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法在田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2-18 15:43吴强
中学课程资源 2017年1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高中体育

吴强

摘 要:暗示法是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手段辅助进行训练的过程,它使运动者的心理与身体在训练时可达到完美统一,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视觉、工具、心理三个不同方面的暗示训练,极大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 田径教学 暗示法

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层面的运转活动,也是心理层面的运动,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在竞技体育观赏中,经常为一些失误而扼腕叹息,这恰恰说明了心理因素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我将从视觉训练、辅助工具、心理调节这三个方面阐述这种方法的应用,使田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一、视觉诱导,矫正技术

学生在长期训练中形成的习惯性动作太多,视觉参与的成分很少,如有错误,则很难改正过来。因此,我们要重视视觉,通过观察,不断暗示自己所要做的动作,这样就可以形成视觉诱导的方式。通过不断暗示动作,逐渐规范动作,达到矫正错误、形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比如“跨栏”项目,学生常见的错误就是跨栏腿过栏时,常常向外绕过栏架,也就是常见的“甩腿”动作。这个动作对腰部伤害极大,还会导致落地时重心不稳,需要及时改正。这个动作形成的原因是:以这种方式过栏会更容易些,心理压力也较小。所以,这种错误动作已形成了一种习惯,矫正起来也很费劲。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将栏架稍微调一下,摆放在跑道的分道线上,让学生跑动时,沿着跑道的分道线,以此作为一个基准。在完成跨栏动作时,让他们以分道线为标准,在跨栏腿膝盖攻栏时,一定要与分道线对齐;当跨栏腿过栏时,应尽量把脚落在分道线上;平时跨栏时,身体感觉占的分量较大;跨栏时,视觉影响较少,训练中可以将视觉引入,以求精确。用视觉诱导的方法干预动作的完成,久而久之就会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形成规范的动作。

运动过程是多感官配合的过程,协调是运动的关键。仅仅靠自身的感觉去做动作难免会有所偏差,通过视觉诱导方式进行训练,可以摆脱主观感觉的局限性,使学生在反复的视觉暗示中发现问题、改进动作、提高成绩。

二、标志醒目,掌握节奏

采用标志物暗示的训练方法,无论在哪种项目的训练中都是很常见的。大家知道,人理解直观概念要比理解抽象概念快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是随着运动而逐步提高的。教师应帮助学生简化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拆分成量化、直观的动作要求。

以“跳远”教学为例,标志物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利器。跳远中的助跑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学生在训练中,往往掌握不好节奏,起跳时常常错了步子。对于这种情况,我在助跑的跑道上间隔地摆放了海绵小块,以此作为標志,辅助学生调整步幅,掌握助跑节奏,提高助跑的准确性。不同学生适合的摆放距离自然不同,我还鼓励学生自己摆放海绵块位置,并在训练中自主调整,使标志物暗示的训练方法实现个性化。接下来便是进入沙坑过程,学生进入沙坑时,往往小腿没有充分地向前伸展,影响了跳远成绩。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沙坑中合理地设置了一道棉线,矮矮地横在沙坑远端,给学生作为一个基准。学生再次起跳时,就会刻意地想去越过棉线,从而注意到起跳动作要收腹、大腿贴近胸口。增加这样一个标志,就会使学生提前做出动作,暗示自己越过棉线,从而不知不觉地做出蹲踞式跳远的规范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改正了以往的错误动作,提高了跳远成绩。

训练要以简单、有效为原则,而标志物暗示法就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技巧。动作细节难以控制,但标志物却是显而易见的。将复杂的动作转化为标志物的参照,训练就会简化很多,整个运动过程也富有节奏感了。

三、调节心理,自我控制

1.自我训练,调整情绪

自我训练法是学生自身采取一些语言、动作等暗示,以给自己一些鼓励与鞭策,促使自己调整好心理状态,以应对挑战的一个过程。通过调整心态、平衡情绪等心理因素,将有利于学生提高控制力,发挥正常水平。

在我带过的田径队里,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练短跑的男生,平时成绩都非常优秀,但一到4×100米接力赛时,经常犯掉棒的错误。接力赛属于团队协作项目,考验着每个成员的默契度,一旦有配合不佳的情况,整个团队将蒙受失败之痛。正因为这样,才给了该男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他害怕自己拖累团队,才会慌慌张张,频繁掉棒。后来,这个男生放弃了4×100米这个项目的训练,而在其他项目训练中的热情也有所降低。作为教练员,我不能让人才埋没,也不能让队员退减热情。所以,在平时训练中,我会多多鼓励他,不断激发他的热情与自信。我让他重新开始练习接力,并肯定了他的速度优势,叮嘱他在交接棒时应慢一些,注意“慢、稳、准”。就这样,他在4×100米的训练中通过不断摸索,交接时慢了一些,也不再那么慌张了,且交接棒的速度也在逐渐提升。一个月后,他完全成了一个接力赛的好手。这位男生出于对团队的愧疚而重新调整了自我心态,进行了长时间的勤奋训练,取得了良好成绩。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好的训练方法也是“身外之物”,只有自己不断调整,才能从内到外地成为一个强者。心理的强大是一个好学生的必备素质,学生要学会调整自我情绪。

