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同玉 潘晓芳
摘要 家校合作自产生以来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家校合作中仍然存在着角色定位的偏颇、家校合作内容的窄化以及家校合作层次的肤浅化问题。价值定位的偏差是家校合作问题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包括学校教育价值的知识化取向、教师与家长合作价值选择的混乱以及家校合作中育人价值的弱化甚至缺失。针对以上问题应该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加强家校合作主体的教育,优化价值观念;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促进深度合作。期冀形成整体的教育濡染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家校合作 价值误区 价值定位
教育是一项整体化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是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中小学围绕家校合作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等开展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受传统知识化教育取向和社会功利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家校合作在角色定位、合作内容和层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偏颇和误区,影响着家校合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对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原因,并探索突破困境的可行性路径和策略。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误区
为了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价值,近年来,中小学与家庭之间通过家长会、家校互访、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及平时的通讯联系等方式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然而,当前家校合作虽然在合作频次上有所增加,合作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家校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1.角色定位的偏颇
在家校合作中,科学的角色定位是家校顺利合作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家校合作的效果。在我国的家校合作中,受知识水平、经济水平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角色定位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颇之处。从目前家校合作的情况看,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家校合作的发起、组织以及内容的确定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往往居于被动配合的地位,这些家长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配合或者执行教师的安排,主动找教师会给教师增加负担,甚至觉得自己的行为会给双方关系带来消极影响。根据英国学者埃德温·阿登纳和雪莉·阿登纳的支配群体与哑群体理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属于支配与顺从的关系。支配与顺从的关系在家校合作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抑制了家长创造性地发挥,造成了家校之间的隔阂,弱化了合作的效果。
2.合作内容的窄化
家校合作是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家校合作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家校合作内容的科学化水平,科学的合作内容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目前来看,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中小学的家校合作内容主要局限在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在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的谈话、讨论大多只限于其子女的教育问题(通常是学习和纪律问题),而与其他内容无关”。讨论的纪律问题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从教师的学习安排。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以“您与教师(家长)交流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关注学生发展的哪几方面内容”问题进行访谈中,92.5%的教师与96.2%家长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是品德和心理两个方面例。这是一种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学生个性、意志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培养的畸形化合作。这种畸形化的合作内容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畸形化发展,使学生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3.合作层次的肤浅化
家校合作的活动多种多样,有的是基于简单的信息交换与沟通的低层次合作活动,有的是共同管理与决策的高层次合作活动。西方国家的家校合作形式多以家长深入参与校内活动为主,即家长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的运作,如到学校从事义务工作、协助学校开展活动以及参与决策等,主要属于较高层次的合作。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家校合作活动仍处在了解情况等较低的层次上。这种低层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家校合作的形式看,家校合作主要采用电话联系、访问学校等形式。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家长往往走马观花,并不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去。二是从家佼合作的内容看,合作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而对学生知识学习状况的关注又往往局限于作业是否完成和是否正确,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思维发展情况的关照。所以,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中小学家校合作还主要是一种低层次的、表面的合作,这种合作相对比较肤浅。
二、家校合作问题的根本原因
造成中小学家校合作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整体上看,实践做法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思想認识中的错误。其中,价值定位的偏差是家校合作问题的根本原因。
1.学校教育的知识化取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庞大人口的教育需求,整体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仍然处于短缺状态。为了竞争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升学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最主要目标,学校教育也逐渐演化为应试教育。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合作中主要围绕应试来展开,在合作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造成家校合作内容的单一和狭隘。这种知识化取向在全国中小学中比较普遍,有调查显示,93.9%的家长和90%的教师认为,家校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重要。这种对知识掌握和学习成绩的过分重视从内容上来说越来越窄,只强调知识本身,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被忽略;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知识的实际应用被束之高阁。这种知识化取向反映在家校合作中就使得家校合作的内容越来越窄,合作的层次越来越肤浅。
2.教师与家长合作价值选择的混乱
21世纪是多元化社会,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这种多元背景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反映在教师和家长的合作过程中,导致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合作价值的选择方面出现混乱。
