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未来的自己

2017-02-20 18:21戴婧婷
少年文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刊编辑部梦想

戴婧婷

【1】

如果要留一句话给未来的自己,你想对TA说什么?

15岁的林婧文在云朵形的卡片上大大地写下:“你要成为一名很棒的编辑!”

叹号被描重加粗,呈现出圆润可爱的形态。

她小心翼翼地把卡片对折,塞进了出口处巨大的玻璃瓶中。

晚风吹动了悬于咖啡厅屋檐下的风铃,清脆的丁零声浮在沉香色的夕光里,仿佛是从时间隧道中传来的某种谶语,悠悠地响在每个彷徨不安的人心中。

【2】

“嗷,投稿邮箱还是空的。”

林婧文抱着手机哀嚎,引得对面的邓晨从书中抬起头来斜了她一眼。

“早跟你说过,你这东西肯定办不成。”

“喂,你怎么跟‘大料一个口气啊!”

想起那个姓廖的主任,林婧文仍忍不住咬牙切齿。她暑假辛辛苦苦观摩了各种校刊,才在开学后写出一份满意的策划交到教育处。但直至她跑了第三趟,那个男人才草草地翻了一遍文件,语气轻蔑地开口:“等你真的做出来再说吧。”

这大抵是她寻梦道路上被泼的第一盆冷水,但林婧文并没有气馁,而是倔强地想着:好,那我就做给你看。

很快,她联合几个同学成立了编辑部,并在全校发放调查问卷。本是抱着“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初衷,却在除自己班外的大多数班级遭到冷遇。精心设计的问题,选项后只有寥寥的勾选回应;空白的建议区,更是毫不留情地展示着“不感兴趣”四个大字。

林婧文多少有些泄气。她强打起精神组织编辑部的例会,在讨论中最终敲定了刊名与标识,又督促美编尽快赶出征稿海报。

只是,征稿函受到的待遇比调查问卷还要糟糕。

这并不难理解——大家连几个字的问卷都不愿意填,又怎么可能写几千字的稿件呢?

林婧文趴在桌上,看着设计精致的外校校刊在桌角熠熠闪耀,耳畔仿佛听见自己曾经的声音从纸页里钻出:“我一定会重办我们学校夭折的校刊,然后拿给学姐看。”

彼时,是这样信誓旦旦对那位外校主编承诺的。

而现在呢?

开玩笑,她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

林婧文噌地坐起来。坐以待毙无用,必须主动出击。

她在学校里多少认识些人,约够稿件不成问题,可林婧文清楚,这样一点意义也没有。自己的小圈子太过局限,要想扩大校刊的影响力,她必须保证撰稿人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内容的覆盖面。显然,没有人愿意看一本触目皆是陌生人名、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的校刊。

所以,这就意味着,她需要与许多不认识的老师同学打交道。可是这对于林婧文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没戏。”

任林婧文怎么撒娇卖萌、声泪俱下,邓晨都不为所动。

“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你在生人面前会紧张成僵尸,脸皮薄到开口就脸红,为此从不参加任何交流活动,与别人熟识的时间比蜗牛爬一千米短不了多少。但正因如此,你才应该多锻炼锻炼,否则难道你想就这样一辈子缩在角落里吗?”

林婧文一下子怔在了原地。

从小到大,她始终只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仰望着各种闪闪发光星人在高处叱咤。不是不羡慕那些性格开朗的姑娘,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和别人打成一片。她常安慰自己性格腼腆是天生的改不了,但细细想来,这不過是个借口——她只是没有勇气改变。

心一下子像被擦拭掉灰尘,澄澈得跟明镜似的。

豁然开朗的林婧文握拳暗暗发誓,就从明天开始,打破桎梏自己多年的“内向躯壳”。像梁静茹唱的那样,抛开过去,认真去追寻未来的自己。

【3】

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尽管接受了邓晨长达半小时的心理辅导,当林婧文走到目标班级门口时,还是往里探了个头就差点转身逃走,幸好邓晨最后放的那句狠话及时绊住了她的脚步。

“林婧文,你一个心智健全的17岁少女要是连找个同校学妹都不敢,那‘注孤生就是你的未来!”

注定孤独一生么……脑补了一下自己孤身一人顶着白发老去的悲惨境遇,林婧文缩缩脖子,她……她还是找学妹吧!

这样想着,她飞快地拉住了从旁走过的男生,努力扯出微笑的弧度,“同学你好,能帮我叫一下刘旭莹吗?”

