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龙飞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
顾龙飞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了语言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对于全面揭示语言的本质属性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跳出语言内部结构,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寻找社会因素与语言之间所存在的象似性,通过语言间的对比找到语言差异的本质。
象似性;社会语言学;语言对比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任意性视为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他提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因此可以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他还进一步解释说,任意性就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
然而,当今的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反对观点,认为语言具有象似性。象似性的概念是19世纪末由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S.Piece)提出的。他认为符号和它的所指对象间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分别是象似符、索引符和标记符。皮尔斯指出“任何东西都可以是代表其他东西的象似符”。自从许国璋先生1988年首次将“Iconicity”译为“象似性”以后,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象似性进行了研究。沈家煊先生在1992年指出 “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体现概念结构。这里要强调的是,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即所谓的‘心生而言立’。”虽然象似性的提出引起了它与传统任意性理论之争,但是一种语言理论的提出并不代表对另一种语言理论的彻底否定,而是应该用辩证的态度去处理新兴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关系。
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语音、词汇、语法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应用。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象似性具有三个主要原则,分别是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关系象似性。本文将以这三个原则为导向,通过语言对比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探讨语言中存在的象似性。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别,以及他们的社会因素。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将社会语言学分为微观社会语言学和宏观社会语言学。微观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社会的各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文化准则、社会关系、种族性别、教育程度等。宏观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规范、语言演变、双语和多语交际等。本文着重从微观社会语言学角度来探讨一下语言中存在的象似性,具体将从地域差距、文化差异和语言敬简体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地域差距象似于语言差异
语言学家们早已注意到了方言差异与地理距离上的差异存在着正比象似性:地理距离相差越大,语言的差异也就越大。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适用于世界语言系属的分布情况。
据统计,现今世界上共有约7 000种语言,根据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可以将世界的语言划归不同的语系。不同学者对语系的划分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将采用徐通锵先生和胡吉成先生的分类。徐先生和胡先生将世界语言分为13个语系,具体分类如下: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闪含语系、尼日-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依桑语系、北美印第安语系。这种分类从民族起源、语言发展等因素入手,在总结苏联语言分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与世界通用的语言系属相吻合。每个语系中的语言都存在相似的语言特点。比如,汉藏语系的语言基本上都有声调,而且声调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有的语言中,声调可以区别词汇意义,如汉语中的“妈(ma55)、麻(ma35)、马(ma214)、骂(ma51)”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意义。而在一些语言中声调可区别语法意义,如在凉山话中“嬜(a33)、嬜(a55)、嬜(a31)”分别表示“我”的主格、“我”的属格和“我”的宾格,相当于英语中的“I、my和me”。而印欧语系的语言大都是屈折语,名词都有性、数、格的区别,动词都有时、体、态的区分。因此,各大语系中的语言特点都存在相似的地方。
这13个语系呈片状分布,印欧语系集中分布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东部的部分地区;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阿尔泰语系分布在中亚、东欧等地区;闪含语系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如果将距离象似性原则应用于此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地域差距越小语言特征越相似,地域差距越大语言的差异也越大。
2.文化差异象似于语言差异
象似性取决于人们如何认识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因此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象似性研究与文化研究直接相关,通过对象似性的研究能使我们把握语言背后的文化本质,同样透过文化表象的分析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是如何在心理上表征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尝试给它下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据统计,现今有关 “文化” 的定义至少有两百多种。可见,若要从文化的方方面面去探讨其与语言的象似性问题不是一件易事。本文仅从四个小方面来窥探一下文化与语言现象所存在的象似性。
(1) 地理环境象似于语言差异。人类语言的发展常常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客观的地理环境对语言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语言接触的影响。
前者如澳大利亚原著民所使用的语言之一库塔语,在库塔语中没有“左”“右”“前”“后”等这些相对的空间概念,只有“东”“西”“南”“北”等绝对空间概念。因此,他们在表述人或物的位置时,不论距离远近、事物大小均使用“东、南、西、北”等来表示。汉语中的“杯子在你左边”,根据你所处方位的不同,用库塔语表示则为“杯子在你东/西/南/北边”。形成这种语言特点与这些原著民所处地理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他们生活在远离澳大利亚现代都市的丛林中,因此拥有极强的方向感,不论他们在什么位置都可快速地判断方向。正是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才使得库塔语具有这一特点。
后者如受满语及蒙古语影响的沈阳话。沈阳作为后金王朝最后的都城和清王朝开国的京师,有着丰富的历史沉积和悠久的人类文明史,而这其中也包括了那时那地的语言和文字。女真语不仅是金朝的官方语言,也是满语(清朝的国语)的祖语,它们同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历代王朝占领一个地区后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统一语言或者让统治者们所使用的语言成为官方语言。清朝也不例外,但由于汉族人口在当时占绝大多数,而且蒙古族与满族又有着久远的复杂关系,因此在清朝满语并不是唯一的官方语言,而是出现了满语、汉语和蒙古语同属官方语言的现象。因此在沈阳话中可以找到很多满语的影子,这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比如“咋呼(zhāhu)”来自于满语的“chahuu”,满语义是“泼妇”;“耷拉(dāla)”来自于满语的“dalajambi”,满语义是“耷拉着、下垂”;“掏腾(táoteng)”是满语词“teodenzhembi”的音译,满语义为“挪来挪去”。同样蒙古语对沈阳话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如沈阳话中的“玍古”意思是“怪异”,蒙古语中的有一个表示“奇怪、怪异”的词γɑiγui[gɑ:gu:~g:gui],该词的发音与“玍古(gǎgu)”十分接近。另外,“疙瘩(gāda)”也源自蒙古语的“gazar/gajar”。之所以在沈阳话中可以找到大量满语及蒙古语的遗存,而在湘方言或粤方言中鲜见,正是由于沈阳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所致。
