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16中国乳业大事件回顾

2017-02-22 03:20本刊编辑部
中国乳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垦奶业乳业

文/本刊编辑部

年终盘点2016中国乳业大事件回顾

文/本刊编辑部

过去的2016年,中国奶业艰难前行,消费低迷、进口增加,奶牛养殖历经最低谷。这一年,也是中国奶业迎难而进,深刻变革的一年,政府层面主导婴幼儿奶粉产业注册制改革,扩大“粮改饲”政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层面大联盟、大合作兴起,优势互补,内展外拓,抱团发展;资本市场收购、举牌动作频频,吸引大量目光。2016年的中国奶业发展是不寻常的,细数发生的大事,有些影响是一时的,有些是持久的,有些甚至是改变中国奶业格局的。

奶价触底反弹 奶业迎来周期性“拐点” 有望全面复苏

从国际看,2015~2016年上半年,欧盟、北美和大洋洲75%以上的牛场出现亏损,在持续低价影响下,全球生鲜乳产量于2016年第2季度末开始下降,加之欧盟实施牛奶减产计划,国际价格大幅回升,根据IFCN(国际奶业经济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6月全球原料奶价格触底反弹,开始全面复苏,8月出现爆发式增长,奶价达0.337 美元/千克,折合人民币2.24 元/千克,环比上涨34%,同比增幅40%。10月继续上升,至0.341 美元/千克,折合人民币2.29 元/千克,环比上涨2.4%,同比增幅18.4%,全球奶价进入上升通道。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看,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10月平均为182.8 点,比9月增加6.8 个点,所有乳制品报价都出现上涨。特别是,欧盟原奶产量从6月开始实施减产计划,大洋洲产量下降,增加了全球乳制品供应紧缩的预期,推进全球乳制品供需再平衡,推动奶价持续性上涨的环境良好,6月以来,欧盟、新西兰和美国奶价均出现价格拐点,呈稳定性增长。另外,从恒天然奶粉拍卖价格看,12月,恒天然全球乳业贸易平台第178次拍卖显示,全脂奶粉拍卖价格为3 568 美元/吨,相当于中国港口到岸价格为32 800 元/吨,全球奶业回暖形势良好。

从国内看,2016年夏季奶牛热应激造成减产幅度大于往年,加上中秋、国庆乳品销售旺季的到来,乳品企业于7月中旬起暂停限收拒收,积压大包原料奶粉库存也从40 万吨降至20 万吨,基本回归正常水平。生鲜乳价格企稳反弹,9月平均价格为3.48 元/千克,环比上涨1.16%,同比上涨2.05%,奶价时隔19 个月重新站上盈亏平衡点。12月最后一周,奶价进一步上升至3.53 元/千克。

从下一步走势看,据IFCN(国际奶农联盟)预测,2016年生鲜乳产量增长1.5%,需求增长2%,为近三年来首次需求大于供给,奶价总体进入上涨周期。国内外奶业联系紧密,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奶价和国际奶价走势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显著小于国际奶价。国际奶价复苏给国内奶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预计奶价将继续回暖,有助于奶农扭亏脱困。但2017年上半年生鲜乳供给充足,加之乳制品进口趋势不减,奶价上涨空间有限。从未来1~2 年看,国内奶价主要受国际供需平衡的影响,国内奶业有望在2017年夏季后迎来新的景气周期。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发布农垦生鲜乳标准 接轨国际最高生鲜乳标准

2016年4月21日,也就是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立5 个月的时候,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光明、三元等17 家农垦系统乳品企业、奶牛养殖场和科研院所组成的联盟)发布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引起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乳粉事件”发生后,为扭转乳品质量安全局势,切实保障乳品的质量安全,扎紧乳业生产链条各环节的制度笼子,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新的乳品国家安全标准,这些标准中位于首位的就是《生乳》国家标准。生乳,对奶牛养殖行业来说是奶源,对乳制品工业来说是基础原料,又称为原料奶,生乳之于乳制品,好比面粉之于面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生乳》标准的要求,对乳制品品质有直接影响。

