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平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呈现出多元状态与鲜明的个性,“问题驱动”应是课堂高效的有效策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质疑、析疑、再生疑的过程。在此策略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好角色,恰当地运用问题,通过“问题驱动”把学生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境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驱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036-01
0
课堂教学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课堂中有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认知才能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地历练,学生的智慧才可以得到不断地超越与升华。“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问题驱动”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性呢?
一、“问题激趣”,定位课堂目标
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必须有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会有的放矢。课堂目标如何出示是很有技巧与讲究的,如果采取直接展示式,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提问的巧妙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如《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一组问题,并以“问题激趣”,定位课堂教学目标:
(1)“记承天寺夜游”这是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加上人物,事件把它说成一句完整的话。经过学生阅读,师生总结出:“苏轼和张怀民在晚上在承天寺欣赏月景”。(2)苏轼和张怀民是什么关系?经过学生阅读,师生总结出:“朋友”。(3)朋友分一般朋友和好友及志同道合的朋友。你认为他们属于哪一类,并从文中找出根据。经过学生阅读,师生总结出:志同道合的朋友,根据“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事后在反思此课的教学中,感悟到本文里的文言知识并不难理解,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课下注释的提示了解全文的内容。在比较了多种版本的教案后我认为:若将本文的解读仅停留在文言翻译和问题的解说上,那就削弱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因此,教学目标就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通过提问让学生注意和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中拟从立足于文中的一个“闲”字,以朗读贯穿,巧借资料旁征博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培养身处逆境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问题生成”,催生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的特性及学生的認识水平,设计一些智力上富于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如:
教学《归园田居》时学习到“悠然见南山”一经典名句,对此句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质疑,就是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和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才能培养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多读、多思考,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问题交流”,演绎多元对话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对话”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经过“问题探究”这个学习程序后,教师可在课堂设置一个“对话”环节,让学生交流思想与观点,汇报学习的收获。
如一位老教师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就以问题交流的形式呈现课堂教学:(1)“我欲乘风归去”你认为作者想归到哪里去?是否真的想归去?(2)如果你是苏轼的弟弟子由看了哥哥写的《水调歌头》你最感动是哪一句?为什么?(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4)你认为作者从离愁别绪中走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寻求这些问题答案的同时,就会领悟作品的作者是个遭贬谪、求解脱、思亲人的形象,而他在词末发出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及对普天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会让学生悟到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当然教师的提出问题的交流应该从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问题太容易会让学生感到无味让提问流于形式;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提问从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同时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各种学生。话说回来,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育,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