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生为本的微课开发

2017-02-21 16:37徐歆
职业·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育信息化开发

徐歆

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职业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微课成了目前教学的热门形式。本文以微课开发为研究点,探讨如何进行以生为本的微课开发,通过分析对提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开发质量和应用效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以生为本 微课 开发

一、微课的概念

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是由佛山的胡铁生先生最早提出来的。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二、微课的特征

微课以视频教学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视频、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理解重点内容,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其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特征。

1.时间短

微课视频一般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容量小

一个微课包含的教学内容较少,知识点相对独立,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3.信息量大

微课视频声像结合、声画同步、动态直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传送的信息量大。

三、存在的问题

职校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首先考虑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提升能力的要求。

以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主体,摒弃教师“一言堂”,充分关注学生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从学生当前学习能力出发,提升学习效果。

1.尚未有完善的微课评价标准

学生学习微课多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教师很难做到及时评价,激发学习的兴趣较难。同时,作为新生事物,缺少科学的微课评价标准,教师制作出的微课参差不齐,质量不高的微课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2.微课制作教师能力有限

微课制作目前主要由教师个体完成,制作能力有限,较少有教师集体协作。即便存在这样的情况,也只是為了参加比赛,并不是从学生使用的角度出发,开发出来的资源难以真正满足师生需求。

3.教师对微课缺乏了解

不少教师对微课了解较少、认知片面,甚至把微课理解成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其实,微课不能简单的堆砌,应注重视频的整合,也需有较高的交互功能等等。

目前已制作完成的微课,多数供教师本人或校内使用,尚未形成共享机制。

四、微课开发的建议

1.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

微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任意一个微课进行某个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按需学习”。

因而,要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录制。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与10分钟左右的微课差异很大。如何突出每一个微课的教学重点,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遵循职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每一个微课中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将40分钟课堂进行分割,就作为几个微课。

3.展开协同制作

目前的开发方式多是教师与电教技术人员合作,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影响资源开发制作质量的因素,而负责微课制作的人员对教学内容缺少了解,需要向教师普及微课制作技术。教师应学会自主拍摄,并且可以利用专业的剪辑软件,初步对采集的资料进行加工。

4.校企共同开发

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紧密联系,因此,微课内容需科学准确,紧跟岗位前沿。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人员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设计,开发出满足校企需求的微课。

5.建立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备课和教学效率。目前,许多学校没有系统的教学资源库,资源数量有限,教师仍需各自搜集或制作资源。功能强大的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共享空间,与同行共享微课资源,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微课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教师们需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软件、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互动的学习平台,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使微课成为高效的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教育信息化开发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