现行的《生乳》国家标准,是原卫生部于2010年制定发布的,当时奶牛养殖水平较低,因此各项指标设置相对较低,多年来时有争议。7 年过去了,我国奶业内在素质、外部环境、消费结构、饮食选择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生乳》国家标准已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和消费者的期待。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是在《生乳》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的企业标准,相对于《生乳》国家标准,菌落总数从每毫升200 万CFU以下调整到每毫升10 万CFU以下;增加体细胞指标,体细胞数每毫升40 万个以下,与欧盟相同,严于美国75 万个/毫升的标准,填补国标没有体细胞的空白;乳蛋白率由2.8%提高到3.0%,比国标提高0.2 个百分点;乳脂率由3.1%提高到3.4%,比国标提高0.3 个百分点。对此,乳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直言该标准中菌落总数、体细胞和蛋白质等指标设置,是最大的3 个亮点,格外引人注目,对接甚至高于国外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央视新闻联播对此专门进行了报道。该标准也被媒体称为“我国史上最高生鲜乳企业标准”。

可以看出,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用高标准提出了对自身原料奶的至臻要求,目的是要引领乳业高品质发展。我们相信,这一个与当前生产方式相适应、与产品质量安全实际水平相匹配、与消费者强烈期待相契合、与国际最高生鲜乳标准相接轨的标准,它的出台,将推动农垦系统,乃至全国奶牛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为修订《生乳》国家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的对生鲜乳的高标准要求,就如同该联盟成立时所倡导的那样,“统一发展共识,搭建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平台,凝聚联盟成员的力量,建立与政府、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农垦乳业质量安全、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新鲜、营养的乳制品,引领中国乳业转型升级”,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

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制”落地 品牌和配方“眼花缭乱时代”走向终结

2016年6月6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并于10月1日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制”新政,体现了国家对国内婴幼儿奶粉从严管理的决心,婴幼儿奶粉市场配方过多、过乱现象将终结,受益的将是每年千万婴幼儿群体以及每一个家庭。

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制”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分为3 个阶段,历时一年多,一是准备阶段,2015年4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公布,明确规定了婴幼儿奶粉的产品配方要实施注册。二是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2015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婴幼儿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的总则与附则、申请与审批、标签和说明书、法律责任等作出相关规定,开始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标签管理,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销售等方面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三是颁布实施阶段,2016年6月《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颁布。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有关婴幼儿奶粉注册制的两大配套细则文件,《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注册制”政策正式落地。

该政策得到了社会和大众的广泛认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奶粉新政”。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再严都不为过,更何况是婴幼儿的奶粉?《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有4 大焦点:一是配方管理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参照药品管理。二是限制配方数量,严谨贴牌生产,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 个配方系列9 个产品配方。三是规范标签标识,严禁模糊夸张宣传,比如,要如实标明原料来源,不允许使用“进口奶源”“进口原料”“源自国外牧场”等模糊信息;不允许标签或说明书中明示或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内容。四是明确监管要求与申请人法律责任。

不难看出,2016年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深刻变革的一年,政府重拳出击,严监管将是常态。国家二胎政策放开,老百姓比以往更加关注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婴幼儿奶粉产业存在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定缺乏充分的研究论证,配方之间的区分缺少科学证实,品牌与配方的混乱造成消费者选择困难等问题。婴幼儿乳粉配方注册制度的落地,将会强力终结这些问题。初步估计,该“办法”的实施,目前市场上约有3/4的品牌将出局。该政策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更加珍惜品牌,更加关注产品流向和产品安全性,规范标识和宣传乱象,该办法亦将海外品牌纳入监管范畴,大批杂牌洋奶粉将被清理出中国市场。我们相信,经此重大变革,婴幼儿奶粉产业发展将真正走上规范发展之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奶业 “粮改饲”政策为节本增效带来重大机遇

2016年3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谈到2016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示重点要抓3 件事:调减玉米,增加大豆,提升牛奶。韩部长强调要振奋精神,要奋起直追,提升我们奶业的品质,唱响我们的品牌,提高我们的质量,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