2.放松训练,缓解疲劳

训练要有一个饱和度,过度的训练不但伤害身体,还会使训练效果适得其反。放松活动就是训练中的关键一环,这个放松不仅是指“拉筋伸背”那种身体上的放松,还有心理上的放松,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同步,真正地缓解疲劳。

放松在长跑项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长跑时,体能会受到严峻考验,这就要求长跑训练应更严格,以适应比赛。身体越放松越舒服,训练的效果才会越好。那么,我们在放松时往往会把大脑放空,仅仅放松了筋骨和肌肉,却常常忽略心情的放松。面对这一问题,我对学生做了一系列的引导:我首先会告诉学生“训练应张弛有度,需重视放松训练这一环节”。将放松训练提到一个高度,学生的重视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他们放松时,要解释心理放松的原理,在大脑的暗示下,使身体各个器官都收到放松的“信号”,从而恢复劳累肌肉的机能,实现体力与脑力的同步恢复。学生休息时,我让他们放松地躺在垫子上,并用语言加以提示,使学生大脑里不断出现一个声音“我在休息,我的每一寸肌肉都在休息……”就这样,节奏性的暗示能够调整呼吸和血液循环,使放松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体与心理是统一协调的。所以,放松训练是暗示训练的关键一步,配合身心放松,缓解身体疲劳,消除训练中的消极情绪,提升训练热情。

3.念动训练,巩固技能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念动训练是通过念与练的结合,在语言中枢与运动神经中枢之间建立起一个紧密联系,以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信心。念,即在口中念诵,建立想象中的动作要领;动,即在念的同时做出相应动作,达到念动的同步进行。

以“投掷铅球”为例,在投掷之前,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了正确的投掷动作,以加深印象。例如,在原地正向投掷时,我让学生模仿规范动作,一遍一遍地练习,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投掷的模式。在投掷过程中,学生通过默念来重建这种假想,以实现真实动作的校准。学生通过模仿正确动作、建立想象、念诵要领来实践和调整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建立了表象—动作—思维的程序,使技术动作不再是一种刻意而为之的行为,而变成了一种主观语言,即运动反射行为。通过“念”,首先把投掷动作在语言中枢神经上激活,形成一个兴奋区;而后再通过“动”,将动作与语言刺激相联系,使肌肉运动与大脑兴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主观性的积极行为。我在讲解时做到了念动结合,让学生先模仿再思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边做动作边思考,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够及时规范动作、改正错误。在田徑课上运用这种念动训练法,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概念,提高运动技能,形成自觉的运动意识。

4.假量训练,挖掘潜能

所谓假量训练,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给运动员呈现一个不符合实际的数据,以假乱真,给出一个假象,使其在一个过量或者缺量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一般来说,假量往往是将实际数据少报,以增强运动员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例如,在“跳高”课堂上,一名男生屡次尝试1.7米的高度,却总是失败,而这个高度是他在最近一次运动会上的最好成绩。我没有急于让他突破极限,反而避开了1.7米的高度,从小高度起训练。逐渐地,我让他不断超越新的高度,而不测量具体数据。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已能超出1.8米的高度,但由于心理压力,他还是不敢尝试。在一次常规训练中,我将栏高调到1.75米,跟他说这是1.65米,鼓励他尝试。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照常准备,结果轻松地跃过。随后,我让他亲自丈量了一下刚刚自己跳过的高度,当他发现是1.75米的高度后,非常吃惊,会心地笑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假量策略,我帮助他摆脱了心理阴影,挑战了自己的极限。经过此事,他也能在训练中适当地运用假量训练法了,热情高涨,成绩猛进。

假量训练是一种心理策略,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克服畏惧心理,建立起一个具有拓展空间的训练环境。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也可以设置假量,激发热情,以取得良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先忠.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J].田径,2016(4).

[2]唐网明.标准物暗示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2010(7).

[3]彭多福.念动训练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育训练学,2014(3).

[4]章桂丰.浅析课余田径训练中的“假量”策略[J].体育师友,2013(4).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高中体育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田径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初中田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