对方退回班里喊了一声便匆匆离去,林婧文准备好的“谢谢”因此没能找到合适的时机表达。

懊恼之际,来人已到面前。

林婧文立刻如临大敌般在脑中搜寻事先打好的草稿,“你好我叫林婧文,目前正在着手重办咱们学校的校刊。因为听说你文笔很好,所以想来约一篇文字稿,3000字以内就行。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刘旭莹勾起嘴角,露出的小虎牙显得她十分可爱,“文笔好不敢当,但写稿的话可以啊。具体是什么内容?”

林婧文的表情稍微活跃了一点,“都可以的,小说、散文……如果你愿意写校内的活动更好,比如运动会、图书义卖什么的,不用像新闻稿那样刻板,感受类文章就OK。”

“嗯好的,你缺什么稿子随时跟我说就行,我都可以写。”

或许是之前受到了太多冷待,对方意外的热情使林婧文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林婧文开始幼稚地坚信,这姑娘一定是天使下凡。

因为从此以后,刘旭莹不仅成了她的万能小写手,还将原本凝滞的组稿进程都带动起来。在刘旭莹的帮助下,不到一周文字稿件就全部约齐。虽然大多数人只是应承下来,并没有直接交稿,但林婧文多少松了口气。

对于摄影稿她倒是不担心。学校最强大拉风的社团就是影像社,拍出来的片子个个棒得没处挑刺。她已经跟社长打好招呼,等各种活动结束后,直接去社里收片就万事大吉。

整理完学校的大事记,林婧文后仰头靠在椅子上,活动了一下酸疼的颈椎。

蓦地想起见完刘旭莹那天,她冲到邓晨面前手舞足蹈地讲述自己的经历。邓晨只是笑笑,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尝试过才知道,这世界没那么好,却也没那么糟。”

的确,一切都不会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林婧文默念着这句话,心情愉快地看向窗外,感觉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变得不同而充满勇气。

【4】

这恐怕是林婧文最记忆深刻的一个寒假。除了惯常的赶作业,她几乎拿出了所有的时间加班加点地忙校刊。除夕之夜,她在不知第几次的校对完毕后,小心翼翼地按下了“导出”键,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心里也绽开了簇簇礼花,比外面的漫天光华更为璀璨。

她天真地以为,自己的梦想之花也要如期开放了。

可是邓晨只说出了前半句,后半句是——

这世界没那么糟,却也没那么好。

现实要多残酷有多残酷,它再次狠狠地泼了林婧文一盆冷水,浇得她浑身冰凉几乎失去知觉。

“经费不足所以无法批钱?”

任邓晨再淡定也不禁失声喊了出来,而林婧文只能机械地点头,多一句话都说不出。

在她骄傲地把电子版的PDF展示给主任时,那个男人像是忆起开学时的讽刺,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会尽快转交给校务会讨论。接下来的一个月,林婧文按照校方要求不停地写文件、改内容,许多时间都耗在了与各种高层的谈判上。

可最终,主任还是搓着手为难地说,学校影像社刚刚承办了全市的摄影大赛,可用资金都投到活动运转上了,所以……

林婧文攥着自己修订了无数遍的3000余字的企划,震惊得忘记了哭泣。

其实之前也有学姐告诫过她,不要傻傻地以为有梦想就什么都没问题。之前那届编辑部不是没有做出校刊雏形,主编甚至连印厂都谈好了,但最后就是因为经费问题不幸夭折。

但那时林婧文满腔热血,坚信只要自己把校刊做得足够棒,就一定能打动校方。不料,天真的梦想还是再一次在金钱面前溃不成军。

邓晨安慰她,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

林婧文仍不甘心,于是熬夜写完了赞助策划书,和编辑部成员到处找教育机构拉赞助,即使屡屡受挫也不肯放弃。

直到有一天,父亲平静地对她说“别这么辛苦了,这钱爸爸可以给你,但你要想清楚这样究竟有没有意义”时,她像那只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骆驼,忽然心力交瘁,捂着嘴哭出声来。

一直以来,父母都是不支持她“浪费时间在这种没用的东西上的”,所以对这句话她真的始料未及。

林婧文始终认为,即使实现梦想的路途荆棘丛生、沼泽遍布,她也可以毫无畏惧地继续走下去。可是现在不行了,她必须要为父母考虑。

做校刊毋庸置疑地影响了她的学习,而她已走到准高三这种应该拼命的时期。高考、大学、未来……她如果在明年那场战役中落败,伤的就不只她一人,还有她深爱并深爱着她的那两个人。

过犹不及,太过韧性只是任性,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执拗下去了。

青春,也算是无所畏惧奋不顾身地拼搏过一次,足矣。

【5】

“抱歉我真的累了,请相信,做出这个决定没有人会比我更难过。”