2016年4月,《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发布。在工作部署上,国家把“粮改饲”试点、玉米调减以及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协同配套,积极引导农民改种大豆、薯类杂粮、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其中,“粮改饲”政策引人注目,2016年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将“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试点从30 个县增加到100 多个,提出坚持“以养带种,为养而种,以养定种”的工作原则。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是奶牛的“口粮”,“口粮”的优质化保障,将极大夯实奶业振兴发展的基础。

2016年,“粮改饲”试点县最终达到121 个,全国“粮改饲”试点落实677.9 万亩,其中全株青贮玉米613 万亩,占比90%,种养效果明显,据推算“粮改饲”为农民亩均增收348 元。从养殖增效看,试点地区共补贴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1 923 万吨,覆盖奶牛213 万头、肉牛91 万头、肉羊202 万只,覆盖奶牛存栏数和青贮玉米使用量居于畜种首位。据调查,原年产奶6 吨左右的奶牛饲喂青贮玉米后,日均产奶量增加3 千克,增产效果明显。另外,苜蓿和青贮玉米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奶牛养殖饲料成本有所下降。

“粮改饲”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意义很大,特别在推动奶牛养殖降本增效的作用上,得到专家极力认可。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奶牛养殖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在2016年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年会上表示,“粮改饲”抓住了中国奶业竞争力的核心。提高奶牛饲料转化效率的核心是粗饲料,因此要推广优质青贮玉米。此外,还建议在“粮改饲”中,不但要鼓励全株玉米青贮,也要鼓励苜蓿青贮。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发布 重塑城乡居民对国产乳品质量信心

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2016年8月,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编写,并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第一次全面、客观、权威向社会呈现了中国奶业质量安全和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和监管工作开展等情况。

《报告》指出,奶业发展事关民众健康、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经过60 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后的整顿和振兴,我国奶业面貌已焕然一新。首先,体现在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 870 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人均奶类消费量36.1 千克,比2008年增加5.9 千克。但当前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还有较大增长潜力。其次是,现代奶业建设步伐加快,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存栏100 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 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再次是,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 年保持100%。

在婴幼儿奶粉事件过去8 年之际,中国奶业协会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意义很大,影响也是深远的。全国30 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和关注,在央视等深入解读和宣传下,中国奶业质量的状况逐渐融入人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客观反映了我国奶业发展、监管和质量安全各方面情况,为消费者、奶业生产者、政府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对回应社会关切、普及乳品知识、引导健康消费具有重大意义。

优质乳工程的理论成熟并应用于实践将对中国奶业产品结构和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发表文章《优质乳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阐述了优质乳科学内涵,标志着优质乳工程理论基本成熟。

优质乳工程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二是保障优质原料奶的稳定生产供给;三是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首先,优质乳标识制度的创建、运用和监管是“优质乳工程”的核心内容和首要条件。优质乳标识的含义是要求每一盒乳制品包装上都要明确标识原料奶的质量等级和加工参数。优质优价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奶农获益。消费者通过了解其质量等级和加工程度,真正做到明白消费、安全消费、有信心消费,这是提升国产乳制品消费信心的根本途径。其次,大力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以保障优质原料奶的稳定生产和供给,是“优质乳工程”的基础。近20 年来,国内奶业科研人员组成优势团队,从饲料资源利用、奶牛营养代谢机理、牛奶品质形成的营养分配途径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技术创新,形成了“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关键技术”成果,已经在生产中得到验证和示范,为我国奶牛养殖业实现从数量发展到优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再次,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彻底消除企业过热加工的乱象,确保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安全可靠的优质乳制品,是优质乳工程的保证。

2015年以来,“优质乳工程”实践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现代牧业、新希望雪兰乳业等乳品企业的产品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CCTV-2《中国财经报道》乳业专题,专门走进雪兰乳业,对其“新鲜”品质,优质产品,进行了深入报道。优质乳工程,就像节目中主持人所说的那样,“从优质的奶源、先进的生产工艺、到严苛的检测,无一不体现优质乳工程实践企业生产真正优质好牛奶、重塑中国奶业新标准决心”。“优质乳工程理论”是我国奶业发展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果,崇尚以“鲜”立本、以“控”为要、以“质”问鼎,着眼全产业链的精髓,凭借其系统的理论探索和扎实的实践检验,正赢得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也必将对未来中国奶业的产品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