(2)基本价值观象似于句法顺序。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在汉文化中集体利益要先于个人利益。这种价值观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且在语言层面中得到了体现,我们在语言表达时往往遵循从大到小的顺序。用汉语去表达空间概念时,中国人会先从大范围说起,比如,辽宁大学的地址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66号”。在很多语言中时间概念是通过空间概念隐喻产生的,汉语也是如此。因此汉语在表达时间概念时也遵循这个顺序,如“2014年6月6日上午10点”。
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精神,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恰恰相反。美国人往往是从自己出发,先说离自己近的再慢慢扩散到大的范围。简而言之,表现在语言层面就是遵循从小到大的顺序。同样是辽宁大学的地址用英文表达是“No.66,Huanggu District,Shenyang City,Liaoning Province,China”。时间概念的表达也是如此,如“Ten o′clock on the morning of June 6,2014”。
由此可见,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汉语在空间及时间概念所呈现的从大到小的句法顺序之间存在象似性。同样,美国人的个人主义精神与英语在时空两概念上表现出的从小到大的句法顺序间也存在象似性。
(3)审美观念象似于词语化。中国自古就以“皮肤白皙”为美,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很多佳句为证。在曹植的《洛神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美丽女子容貌的语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谢逸的《西江月》中也有两句诗:“密雪未知肤白,夜寒已觉香清。”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是以白为美,认为“一白遮百丑”。在中国,国内国外各大知名品牌的护肤品也都以打着“美白护肤”旗号的产品吸引着女性消费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汉语中才产生了“美白”这个词语。而在当今的美国,几乎人人都希望拥有古铜色的肌肤,他们认为这才是健康的、美丽的。
这种审美观念的差异体现在语言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英语中的“tan”如果用中文表达是“晒成棕褐色”,汉语中没有一个词与之对应,只能用词组来表示。同样,汉语中的“美白”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也是用一个词组来表达的,即“skin whitening”。正是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了这种语言层面上的差异,因此审美观念也同样象似于词语化。
(4)时间观念象似于语言表达。在现代工业社会,很多抽象概念都被实体化、商品化了,进而变为了可计量的资源。例如“时间”,在汉语和英语中“时间”都被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因此会有如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① I′ve invested a lot of time in her.我在她身上花了很多时间。
②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你快没有时间了。
③ You need to budget your time.你需要规划一下你的时间。
④ You don′t use your time profitably.你没有好好利用时间。
虽然,在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中,“时间”都被看作是商品或金钱,但这两种文化对于时间的具体理解仍有不同。以美国为例,它是一个效益导向的社会,美国人非常注重时间的规划与利用。在他们看来,时间能够用来创造效益、实现价值,因此时间就是金钱。一般来讲,美国人很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时间、很讲究计划,甚至包括去旅行、看病也常常提前很长时间安排妥当。相比较而言,我们更讲究即兴,往往除了重要事件以外很少提前规划。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对未来时间的安排与利用,比如现在去医院看病也可以提前预约。尽管如此,在汉语中,我们还是没有像英语中的“doctor′s appointment”或“dental appointment”等那样的名词短语。可见,时间观念的转变还没有完全地渗透到语言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汉语中也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表达方式。
3.语言敬简体象似于单位数量
世界上很多语言都有敬简体之别,而且表示敬体的形式所使用的语言单位往往比简体形式要多,比如,英语、希腊语、日语等。而汉语与上述语言恰恰相反,汉语中越是尊敬的语言、正式的语言形式往往越简练,表1中的例句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根据王寅先生的观点,这是由于汉语发展中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古汉语书面语用词十分简练,而这种书面语与当时老百姓在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常常使用这种书面语的大多是读书人,而他们往往把书面语用于口语中以示身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正式的敬体语言形式。
表1 汉语、希腊语及日语的敬简体单位数量的比较
如今有很多学者都试图研究语言差异的本质,强调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指出正是由于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和认知上存在差异,才导致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象似性理论不仅为语言本体研究找到了一个新思路,也是了解语言、思维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新途径,更是第二语言教学应采用的新方法。运用这一理论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等,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语言,而不是机械地记忆。
[1]Lera Boroditsky.How Language Shapes Thought-The languages we speak affect our perceptions of the world [J].Scientific American,February,2011:63-65.
[2]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3]王 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2):51-54.
[4]张 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36-151.
[5]刘 莹.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381-383.
(责任编辑 伯 灵 校对 伊人凤)
The Sociolinguistics′Perspective on Iconicity
GU Long-fe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The theory of Iconic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It gives us a brand new perspective,and leads us to re-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in linguistics.Iconicity makes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revealing the essence of language.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find the iconicity between social factors and language from the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and try to discover why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languages.
iconicity;sociolinguistics;language comparison
2016-10-09
顾龙飞(198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7.01.016
H0-0
A
1672-9617(2017)01-0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