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隐喻符号研究

2017-02-22 08:24姜薇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长沙410000
名作欣赏 2017年6期
关键词:梁子樟柯故人

⊙ 姜薇[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长沙 410000]

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隐喻符号研究

⊙ 姜薇[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长沙 410000]

在第六代导演中,贾樟柯的电影作品独树一帜,扎根故乡汾阳,直面社会问题的刀锋,裹挟着呛人的尘土气息,剖析二十六年故人的情感变迁。隐喻符号是解读贾樟柯电影情感与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山河故人》的影片结构、隐喻符号的使用,以及视听语言的隐喻性展现了贾樟柯对于这段情感故事的鲜明态度,不避讳不掩饰的赤裸批判和无情揭发,引人深思,同时也在细节处体现着导演对亲情母题的回归。

贾樟柯电影 《山河故人》 隐喻符号 视听语言特色

一、横跨二十六年的三段论

在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点切分故事,从过去延展向未来。沈涛、张晋生、梁子、张到乐的生命与情感历程清晰可见,体察他们个体命运的背后是对整个社会二十六年沧桑变化的影射。对这三个时间节点中涵盖的社会问题进行简单梳理,首先是煤矿的发展。故事聚焦在山西汾阳,作为煤炭大省,剧中人物也有了合情合理的职业,新任矿主张晋生和矿工梁子。1999年的山西,煤炭发展如日中天,张晋生以白菜价买下的矿产,让他在十年后有了搞风险投资的资本。而在河北煤矿工作的梁子,却身患重病。借工友之口,说出的煤矿不景气的事实,也反映了之后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社会事实。2025年在澳洲生活的张晋生与朋友们谈论起2014年大力度的反腐,以及老邢进了监狱的事。张晋生与儿子交流基本用谷歌进行翻译,反映了新一代移民不可忽视的生活问题。在横跨二十六年的故事里,沈涛、张晋生、梁子、到乐的命运曲线与社会变革紧密结合,导演对于中国社会这近三十年的变化做出了自己的观察与反思。但是对于未来的事物,贾樟柯能够用科技可到达的程度表现2025已经是一大创举,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没有足够真实,情感浓度远不如1999-2014的区间。科技的先进仿佛把大家带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二、意味深长的情感符号

1.钥匙

钥匙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重要符号,出现多次且具有不同的隐喻含义。出现在梁子身上是在1999年梁子背井离乡,表示不再回到汾阳,把钥匙扔在了房顶上;2014年他身患重病回到家中,沈涛来看望他并向他归还了钥匙。这把钥匙将2014年的他与1999年的他紧密联系起来。他病重回到家中,算是落叶归根,之前为感情负气出走,算是已经翻过的一篇。对于沈涛而言,之前梁子的钥匙算是她留在内心的一点情念,而梁子携全家而归,她把钥匙归还算是最后情念也被岁月消磨殆尽。而对于沈涛与儿子到乐而言,钥匙是维系母爱的最后印记。大洋彼岸的到乐,把钥匙挂在脖子上,却在回乡的决定上迟疑起来。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贾樟柯导演运用的钥匙,这是海外华人对祖国母亲的孕育情分的深情寄托。家随时都可以回,只是跨越了二十六年的人,心不再具有坚定力量,家的意义就只是一把钥匙而已。

2.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

这句台词在影片中出现两次,一次是沈涛与梁子的对话,一次是沈涛与张晋生的问答。张晋生说这是三角的问题,暗示情感中的三角关系。代数问题其实暗喻的是中国高速发展的GDP,人民生活水平的分化也从另一个层面影响着对于感情的选择。沈涛的选择是一夜暴富的暴发户张晋生,也就选择了一种优渥的生活,最终也被这物质的选择所抛弃,孤独一生。由此,可以看出贾樟柯的批判意图,拜金主义入侵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似乎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的人们,其实心理距离早已不在同一个次元上。

3.黄河与炸冰烟花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张晋生在1999年新买的车撞在了黄河第九道弯的石碑上,这第九道弯也见证着沈涛的感情历程,第一次,梁子、沈涛、张晋生三人在冰冻的河边放了烟花;第二次,沈涛在张晋生的车里发现了炸药,炸药在冰里炸出冰花;第三次2014年,沈涛带着儿子走过河边,烟花把湖面的冰再一次炸开,旁白是“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其实是沈涛从三个人,两个人,到送别儿子成为孑然一身的生命历程。黄河和屡次成为背景的文峰塔都见证了这一切,是导演独有的美学设计,传达静默的哀伤,是无言的山河。

4.关刀少年

贾樟柯在采访中说道,拿大刀的少年是我在现实中碰到过的,我看到这种场景就会想起古代人,就会想象说是关公在流浪,现在连他都没地方去了,开始流浪了。这一幕确实与影片的漂泊主题极为合衬。关刀少年的两次出现,既有对关公信仰的成分,也有体现岁月变迁的含义。十几年过去了,关刀少年也从小孩子长大成人,他仍旧属于那个县城。比起主角物是人非的感情路,扛着关刀的少年生活得更单一安全些。

三、时代旋律的冲击回味——音乐符号

在电影中有两首歌曲反复出现,英文歌曲《GO WEST》和叶倩文演唱的《珍重》。两首歌曲出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具有强烈的符号学意义。歌曲《GO WEST》在影片中共出现三次,在影片开始,符合1999年跨步走进新时代的背景,年轻的沈涛、晋生、梁子随着欢快的节奏起舞,澳门回归,去西方赚美元。这都反映着1999年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纯真愿望;第二次出现,是沈涛抱着狗决定与张晋生结婚,财富的支撑使天真的她认为婚姻的结果也会像财富增长一样美满;第三次,孤独的沈涛在雪地里起舞,在结构上呼应开篇,对比之下更显出沈涛孤寂漂泊的情感状态。

