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良
求才也好,识才也好,目的都是为了用好人才。如何才能用好人才?古人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叫作“用人如器”(或“使人如器”)。它的意思是:用人和使用器物是一个道理,器物各有各的用处,一个善于使用器物的人,应该使各种器物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用人也是如此,应该根据各人的不同特点,弃人之短,用人之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孔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君子是好伺候的,但要讨他喜欢却比较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及其使人也,器之。”就是说,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是要根据各人不同的德才条件和特点去安排工作的。相反的,小人难伺候但却容易讨他喜欢,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会很高兴。“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就是说,小人在使用人时,总是百般挑剔,求全责备。a君子使人,器之;小人使人,求备。孔子这一观点大概就是“用人如器”的源头。
古人喜欢以木匠善用木材的道理来说明用人如器的思想,他们把心灵手巧的木匠称为“巧工”或“巧匠”,把木匠善于使用木材称为“巧匠(巧工)制木”。《淮南子》中有这样的论述:“贤明的君主使用人才,就好像巧工制木的道理一样,用大木料制造舟船、房柱房梁等,用小木料制造船桨、木楔子等,用长木料做屋檩房椽,用短木料做柱子上的横木。木料不论大小长短各得其所,不管方的圆的各有所用……因此说山林荒野中的材料尚无可弃之物,何况于人呢?”
唐太宗也用“巧匠制木”来说明用人如器。他说:“贤明的君主任用人才,犹如巧匠制木,直的木料可用来做车辕,弯的木料可用来做轮子,长的大木料可用来做房屋的栋梁,短的木料可用来做斗栱。无论曲直长短,各有各的用处。贤明君主任用人才,也是这个道理。有智慧的人用他的智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用他的蛮力,勇敢的人利用他的威武,胆小的人利用他的谨慎,无论智愚勇怯,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加以任用。所以在优秀的木匠那里没有不能用的木材,在贤明君主跟前没有不能用的人才,不能因为某人偶然做过一件坏事,而忘掉他平日做的好事;不要用某人有过的一次小的过失,就去掩盖他的功劳。”
唐太宗等人用“巧匠制木”比喻明主用人,深入浅出,发人深省。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所谓“用人如器”,实质是合理使用,关键是弃短用长。
那么,为什么要用人如器、弃短用长呢?用人如器、弃短用长又有什么意义呢?综合古人观点,大致有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从使用人才的角度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能用人之长,则世无弃才;若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
《淮南子·主术训》里有一句简明扼要的话:“人固难全也,权而用其长而已矣。”一个“固”字和一个“权”字,就把为什么要弃短用长的道理说清楚了:人“本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能”是使用他们的长处罢了。“人固难全”,说得还算比较委婉,还有人说得更直接一些。明代人薛瑄说:“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人才矣。”a如果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且想用一句正面的、高度概括的话来表达这一意思,那唐太宗的下面这句话便可当之无愧了:“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b
北宋词人秦观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他在给皇帝写的“进策”中,将“天下之才”分为四类:成才、奇才、散才和不才。所谓成才,是品德高尚,学问渊博,有远见卓识的人;所谓奇才,是在政治、军事、经术、文艺等某一方面才能突出,卓然超群,而在生活细节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些这样或那样毛病的人;所谓散才,就是随群逐队的一般人,没有功劳,也没有大错;所谓不才,即不学无术,不通情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古代明君的用人方法是:对于成才,“付以大任”;对于奇才,“随所长而器使之”;对于散才,“明赏罚而磨砺之”;对于不才,“弃之而已”。秦观认为:成才者固然好,但“不世出”,不是每个时期都有的;散才者又办不成大事;不才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要做好天下大事,关键是用好奇才;而用好奇才的关键,就是舍短用长。秦观举了好多历史上的奇才,包括人们熟知的萧何、韩信、司马相如等。如果对这些人求全责备的话,君主“岂(能)得而用之”。他最后说:“按照正常情理,人不可能连一点小的过失都没有。所以,对于那些奇才,只要不是犯有明显的罪过而必须受到惩处,其他问题应该置而不闻,重用并责成他们去建功立业。这样,他们就会披肝沥胆报效朝廷,而且心甘情愿。”
清代康熙朝有一位县令顾嗣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人与其他天下万物一样,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有舍短就长,才能使他们各有所用。
其二,从人才发展的角度看,如能用人之长,则是给人以发展机会,人在各展其长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更强的激励,在才尽其用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领导者如能用人之长,也是成就人才,与人为善。
人来到世界上,无论能力大小,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有用之人,能力强一点的还希望做到有为有位;谁都不希望成为一个被抛弃的无用之人。要想做到人尽其才,使人人感到都有奔头,在用人观念上就要牢牢树立弃短用长的用人思想。左宗棠讲过一句话:对人“非奖其长、护其短,不能尽人之力”,“非令其优劣得所,不能尽人之用”b 。就是说,对于各类人才,必须舍短用长,使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各得其所,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使各类人才都能得到合理安排,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这不光是国家用人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各得其所,各尽其职,这也是安定和谐的需要。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对个人,这都是好事。古代凡立志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并不怎么在乎金钱财富,而最在乎的是一个可以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使自己的作用能被社会所承认。他们将自己的才能未被领导者重视称为“怀才不遇”,将不得已在不重视自己的领导者手下工作称为“明珠暗投”,而将对自己的举荐和重用称为“再造之恩”,这些都反映了他们渴望得到重用,并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的迫切心情。康熙皇帝认为那种对人才求全责备的做法是不厚道的行为。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弃短取长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一定要求全责备,别人稍有欠缺就加以指责,这是不符合忠厚宽容精神的。”a
其三,从治理国家的角度看,没有千千万万人才的参与,国家是治理不好的。要想做到吸引和使用广大人才,就必须坚持弃短用长的用人原则。若求全责备,国家几无可用之人;弃短用长,则广大人才皆有可用;使众多人才长短互补,自然就能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正如晋人葛洪所说:“只要善于使用人的长处,世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要善于避开人的短处,世上就没有被摈弃的
人才。”
唐太宗深深懂得治理国家的不容易,他说:君主治理这么大的国家,“不资众力,何以成功?”c唐太宗在这里所讲的依靠众力,指的是众多的优秀人才。他曾责怪宰相封德彝不注意举荐人才。封德彝分辩说,自己是尽心努力的,只是一直没有遇到优秀人才。太宗听了很生气,说:“过去的圣明君主,使人如器,用其所长,他们并没有向别的时代借用人才,都是在当代选拔人才。难道说还要等到梦见傅说、遇到吕尚,然后再去治理国家吗?哪一个朝代没有贤人,只怕是我们不了解罢了!”a一番話把封德彝说得羞愧而退。唐太宗的这番话充满哲理:求全责备就看不到优秀人才;使人如器,用人所长,优秀人才就无时不有。
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曾向朱元璋建议说:“您想要任用贤人,就应当使人如器,只有做到避短用长,才会取得功效,从而有利于国家大事。”b朱元璋深以为然。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与群臣谈论治国方法,其中说道:“建造大厦的,必然要依靠众多工匠;治理天下的,必然要依赖于群才。然而人的才能有长有短,正如工匠的技艺有能有不能一样。善于砍木的不能开凿石头,善于制造车轮的不能制造舟船。如果在用人的时候,量能授官,则无不可用之才。”c朱元璋在这里所讲的关于“治国必赖于群才”和“用人之长,则无弃才”的观点,与唐太宗如出一辙。他们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坚持用人如器,弃短用长,才能发现和得到大批优秀人才,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保障各项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