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军
课堂高效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刘长军
语文学科很重要,语文学科中作文又是重点。新一轮高考方案即将出台,据悉还要加大语文学科的分值,尤其是阅读和作文的分值,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拥有读和写的能力。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会采用现场作文的方式,也就是当堂定题,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习作,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课下写作文时不专注的情况,有利于从形式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只写不教,因为一篇作文的写作时间大约在五十分钟左右,基本上就是一节课多一点的时间,所以只能把整节课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写作。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只说不写,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会重点给学生讲解某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写作的基本套路、文章开头和结尾应该注意的方面、如何拟题等,并没有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这两种倾向中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缺少点评环节。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练以及最终的点评应该是一体的,不能切割,发现问题,教师还可以当堂改正。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长期累积和创造的自然结果,高中三年要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每个年级段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下面的“10+25+10”的练习方法适合高一年级,其他两个年级不能机械套用。
教师应该教多长时间,学生应该练多长时间都要提前考虑好。作文的难度不同,时间安排也要有所不同。笔者在教学中,对于难度适中的题材,一般的时间安排如下:教师的教占10分钟,学生的练占25分钟,教师当堂就某一个突出问题点评的时间为10分钟。难度越大的习作学生练的时间越长。
可能会有很多教师不理解:平时一节课的时间都觉得不够用,怎么能在10分钟之内讲清楚呢?笔者最开始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有这方面的困惑,总是希望自己能多讲,觉得讲得越多学生吸收得就会越多,但是后来发现,过多的讲解和示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学生的创造性,导致他们写出的文章几乎千篇一律,很少有亮点。而少讲、精讲则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不受束缚地进行创作。那么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说些什么呢?学生每次写作之前,笔者都只说三点,第一点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主题的确定、文体的要求等;第二点是情境的创设,我们知道,高考作文也会给考生设置一个情境,让考生通过这个情境进行创作,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合情合理的情境;第三点是针对学生之前作文写作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要求学生使这些改进意见体现在习作中。
肯定会有很多教师说,只有25分钟的时间,学生不可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其实笔者也没想要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距离参加高考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不能以高考的时间安排来要求他们,笔者一般都是要求他们在25分钟内就指定的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这400字一定要是一篇完整的作品。
俗话说,打铁还需趁热。学生刚刚完成的作文,都希望能快点儿得到老师的点评,以便在下一次写作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笔者也认为,作文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点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对文章的点评,因为教师毕竟比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要强一些,但是10分钟的时间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文章都进行点评,那么这10分钟的时间教师该如何利用呢?笔者是这样安排的:只就学生写作中的最大优点或最大不足之处进行点评。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非常强的观察力和极高的作文研习能力,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五年来,笔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在使用“10+25+10”现场作文教学方法之前,我所带班级学生的作文平均成绩是年级中等水平,现在作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而且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也很认可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讲—练—评”一体化教学,使他们受益良多。当然,作文的练习和教授方法还有很多,笔者只是做了一些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