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伟
多走走也是一种管理
赵传伟
肖川教授在《办好学校的策略》一书中介绍,《教育世界》网站访谈了43位名校长,以了解成功校长的特质,其中排列第三位的一条是:走动式管理——离开办公室,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在对这43个校长的问卷调查中,有41位校长认为这种方式很重要。
在一次学校管理论坛上,一位资深教育专家慷慨陈词、掷地有声地说:“如何落实管理?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就是要常在校园里转一转,看一看,对学校的人和事了如指掌,方能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多走走也是一种管理。”
众所周知,“走动式”管理原本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但笔者以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以提高本校的管理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只要大家都纷纷动起来,走出办公室到各自负责的区域、分管的处室多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针对棘手的共性问题,大家一起坐下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施,一切不都迎刃而解,万事大吉了吗?
为了验证这种理念的可行性,作为一校之长,我身体力行,率先尝试“走动式”管理。工作中严格做到腿勤、眼勤、手勤、脑勤、嘴勤。每天一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自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带上笔记本和笔,马不停蹄地到各个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操场、卫生间等地方去巡查,认认真真地走一圈,仔仔细细地看一遍,边走边记、且看且思,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为正确判断、科学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依据。
在走动巡查中,对于偶发性问题,如,因恶劣天气造成的线路中断、树木歪倒、墙体坍塌等安全隐患,或其他突发性事件,立即安排在第一时间尽快处理,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或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于频发性问题,要特别引起高度警觉,进行深入分析,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力求药到病除,杜绝发生质变。例如:某个班级的卫生区经常打扫不彻底,残留部分垃圾;某宿舍晚休时学生经常窃窃私语,影响他人休息;某教师经常在课上接听手机,导致课堂秩序骚乱;某位领导经常在办公时间偷偷上网聊天,不能安心工作等。事出必有因,对这些异常现象,要沉下心来反复斟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这样?切忌主观臆断,草率地意气用事,带来负面效应。最好的方式是,单独约见相关的责任人谈话,敞开心扉,坦诚交流,摸清真相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妥善处理,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
在走动巡查中,即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主动与教师打个招呼,热情拉拉“家常”,耐心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虚心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或者就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听他们的心声,谈谈学校的意见,相互交流一下看法,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等,同样会受到教师的青睐和欢迎。他们感觉你平易近人,亲民务实,与下属心贴心,是一位接地气的好校长,会由衷地钦佩你,爱戴你,拥护你。“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干群关系融洽了,教师才会更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不遗余力、心甘情愿地忘我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榜样辐射作用催开了“走动式”管理之花,各部门管理人员都相继加入了这个行列,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走动中,分管校长、中层干部或班主任都睁大眼睛,开动脑筋,在与其他部门、年级或班级比较时,发现自己分管的工作、担负的任务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就会自惭形秽,暗下决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迎头赶上。这样的管理,不需要校长耳提面命、批评加压,在“看一看,比一比”的走动中,自然而然会受到触动,学到经验。
“走动式”管理是一种领导艺术,这种模式有力地拓展了管理时空,使管理无处不在,让问题无处藏身,确保了学校和谐发展,运行畅通,井然有序。
(作者单位:山东单县北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