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

2017-02-22 03:22:11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鼻蝶蝶窦垂体

赵 庆

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平顶山 467000

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

赵 庆

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05—2015-05我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神经内镜、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同时采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分析2组生长激素(H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记录肿瘤有效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28±2.21)mL、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2组术后HGH、PRL、ACTH水平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肿瘤有效切除率97.2%,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8.3% vs 5.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术对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较显微镜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且肿瘤有效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神经内镜;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为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导致颅内发病的第三大肿瘤。垂体腺瘤可由遗传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引起,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尤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较高,因此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师研讨的热点[1]。目前,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主要方法,显微镜为1969年以来长期作为治疗垂体腺瘤的首要微创方法,近年来随内镜神经外科技术发展及新手术器械研发应用,内镜手术范围不断扩大,且其精准度、有效性不断提高,对患者机体侵袭率降低,成为全球关注焦点[2]。本文选取2013-05—2015-05我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神经内镜下及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5—2015-05我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修订的《中国垂体腺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3]中垂体腺瘤诊断标准,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女性异常闭经、溢乳、垂体坏死或出血及脑膜刺激症状,后经内分泌学检查(HGH、PRL、ACTH等)、蝶鞍项检查、CT检查等确诊。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仅有影像学或内分泌学检查证据;(2)合并脑卒中或心、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垂体肿瘤复发或近期曾接受过药物内分泌治疗者。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27~69岁,平均47.65岁;微腺瘤3例,大腺瘤25例,巨腺瘤8例。对照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26~70岁,平均47.64岁;微腺瘤4例,大腺瘤23例,巨腺瘤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前修剪鼻毛,取平卧位,头后仰,气管插管麻醉,后采用0.01%肾上腺素浸润的棉条收缩鼻黏膜血管,扩张器置于术侧鼻孔开口处,显微镜下找到蝶窦开口,显露骨性蝶窦开口及前壁,气钻磨开蝶窦前壁,咬除蝶窦分隔与蝶窦黏膜,用不同角度的刮匙及吸引器缓慢沿肿瘤假包膜清除肿瘤组织。观察组在神经内镜下实施垂体腺瘤切除术:在内镜(仪器由德国Storz公司提供)引导下将浸有0.01%肾上腺素的棉条沿鼻道填塞至蝶筛隐窝,至收缩鼻黏膜血管,0°镜下在中上鼻甲间的蝶筛隐窝内找到蝶窦开口,以尖刀切开蝶窦前下壁黏膜并翻向下鼻甲方向,暴露蝶窦下壁骨质,于内镜下辨认肿瘤与正常垂体组织,后沿肿瘤边界刮除,并将30°镜伸入鞍内,观察两侧海绵窦及鞍上有无残留肿瘤并切除,观察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4]。

1.3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比较: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2)采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分析2组手术前后HGH(正常范围:8~35 μg/L)、PRL(正常范围:男<20 μg/L,女卵泡期<23 μg/L,黄体期:5.0~40.0 μg/L,妊娠前32个月:<80 μg/L,妊娠中3个月:<160 μg/L,妊娠末3个月:<400 μg/L)、ACTH水平;(3)记录2组肿瘤有效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鞍隔陷下后说明肿瘤已切除完全,有效切除标准参照上述《中国垂体腺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2 结果

2.1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见表1。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2组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HGH、PRL、ACTH水平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

2.3 2组肿瘤有效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35例肿瘤均有效切除,对照组30例完成腺瘤切除,观察组肿瘤有效切除率97.2%,较对照组的83.3%高(χ2=3.96,P<0.05);观察组出现口渴2例,颅内感染1例,对照组出现颅内感染合并脑脊液漏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8.3% vs 5.6%)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1,P>0.05)。

3 讨论

垂体腺瘤为临床神经外科常见肿瘤,患者存在垂体瘤分泌激素过多引起的症状与体征,包括肢端肥大症及库欣综合征等,亦有垂体本身受压症或垂体周围组织受压症群,出现头痛、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等症状,少数出现垂体卒中,表现为垂体腺瘤或垂体本身梗死。目前,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为较先进的一种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特点,有取代传统显微镜的趋势[5-6]。神经内镜术中应用最多的器械为吸引器及电凝,具有非常良好的照明度及放大率,手术中采用的30°内镜能够对神经、脑干及血管的关系进行全方位观察,避免了对主要血管的遗漏,因此多角度的内镜在对边角及垂体结构观察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神经内镜已在面肌痉挛、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等领域中作为辅助手段而开展应用[7-8]。

夏吉勇等[9]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激素水平好转率均明显优于显微镜组。黄斌等[10]研究认为,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行垂体腺瘤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均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其中显微镜术中出血较少,而神经内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2组术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且观察组肿瘤有效切除率较对照组高,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证实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较显微镜好,可达到与显微镜术后相同的激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俞雷,鲁晓杰,王清,等.国内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10):1 023-1 026.

[2] 张海兵,马翔宇,徐淑军,等.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4,35(4):39-41.

[3] 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中国垂体腺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5):324-329.

[4] 周巍,章永江,陈光烈,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2 114-2 115.

[5] 吴国鑫,彭玉平,陈汉民,等.弯曲可拆卸带电凝剥离多用途吸引管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2):196-198.

[6] 李东峰,周文科,马进显,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6):45-46.

[7] 巴吐鲁呼,殷惠美,李鸿举,等.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53.

[8] 黄毅,陈晓雷,黄建荣,等.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1-4.

[9] 夏吉勇,焦铁鹰,李志强,等.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5):777-779.

[10] 黄斌,秦怀洲.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7):2 624-2 626.

(收稿2016-06-22)

R736.4

B

1673-5110(2017)02-0063-03

猜你喜欢
鼻蝶蝶窦垂体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4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2:01
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
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6
鼻内镜下经上鼻道—筛窦联合入路蝶窦开放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