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主要依靠入党申请书和书面表述的思想政治觉悟,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界定和准入标准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条件;2.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一般是通过集体党课或者讲座,内容仅仅停留在浅显或抽象的理论层面,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缺乏实质性作用;3.培训主题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水平和确定时间不同,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培训主题要紧跟时代脉搏并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确定的不同时间和接受理论水平高低,合理地推进培养和教育进程。4.培训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相比,数量更多、规模更大,但相应的活动园地和资金支持却相当缺乏,所以有关组织部门应拨付专门的积极分子活动经费,确保活动在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方面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面对上述现状,探索创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显得尤为迫切。这对于大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科学的入党动机,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实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研究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放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进行构建。

1.组织建设合理化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领导体系要形成二级学院党委为核心,各党支部、各团支部为载体,各辅导员老师为辅助的模式。尤其要重视学生支部的设置和划分。在研究生班级和高年级本科班级里,可以尝试支部建在班上的设置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划分方式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党员自主管理的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支部的一体性。但是更多的本科班级、专业并不是完全均衡和一致的,为了保证党支部工作的连续性,要打破固有的专业一致、年级一致的惯性思维,将大一到大四,或不同专业编入同一支部,这样可以加强支部成员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低年级党员锐减甚至无党员的情况下,避免了支部断层现象的发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主体工作应放到二级学院分党校进行,分党校要在校党委和党校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要总体掌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要集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并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应按时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布置安排本院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事宜。形成党委和分党校牵头,学生党支部认真组织,团支部积极配合,辅导员老师密切关注的工作模式等。

2.准入标准严格化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有严格的标准和准入制度。入党积极分子不仅应该学习成绩优秀,还应为大学生中综合素质和群众基础较高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应该是出于理想、信念而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而并非出于家庭催促或仅限于就业等因素。以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为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和水平,严格限定了四年内的确定比例。在校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后,除了必须在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之外,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都应该达到所在班级的前60%,这样不仅可以促成良性竞争、稳步发展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为发展对象的确定奠定良好的基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还要遵循正常的程序和规定,党支部推荐和团支部推优是必要过程。党支部的推荐可以综合整体地评定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所在班级的团支部推优则可以从基层更清晰地了解一个学生的日常表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经过层层考察后的入党积极分子势必具备了相当的优势。

3.培养教育科学化

(1)坚持持续考察。党支部的工作重心往往放在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前,而忽略对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以后的连续性、一贯制的考察。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确立一般周期较长,所以这个过程里的考察十分必要。培养考察人一般应配备一名教工老师和一名高年级学生党员骨干,这样有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刻且长期的考察,避免因高年级学生党员毕业而出现的考察间断问题;培养考察还应严格按照时间段分析评价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生活态度等并给予相应的结论和记录;培养过程中还要定期由二级党校及支部组织进行党课培训和考核,不能一次培训“定终身”。有很多高校仅仅局限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的一次大型培训和考试,之后就忽略了对其中期、长期的培养。支部不仅听取培养考察人的意见和看法,还应该充分听取积极分子所在班级团支部及所在党支部的建议,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座谈会、主题班会和团会等充分征求多方面的意见。

(2)重视动态管理。严把发展党员源头质量关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质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大学生党员的源泉和后备军,为了达到高素质、中规模、整结构的效果,必须优中选优,控制总量,保持质量,优化结构,并非递交入党申请书者都可以被认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一般入党积极分子总量都控制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的一半以内,这种限制就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人际关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等起到无形的约束作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并不能高枕无忧,而是始终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一般入党积极分子在确定之后的培养考察期内不能有违纪现象、不及格现象。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机制[2],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每学期都会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系统的评估和考核,不仅党支部要出具翔实的培养考察记录,而且积极分子所在的团支部要评估其学习成绩、现实表现、社会实践等。对于培养考察期内出现不及格、违纪、违规等不诚信行为者,则实行一票否决制将之调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于表现一般没能完全达到入党积极分子要求者,则会由支部委员与其谈心帮助其分析原因,视其后续表现再决定是否将其保留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对于被调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只要在一段时期内经过个人努力重新具备了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经过支部审查和团支部推优仍然可以进入入党积极分子之列。

4.丰富培训内容

“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高校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3]。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不应拘泥于政治理论讲述,而应该以人为本,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国内外时政热点及要闻,或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事迹展开座谈或讨论。

理论教育永不过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训首先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基础,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学习,紧扣时政热点精心设计每次党课的主要内容,分党校应统一教材,配备专门的党课教师,重点教会学生使用哲学辩证的观点看待和解决现实的问题。

活泼生动的经验交流会和模范党员事迹报告会也是重要的培训内容之一。这些身边人的真实经历相比严谨的理论知识更能引起青年学子的兴趣,也能更形象直观地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正确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主题教育活动应当大力推广。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仅有理论灌输还不够,最根本的是在活动中体现出成效。作为青年团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往往对主题团日和主题教育活动比较亲近,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亮出党员名片”和“七一宣誓”活动能使入党积极分子看到党员的先进性,“我的大学梦”能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我和我的财大”激发了学生的爱校爱国之情;“经济学术文化节”和“考研经验交流会”激励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潜能。

5.创新培训形式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也应该改进传统的课程教育,采取多样化、丰富化、新颖化的培训形式。应该“探索实行党校培训与履职尽责、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4]。

广泛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学校的实验室、多媒体和ppt课件形象生动、易于接受,都是党课教学的良好助手;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学校重要文体活动、宿舍、校报、宣传板等是常见的学习载体,可以深入推进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爱校教育;还应根据在校学生的课程和分校区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微信、QQ等,将微课、远程培训等用于网上党课和分校区党课教育,创新党课形式,提高党课成效。

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培训形式之一。为了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党的理论政策的理解,应当让他们投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和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实践出真知,实践见成效,在现实中理解理论的正确,感受党的政策的落实,体会中国的国情和民情。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可以组织参加国防教育、红歌比赛、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进社区服务等,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家主人使命感,端正入党动机和态度,合理疏导政治激情。高年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参与“实践归来话感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新青年”大学生戏剧节、“五四精神”座谈会、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沙龙、优秀校友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列席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以此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自我修养,帮助他们认清社会形势,感受党的政策在社会中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6.夯实物质保障

要想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有显著的成绩和效果,必须有坚实的物质保障。应当向入党积极分子开放党员活动园地,为其提供活动场所,使之能够凝聚人心,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实现自我教育和成长。还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入党积极分子有机会参与支部活动或社会实践,使他们提前预热組织生活,将政治热忱和实践经验相融合。高校专职党建工作干部较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一般还是依靠兼任支部书记的辅导员老师,这使培训工作量较为沉重。应开辟多种途径,尝试多种渠道增加党课授课教师人数,以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将兼职班主任、大学生成长导师、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工支部书记纳入党课教师的行列,定期为创设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升党建工作干部的理论水平。

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应当深刻剖析当下培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和学生党建工作的规律,合理构建组织领导体系,严格准入标准和制度,科学培养教育,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坚实物质保障,从而不断完善并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养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2月24日: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4号.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2013年7月2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

[3]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省高工委[2015]6号.

[4]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2月24日: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4号.

猜你喜欢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寝室片区化管理研究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