复原乳的鉴定新标准出炉 复原乳有效监管迎来新曙光

早在12 年前,国务院对复原乳就有明确监管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在巴氏杀菌乳生产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大力提倡和鼓励在灭菌乳生产中全部使用生鲜乳。自2005年10月15日起,用乳粉或在生鲜乳中添加部分乳粉生产的酸牛乳、灭菌乳必须标注“复原乳”。

要实现复原乳有效监管,检测和鉴定方法是关键。其实,2005年农业部就出台了复原乳检测行业标准,由于该方法易出现误判,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复原乳也一直未得到有效监管。所以,对复原乳鉴定的标准,一直以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要求,2016年3月30日,农业部发布新修订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代替原先的农业行业标准,自2016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增加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糠氨酸的方法、修改了原有乳果糖的测定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经多家检测机构验证,该《标准》能够确保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有了标准,就有了行政执法的依据和手段。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加大了对乳制品中复原乳的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复原乳标签标识监管的通知》(食药监办食监一[2016]34号),真正把复原乳的监管提上了日程。

该《标准》的修订出台,完善了我国复原乳鉴定标准,为监管违规添加复原乳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维护消费者知情权,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看到,当前新的复原乳鉴定标准,仍是农业行业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也没有食品行业约束性,所以,当出现对检测结果存在争议的情况,行政执法和法律判决,有难以全面接受该标准的可能。因此,有些专家学者呼吁,要尽快出台复原乳检测的国家标准,以有效监管复原乳,对复原乳添加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精准打击。

农垦乳业联盟助推乳业“三联”战略 打造民族乳业品牌

2016年是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立以来的开局之年,联盟聚焦标准制定、品牌推广、基地建设等重点,积极推动农垦乳业企业联合、联盟、联营发展。由重庆、陕西、宁夏3个垦区出资成立的中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行良好,4月份,联盟发布的《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被誉为“我国史上最高生鲜乳企业标准”,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充分肯定和强烈的社会反响。

2016年12月1~3日,联盟在广东湛江召开了首次“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员大会”,本次大会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格高。光明、三元、完达山等联盟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受邀企业、牧场主要负责人共600 人参会。农业部农垦局巡视员何子阳、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广东省农垦总局局长雷勇健等重要领导参会并作讲话。会议邀请了联盟专家组组长李胜利、任发政、王加启、宋亮、等权威专家,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作了精彩报告。二是内容实。会议通过和发布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发布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报告》,全方位展示了农垦奶业发展和质量安全情况,报告显示,2016年,调研牛场生鲜乳平均乳蛋白率为3.21%,乳脂率为3.73%,细菌总数9.78 万CFU/mL,体细胞数25.87 万个/mL,主要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欧美相关标准。会议发布了“中国农垦生鲜乳标识LOGO”,决定对于符合《标准》的生鲜乳,允许使用“中国农垦生鲜乳标识LOGO”,推动了中国农垦乳业生鲜乳品牌建设与推广工作。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联盟成员加入条件和标准,并与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乳业全产业链优秀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标志着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向开放性联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三是形式新颖。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员大会和《中国乳业》杂志社(联盟秘书处)每年举办的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合并召开,会议内容饱满、务实,涵盖奶牛养殖、乳品加工、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等乳业全产业链各环节。

会议期间,《中国乳业》杂志社主办了2016(首届)“中国牛人秀”颁奖盛典。在《中国乳业》杂志社实地调研的22 个省(区、市)的128 家牛场场长中,评选出“中国牛人秀”金牛奖20名,银牛奖40 名,铜牛奖68 名。最后评出年度牛人奖5 名,分别是北京首农畜牧郭彦斌,广州风行乳业黄恒新,天津嘉立荷牧业靳文仲,黑龙江农垦北大荒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孙安增,河北滦县兴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张秋会,另有风尚牛人奖1 名,牧场金算盘奖1 名,巾帼牛人奖2 名,老骥伏枥奖1名。这项活动是行业中关注度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最大的盛会,不仅展示了“牛人”们的风采、执着、坚实和对行业的热爱,更为重要的是展现了中国奶牛养殖业取得巨大进步和成果,让“养牛人”更有自信、更有尊严,让消费者对中国牛奶更加信任,对民族奶业更有信心。