面对一张张恳切不服输的脸庞,林婧文只能无比疲惫地重复着那几句解释。

她知道大家有多不甘心,无论是编辑部成员还是热心的撰稿人,都为这份刊物付出了许多许多。可她真的已经没办法了。现实就是——学校不给你批钱,商业赞助也拉不到,你印不出来就是印不出来。

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金钱带给人的沉重感。

她不再天真地相信,刘旭莹说的那种学生捐款的方法可行。所以她权衡思虑再三,最终接受了邓晨在网上发行电子版的建议。

没有成本又绿色环保……挺好的。

虽然试图这样安慰自己,但写人人的宣传日志时,她还是多次躲到洗手间里用手背堵眼睛。

不曾为某样东西倾尽所有的人无法明白,“放弃”这两个字对林婧文来说有多艰难。

在无数个不眠不休、与星星相伴的深夜,她摸索着陌生复杂的排版软件,一点点拼凑出刊物的形状。即使躺在床上,满脑子滚动的也是“明天该催×××的稿了”或者“嗯,这里如果那样排也许会更好”。

其间委屈过,崩溃过,也曾矫情地趴在枕头上掉眼泪。

不是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可她仍反反复复地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更何況这是她的梦想。

林婧文在卷首语里写道:

“我想要有这样一样东西,记录着我和你们的青春。它也许不够精致、不算完美,但足以承载回忆就够了。我想要等到有一天我们老了,还能翻看这样一本杂志,微笑着记起‘喔对,那时候还有这样的事情呢。彼时已被世俗锤炼得坚硬的心,会不会温柔地塌陷一块?”

事到如今,这早已不是她一个人的梦想,太多人的心血凝聚其中,使它有了不同寻常的沉甸甸的重量。可她太没用,终究无法使这份梦想实体化,林婧文流着泪在日志里对大家说了无数遍对不起。

她原以为,这样一篇不起眼的东西,在人人这种大流量的地方肯定很快就会销声匿迹,但效果却好得超乎她想象。

“加油,支持你们。”

“别难过,你们已经很棒了。”

透过那些真诚而简单的评论,她仿佛看到无数的人在对她微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林婧文看着逐渐增加的分享数,惊喜冲淡了原有的悲伤。

最后,不断跳跃的数字停在了116。

与全校一千多的人数相差了一个0,但已足够令她开心。想来她当初付出种种努力,不过是希望这本杂志被同学们认可。

所以,她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

【6】

故事至此本该落幕,不曾想,在林婧文升入高三后,那些比她低一届的孩子们兴奋地跑过来说,拉到了某家做辅导书的公司的赞助。

她知这其中必定也经历了种种艰难苦涩,可多庆幸,她们的眼睛仍亮亮的仿佛星光。

现在的她们,是与过去的她相仿的年纪。尽管同她一样,不得不接触到那些冰冷的现实,她们终如麦子拔节般成长起来,成为如今竟可以拉到万元赞助的厉害角色,且依然没有失去那份对梦想的执着。

而那家公司,也令林婧文由衷感激。即使存在自身的利益考虑,在学校都已沾染了世俗之气后,他们竟舍得掏腰包去资助一份学生刊物……

这让林婧文重新看到了世界的美好与善良。

这一路走来经历过的种种磨难,教会了她很多事情。

这是一场寻梦之旅,亦是一次成长的磨炼。

无人投稿的窘境,逼她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学会怎样与陌生同学打交道;在她习惯性把所有工作都揽到自己肩膀上、累得快背过气去后,她终于学会与编辑部成员们分工合作;现实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她真切地看清了生活的残酷,然后继续热爱它,一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

林婧文站在当下,以过来人的姿态回首这段曲折的路途时,不觉感慨万千。

【7】

毕业后,18岁的林婧文又去了一趟那家咖啡厅。漂亮的姐姐依旧递给她一张卡片,枫叶形的,但问题仍没有改变。

——如果要留一句话给未来的自己,你想对TA说什么?

她倏地想起邓晨问她,究竟为什么要做校刊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林婧文眉眼弯弯,终是笑了出来。

——未来的自己,我为你留下了一份名叫梦想的宝物,在夜里会像萤火虫一样闪闪发光。我把它和勇气、希望一起装在瓶子里,埋进了岁月的土壤。当你被黑暗遮住双眼时,希望这光芒能温暖你,给予你继续前行的力量。

发稿/庄眉舒

猜你喜欢
校刊编辑部梦想
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好作文评语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用文字贮藏教育深情
梦想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微信公众号对校刊影响分析
梦想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