一方面,教师为获得某种利益会选择不同的家校合作方式,选择合作方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对拥有不同家庭资源的家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功利化的选择。教师在组织一些课外考察、参观等活动时,在目的地的选择、交通工具的使用上教师很可能会利用有这方面资源的家长,利用他们的有利条件来开展活动。再者,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教师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时会借助家长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等途径来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谋取利益。另一方面,家长在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功利化的选择。家长合作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够多关照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些特殊的照顾,而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和家长都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而在多样的价值取向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合作的,合作中存在着的大量非教育、与学生发展无关的东西排挤了合作的空间。这种忽视学生发展的功利化的价值选择取向使得家校合作的层次越来越肤浅,教育效果被弱化。
3.家校合作中育人价值的弱化甚至缺失
育人就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对学习者进行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的教育。但是,目前的家校合作多從管理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育,即使是从管理角度进行合作,管理的视角依然偏离了育人功能所强调的对于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教育。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多是从对学生的迟到、旷课、是否认真完成作业、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上课玩手机等情况进行管理,这种合作更多地考虑如何管理好学生,重视家校合作管理工具的价值,而不是去关注学生在校的心情、学习态度等对学生发展更具持久性和深刻性的内容。这种只抓表面现象而不能改变学生认识、情感等问题的管理合作是很难深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譬如,针对某农村小学优秀生变成差生问题的管理,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只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了,只是告知家长以后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时间的监督管理,没有和家长一起去分析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深层次原因。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明显发现,家校合作中的育人价值被弱化,而偏离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功能越来越突出。
三、走出家校合作价值误区的对策
家校合作的误区有较为明显的表现,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也比较集中。我们将从理论认识、价值观念以及实施策略三个维度来探讨。
1.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
家校合作虽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很深的理性认识或者理论指导,很容易走人误区,进而影响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从现有资料中发现,我国对于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单薄,不深入、不系统,大家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也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提高人们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水平。
一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家校合作研究者要对家校合作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他们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出发,对家校合作的概念、性质、范畴、类型、层次、内容以及合作的意义等进行深入研究,使家校合作的研究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的应用理论研究。研究者可通过总结经验和实践创新两种途径对家校合作的模型、合作的策略以及合作的路径等具有实践操作性质的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建立适合家校合作的典型模式,以此提高家校合作的实践应用水平。比如,可通过研究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项目来提高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本的PTA项目已成功地实现家长角色的转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理论的研究将会为我国的家校合作研究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理论框架,提高人们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水平。
2.加强家校合作主体的教育,优化价值观念
家庭和学校作为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大主体,两者的合作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如今,学校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家校合作,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是,学校和家庭在家校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价值观念落后、思想认识混浊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优化甚至转变他们的价值观念。
每个人都须转变观念,作为家校合作主体的学校也须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学校要加强自主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在具体方式上可通过自学、参加专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培训、教师进修、会议交流以及研讨会等形式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作为家校合作另一个主体的家庭也应转变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化离不开学校的积极引导。学校可通过定期聘请专家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培训,也可借助家校合作QQ群、博客、家长教育手册等途径进行宣传,也可通过在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活动给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作为教育观念转化主体的家庭也应加强自我教育。家长应自觉提高思想觉悟,发挥与学校教育积极合作的主动性,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3.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促进深度合作
目前的家校合作主要是通过家长会、家校通、家访等方式进行,相对来说不够丰富,与一些成熟的家校合作方式相比还不能满足当前深入合作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促进家校双方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拓宽家校合作渠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另一种是进行自我创新。在学习国内家校合作的成功经验时,可通过参观访问、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邀请这方面的研究者来作交流指导。例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做得比较好,吸引了许多教师和家长来参观、学习。我们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文献阅读的方法来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除了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还可以在校内解放思想,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与家长共同协商、合作,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开拓一些新的合作渠道。在这方面,安庆市第四中学拟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确定“让家长走进新课程”的主题,举办成功家长家教经验报告会,并组织教师和家长一起编写了家长学校读本《家长阅览》。通过自我创新,安庆市第四中学拓宽了家校合作的渠道,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深度合作。
[责任编辑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