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读图能力,发展地理思维

2017-02-19 02:17吴丽霞
教书育人 2017年19期
关键词:阶梯读图课本

吴丽霞

培养读图能力,发展地理思维

吴丽霞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单纯靠死记硬背已经满足不了地理知识的学习要求,认读地图进行地理学习是一种的重要学习能力,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进行多方引导,培养学生认读地图能力。

一、描述读图,举一反三

在初中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在课本中有许多关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自然资源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如果,学习这些知识能够结合相应的地图,让初中的学生门先对研究对象的地理问题进行经纬网定位以后,通过地理位置进行直观描述,相应的地理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也就加深相应的知识。

比如,我在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一节内容时,我没有直接讲解而使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先对照世界地图确定我国地处东半球和北半球。从地图中学生可以直观地描述出:我国在南北方向上纬度跨度差约50°,最高纬度是53°N,最低纬度是4°N。东西方向上经度跨度差62°五个时区,东至是135°E,西起75°E。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辽阔的疆域里,有极昼极夜的漠河还有四季如春的海南岛;这也就为什么我国东部乌苏里江已经旭日东升的时候,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还是繁星满天。通过地图的认读,学生还可以描述出我国从北往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洋资源丰富;我国的邻国也十分多,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5个;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黄河起源等内容。

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地图进行直观描述我国的整体情况,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地理课本中有关“中国的疆域”的所有内容,同时,面对地图的直观描述可以引发学生对有这么伟大的祖国的自豪感。同理,这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地用在学习类似地理知识方面,学习效果明显,方法屡试不爽。

二、对比读图,视觉感应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了解地图中给出的信息,再具体进行对比,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中所要传达的内容。尤其地理课本中讲述各地的地形地势、气候特征的课程,经过利用认读地图进行多方对比,通过学生视觉感应,使其能够充分理解,进而深刻记忆。

比如,我在教学初中地理湘教版“中国地形”一节内容时,我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课本中有关中国地形的特点,而是给学生拿出《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自主读图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经过学生对几种地图的研读、纵向与横向对比、细致分析、认真讨论,得出了结论: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边高东边低,呈三节阶梯状分布;由于阶梯落差大,阶梯交界处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但是各阶梯间水资源很丰富,适合建成环保的水力发电站。而在我国的平原地区,风力资源丰富,适合建成环保的风力发电。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有关地图进行研读、对比,可以让学生自主得出地理新课标所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仅能够深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新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分析读图,总结规律

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内容,学生简单地读一下地图是无法深刻理解的。只有通过认读地图,进行认真分析才能总结出一些形成规律的必然性,从而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比如,我在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人口”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进行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通过对地图认读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规律:我国东南部地区人口密集,许多平原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人口密度超过了每平方千米400人;西北部地区人口稀少,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低于每平方千米1人。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口分布的格局呢?学生进一步根据《中国的地形图》进行分析,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属于干旱沙漠、山地、高原,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这是造成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相应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也就明了。趁此时候,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国家制定了开发大西北的政策。

认读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很重要的。通过学生认读地图,可以直接描述读出地理知识,可以通过对比应强化认知和理解,可以分析掌握一些地理规律,让学生在不断认知中体验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不断升华学生的地理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新泰市翟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阶梯读图课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良师·阶梯·加油站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时光阶梯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艺术创意阶梯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