奶业提升,农垦先行。农垦奶业是全国奶业的骨干和代表,是振兴中国奶业的核心力量。农垦联合、联盟、联营“三联”战略的推进,有助于整合农垦系统的优势资源、资产、资本,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抱团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助于加快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与效率。

2016 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搭建中外交流良好平台

4月21日,哈尔滨,2016年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如约而至。大会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黑龙江省商务厅、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乳业》杂志社、《中国乳品工业》杂志社、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并得到了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特别支持。

作为我国奶业行业最重要的年度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爱尔兰、俄罗斯、韩国等36 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共同参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部长,法国农业、食品及林业部食品安全总局副局长、首席兽医官,荷兰弗里斯兰省副省长,法国驻华大使和爱尔兰驻华大使亲率官方代表团参会,同时,世界乳业十强中的七强企业:雀巢、兰特里斯、达能、恒天然、皇家菲仕兰、阿拉、伊利,以及排名11、13、14、15位的蒙牛、索地雅、诺德胡马纳、SAVENCIA(赛旺夏)集团均前来参加此次盛会。

本届大会呈现三大亮点。一是专家型省长陆昊对中国乳业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四点判断,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认同。这四点判断是即中国的乳制品市场仍存在着巨大发展潜力;中国的乳制品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高品质需求趋向;中国的乳制品消费方式和产品会出现新的变化;中国的乳制品市场繁荣根本在于生鲜奶的品质上。二是专场论坛精彩纷呈,国际特色鲜明。大会共开设了29 个专场,从奶牛养殖、乳品加工、检验检测,到市场消费、互联网+、电商发展等,中外专家汇聚一堂,让全球奶业界人士享受了一场知识盛宴。而其中的中加、中荷、中以、中法、国际乳业合作与融合发展等国际专场,更是带来了各国政策法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经典案例、产业链管理经验、精细化管理经验与可持续发展之道。三是展览展示汇聚全球精品,创意匠心独运。本届展览会展出面积25 000 平方米,来自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0 家参展企业,展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与产品。联合参展成为本次展览最大特色,20 多个国家形成了20 多个国家展团,国内企业也抱团参展,中国乳业行业品牌企业,以及中国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工技术成果展区、中国农垦乳业联盟联合展区、乳制品加工技术成果展示区、中国供应商联盟展区、中国自有牧场鲜奶吧联盟-爱上鲜奶吧展区等专区,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国内乳业的风采。展览期间的奶酪艺术表演和奶酪主题烹饪表演、“最大规模的奶酪品种展览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成功,以及首次出现在乳业展览现场可爱、健康、活泼的小奶牛及小奶羊,无不体现出大会的用心之处。

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暨奶业展览会已经在哈尔滨连续举办两届,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好评。

2016 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 齐心协力共谋奶业振兴

为了推动全国奶业全面振兴,实现由奶业大国向奶业强国的历史性转变,2016年8月26日,2016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暨奶业振兴大会在河北石家庄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

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是奶业中规格最高的会议,受到了广泛关注。2015年召开的首届D20会议,汪洋副总理出席并讲话,2016年的峰会汪洋副总理也作出重要批示:发展振兴民族奶业,对于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奶农收入意义重大,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牛奶产量增加,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奶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要继续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效益,大力推进奶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尽快把我国奶业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河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沈小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吕维峰、河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朱浩文,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以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中国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中国奶业D20企业联盟成员及地方奶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各省农牧管理部门,以及奶业专家、新闻媒体记者共计500 多人参加此次峰会。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峰会作主旨演讲:“振兴中国奶业,是中国奶业人的责任和使命、梦想与光荣。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小康社会不能没有牛奶,十几亿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奶业。我们有100 多万奶农,有1 000 多万头奶牛,有几百家乳企,有不断扩容的十几亿人的大市场,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民族奶业,没有理由把国内这么大的市场拱手让人。为国人的幸福生活计,为农民的就业增收计,为国家重要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保障计,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奶业,加快振兴民族奶业,为所有中国人都能喝上奶,喝优质奶而不懈努力。”