叶倩文的歌曲《珍重》在影片中一共出现四次,第一次出现是沈涛在父亲的音响店里为顾客试碟,张晋生、梁子和沈涛出现在一个画面中,构成的三角关系不言而喻;第二次是沈涛看望了患肺病的梁子后,独自回味过去;第三次是出现在沈涛送别到乐的火车上,意欲表达对儿子的爱,却只能将情感寄托在这首《珍重》中;最后一次是2025年的大洋彼岸,Mia给同学们放了这首歌,到乐觉得非常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何处听到过。

正如这两首歌曲的名字与曲调所表现出的矛盾意味,一首是欢快激昂,一首是离别感伤。多次出现在影片中的这两首曲子,也被赋予深刻的符号学意义。在对未来美好憧憬与现实冰冷漂泊的剧情中加强了对比感。叶倩文的《珍重》中有一句歌词“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沈涛的情感漂泊其实也是在等待儿子的回归。在影片快到结尾的部分,在两大盘饺子中有一个麦穗饺子,寓意她一直渴望儿子的回归。这两首歌曲在影片中弥漫着一种怪异的痛楚感,反映当时的一种社会情绪,一种光怪陆离的流行文化包裹中的人性的凄婉与挣扎。

四、人物情感极端化与视听语言表现

视听语言方面,《山河故人》的细节处理非常精准,每一个意象都有足够的情感浓度或是讽刺意味。

1.三角关系

《山河故人》剧照1

电影中多次使这三个人处在同一个镜头中,除大远景镜头外,镜头都处在略低的位置,并使梁子脸上有阴影。《电影研究关键词》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外延层面上,两个男人分别站在女人的两侧,主要的光源来自侧面,而使其中的一个男人陷入阴影之中。摄影机处于略低的位置,因而稍稍改变了人物的特征。而在内涵层面上,画面提示的是三角关系的危险性。习惯上讲这个三角关系必须以其中一个人的死来终结,这样秩序才得以重建。异性配偶是意识形态唯一可接受的性形态。”在这段关系中,梁子的离开成全了沈涛与晋生,他是这段关系的“死亡者”。

2.反衬镜头

《山河故人》剧照2

《山河故人》剧照3

反衬镜头的使用更加凸显了主角的情感状态。沈涛在看望梁子之后,回家的路上擦肩而过的是与她儿子年纪相近的一群小学生,与情绪低落的沈涛形成反差;米娅和到乐畸形恋爱与完美和谐的一个家庭形成反差,也在暗示着这段关系的畸形。

3.模糊镜头

模糊的镜头出现在很多处,让观众思考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迎新年的人们热闹的庆祝逐渐模糊,显得光怪陆离;迪厅里的人们在虚幻的灯光中宣泄着不明白的情绪;梁子离开故乡的路上,远远的似乎有人在点火烧纸;用iPad里的澳洲风景的虚实相间过渡到第三个故事等等。在《山河故人》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里,真实的东西反而模糊怪异,导演也想借助这种模糊营造一种纪录片质感,使我们的感知能够来来回回在真实与非真实两个层面自由穿梭。

《山河故人》剧照4

《山河故人》剧照5

贾樟柯拍摄这部电影可以看出他的细致与巧思,无论是三段论中表达年代感的一个个隐喻符号还是对于感情的淡泊不纠缠的表达,他都细致入微地观察、真诚地表现。对于人物,贾樟柯提到片中的人物是相对漂泊的。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像是一个个真实的切片,他们对于时代的感受是真实的,但对于情感的选择倾向于极端化。比如年过四十的沈涛不再愿意去寻找伴侣,张晋生在大洋彼岸也是孤独一人玩弄着枪,到乐和米娅的畸形恋爱,最终到乐还是选择放弃。在情感选择上,人物设定的都是非常悲剧化的,唯一一个有着完整家庭的梁子身患重病,沈涛对他说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也从侧面反映了梁子患的是重病,不是钱的问题。梁子没有出现在第三个故事中,说明他也许已经不在人世。导演传达出的是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金钱、地位、生活习惯、环境,都在逐渐主导着人们对于情感的选择。集中式的悲剧展现,以及结尾处孤独的沈涛跳起了1999年的霹雳舞,那是从她的内心延展出对于过去纯真美好年代的怀念,那个年代她不是一个人,她向往着未来。

总体来说,贾樟柯这部影片的隐喻符号是极具表意作用的,但是符号之外,确实也在规避一些现实,使得影片后现代拼贴感十足。情感上的连贯性不足,产生“间离”的效果。对于未来的把握,导演的想象力仅限于高科技,离开了汾阳这块多情的土地,似乎掌控能力也大不如前,故事的情感浓度不高。不可否认,贾樟柯电影的确有一种能够被辨认的能指系统,他极度注意细节,伞头秧歌、霹雳舞、关刀少年,这些元素的叠加确实使影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中国特色,但对于作品而言,从大的方面来说,情感线索的断续、叙事结构的松散,某种程度上显得刻意而未达目的。

②格俐玛:《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https://movie. douban.com/review/7645968/,2015。

作者:姜薇,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梁子樟柯故人
那日
故人
第13话 故人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情义
真正的手艺
第二届青葱计划启动
五月槐花香
路的旁边也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