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中石镇:育桑养鱼“归雁”反哺

2017-02-18 13:41周淼葭潘兴扬
当代县域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桑葚泥鳅养殖

周淼葭 潘兴扬

乡村的冬天,田地里蒙着一层薄薄的霜,一行行应季蔬菜透过薄霜钻出土地。田边的山坡上栽种着一排排果桑,透着盈盈的绿,放眼望去,一丘挨着一丘,竟然漫山遍野都是。

这是本刊记者于2016年12月14日在四川省富顺县中石镇垟坪村见到的场景。中石镇,典型的农业镇,历来有栽桑养蚕的传统。由于国际蚕丝市场的影响,养蚕业受到严重冲击走入低谷。那么,该如何化解这个难题呢?

中石镇并没有放弃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通过调研,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逐渐把往年重点种植的金桑树改为果桑树,发展两用桑经济。

除传统产业外,中石镇还加大政策扶持和优惠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全镇村民共同致富,激活镇域经济向更广阔的天地发展。

果桑产业异军突起

中石镇在巩固传统栽桑养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果叶两用桑,利用桑叶养蚕、桑葚加工成果酒,计划在三年内建成集特色农业、深加工、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联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目前,中石镇垟坪村、麻柳村、华富村三个村都已成为果桑大村,至2016年12月总共栽植、嫁接了果桑1000亩。镇上还利用特色经果林和品种改良资金,对农户每亩补助260元,以此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同时,对以前的5000亩单纯用来养蚕的桑树叶进行嫁接改良,力争三年内新发展果桑5000亩,打造自贡市唯一的果桑基地。

“果桑基地建成进入丰产期后,每亩桑树年产桑叶1000公斤,可养2张蚕,收入1800元左右;每亩年产桑果1000公斤左右,产值可达5000元。发展果桑的效益是单一栽桑养蚕的一倍以上。”中石镇垟坪村副支书兰吉春说,“我们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栽植、管理、养蚕、销售、分配利润。”

同时,镇里还引进企业,对桑果和桑叶进行深加工,充分发挥桑葚和桑叶的治病保健功能,开发桑葚酒、干桑果、桑葚果汁、蚕沙等系列绿色健康食品和用品。

泥鳅养殖远近闻名

从果桑林往下,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继续前行,不久就能望见一片宽广的池塘。那是李德全的泥鳅养殖基地。

说起李德全和他的泥鰍养殖基地,周围的村镇县市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年来的辛勤付出,他的基地已经是全自贡市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了。

当记者问及为何想着做泥鳅养殖时,李德全的回答很是朴实:“我以前是在东北做海鲜生意的,经常接触到水产,年纪大了后就想落叶归根,所以我就回来投资搞泥鳅养殖了。”在东北做海鲜生意时,他就看到了水产养殖的市场前景,他想要是这个项目能在家乡搞起来该多好,既发展了自己的产业,又能带领乡亲致富,增加地方税收,可谓一举多得。

此时,契机来了。2011年初,中石镇召开外出成功人士座谈会,热诚欢迎他们回乡创业,并给予尽可能的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协调配合,这进一步坚定了李德全回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10月,李德全完全放弃了东北的海鲜生意,只身回到家乡,开始了前期的筹备和考察,初步地点定在了垟坪村八组,这里紧靠猴子石水库,水源好,阳光充足,交通方便。2012年5月,德全生态养殖农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从种苗引进到饲料配备,从池子建造到水的转换,从配种到疾病预防,每个环节李德全严把质量关,按照生态、环保、营养的标准规范生产。

如今,李德全的泥鳅养殖基地已经带动发展周边养殖户两三百户,还争取到四川省上的科技创新项目,2016年的净利润约有400万元。

乌鱼养殖方兴未艾

尝到水产养殖的甜头后,垟坪村村民杨庭兵把商机瞄准了空白的乌鱼养殖市场。这是富顺县又一个“归雁经济”的典型。

早几年,杨庭兵一直在云南昆明开超市,日子也算得上富余。后来有一次去广州旅游时,看到那边许多人都靠养殖乌鱼发家致富了,而在自己家乡四川还是一片空白,于是回到家乡养乌鱼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思考再三,杨庭兵的乌鱼养殖基地终于在2015年正式投产,占地50亩,以乌鱼养殖为主,混养四大家鱼,主要销往重庆、泸州、自贡、内江、宜宾等城市,供不应求。

相邻的村民受到杨庭兵的带动,也纷纷开始了乌鱼养殖,现在已有10多户村民跟着杨庭兵一起干,杨庭兵负责教授养鱼技术与市场销售,而村民只管养,根本不愁卖。光是杨庭兵自己的养殖基地,一天就能卖出去4000斤,不够了就去周边养鱼的村民家收购,大家跟着他都卖得红红火火。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心动了,杨庭兵也想带着村邻干出一番事业,正琢磨着扩大规模,将乌鱼养殖打造成自己的品牌名片。

猜你喜欢
桑葚泥鳅养殖
泥鳅笼
桑葚染红的夏天
采桑葚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桑葚干能解酒吗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古桑园里摘桑葚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捉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