奶业是一个全链条产业,而我国实行的是分段管理体制,农业部门管理生鲜乳生产、工信和食药部门管乳制品加工,卫生部管乳品标准制定,商贸和质检部门管进出口,长期以来,各部门对奶业的认识不统一,发展思路有所不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奶业的健康发展。D20峰会的最大意义在于主管奶业的部委、奶业主产省主管领导、行业权威专家、协会组织等各方能齐聚在一起,探讨和谋划奶业发展,有助于全行业统一思想,这将对未来奶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伊利遇坎联姻圣牧 国内资本市场对乳业蠢蠢欲动

作为A股市场中的蓝筹股,伊利股份稳定的业绩收入成为不少稳健投资者关注的标的。而伊利股份,也一直深耕主业,在打造全产业链模式的同时,还积极走出去寻找更好的奶源。然而,因为其股权相对分散,公司遭遇阳光保险举牌,不得不停牌并祭出重组方案来应对险资举牌。

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伊利股份决定通过定增收购中国圣牧股份,两者的结合被业内看好的原因是双方可以通过协调作用实现双赢效果。根据定增方案,伊利股份拟以15.33 元/股的发行价,向包括呼市城投、内蒙交投在内的5 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约5.87 亿股,限售期为60 个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约90 亿元。此次定增所募集资金的用途,除了投资新西兰乳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国内高附加值乳品提质增效项目等项目外,其最大部分即46 亿元拟用于收购中国圣牧股份,收购总数为23.51 亿股,收购价格为2.25 港元,总计52.9 亿港元。收购完成后,伊利股份将持有中国圣牧37%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获得中国圣牧的控股权。众所周知,中国圣牧是做有机奶的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伊利股份能够强化上游奶源供应。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圣牧拥有奶牛12.20 万头,其中有机奶牛8.38 万头。其有机牧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污染少且拥有有利的气候优势,因此奶源质量尤其是有机奶源质量较高。另外,公司还是唯一一家通过欧盟乳业标准的沙漠有机产业链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圣牧拥有资本市场平台,而伊利股份不但可以通过香港资本市场平台进行海外融资,还可以通过圣牧补充在有机奶方面的短板。对于圣牧而言,如今与伊利捆绑在一起,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找到了靠山,在当前原奶价格低迷的背景下,也为公司原奶的输出找到了买家。因此,双方联姻是一种互利的局面。伊利股份与中国圣牧的联姻,虽然是在阳光保险倒逼下的结果,但是,双方的结合称得上满意,伊利可以继续发力,实施公司的既定战略。

河北君乐宝奶粉进入香港市场 标志国产奶粉品质渐获海外认可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国内奶业发展中的伤痛,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让国产奶粉失掉了最宝贵的信任,洋奶粉进口大量增加,消费者甚至到国外抢购奶粉,国产奶粉步履维艰。

2016年8月8日,君乐宝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宣布以“陆港同质同价”进入香港市场,首批产品将在香港药店销售。首批入港销售的产品是白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该产品OPO含量高达3.5 克,在内地上市时以每罐176 元的价格击破OPO奶粉“高端高价”的营销噱头,在短时间内赢得了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2016年,君乐宝奶粉在港销售已超过1 万罐,市场反应比预期的要好。

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是各国消费者汇聚的国际化市场,也是全球消费品展开激烈竞争的品牌高地。香港对进口食品管理极为严苛,君乐宝产品进入香港市场,这标志着以君乐宝为代表的国产奶粉品质逐渐获海外认可,有助于奶粉消费“回流”,有助于恢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C

猜你喜欢
农垦奶业乳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 加快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