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传统文化 优化成长环境

2017-02-18 10:38张伟娟
教书育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运河扬州创设

■张伟娟

巧用传统文化 优化成长环境

■张伟娟

滔滔不息的长江与绵绵不绝的京杭大运河,孕育着扬州几千年的悠久文明。穿城而过的运河水流光溢彩,孕育出了独特的运河文化。教师巧用传统文化,优化了学生的成长环境。

一、以“运河”为背景,营造立体的公共环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就描述过运河沿岸的美丽风景。我园利用多楼层的园所建筑特点,在公共环境创设中,着重以“运河”为背景、以“融入”为指向,将楼梯自下而上打造出了运河长廊四篇章——运河是我家、河韵绽礼花、运河伴成长、运河添光彩。

运河是我家——呈现出了一幅幅风光旖旎的运河风景图、造型各异的亭台楼阁、闻名遐迩的瘦西湖、二十四桥明月夜等制作成相框,并配以仿真的柳条等装饰物,让孩子真实感受运河的美丽风光。

运河伴成长——家长不仅是课程资源,更是环境创设的协助者,一本本“亲子小画报”随意地悬挂在柳条上,上面是家长记载的孩子在运河边发生的有趣故事、所见所闻等,运河边的游戏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

河韵绽礼花——“河韵”照片墙是“全家福”,透过一张张的全家福能看遍整个扬州城。京杭古运河边、东关古渡口、康山文化园、唐城遗址、史公祠馆等留下了他们游玩的足迹,定格了他们幸福的笑脸。

运河添光彩——展示了一幅幅孩子亲手绘制的运河图,有做游戏的场景、有保护运河的行动、更有未来想象中的运河样子。作品虽稚嫩,但这就是孩子眼中的运河。

二、以“运河”为资源构建自主的班级环境

在创设班级环境时不仅要注重儿童化、教育化,更要尝试将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结合起来,创设一个自主式、开放式、探索式的环境。

随着区域划分的不断调整,以往固定式的环境版块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我们要创设“会动的”环境版块,更为了二次创设和材料的循环利用。如利用麻绳、夹子、布条等辅助材料,通过捆绑、悬挂、缝制等方式将孩子在运河边捡拾回来的枯树枝、藤条、竹子、芦苇秆等和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编织物、小栅栏、衣服架等制作成立体的、可移动的小展牌。孩子可以根据游戏需要自主地布置调整游戏牌、游戏规则说明等。这些别具匠心的布置不仅教会孩子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更给他们艺术的熏陶,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在全面开展游戏活动时,我们重视主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如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孩子对秋天的各种现象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带孩子来到运河桥边寻找“秋日的私语”。亲密接触了陆地上的落叶、枯草、菊花等土生植物以及观察睡莲等水生植物,回园后孩子们分组合作,动手用报纸剪出了树干造型并粘贴上捡回来的红枫叶;用彩纸做出了各色的菊花;用泡沫制作了小桥等,“秋天的运河”主题墙在孩子们的手中孕育而生。并在自然角水培了绿萝,种植了红薯等植物,每天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这些开放式的环境创设给孩子提供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

三、以“运河”为主线创设真实的区域环境

在区域环境方面,重点打造了小小运河博物馆、家乡体验馆、东关古渡一条街、民俗小剧场等,品品家乡味道、说说家乡方言、讲讲运河故事、夸夸爸妈本领,通过看、听、说、做、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快乐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运河民俗风情、感受扬州古文化,我们邀请了孟晓红和周宝川两位民间艺术大师走进校园,开展亲子“游艺乐”活动。大师们讲解了一些制作糖人、面人和剪纸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制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脱手而成。孩子们也跃跃欲试,在大师的指导下、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边学边做、边做边玩,陈列区的作品虽稚嫩但也是美的胚芽,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在“运河画卷童心美”区域环境创设活动中,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画笔展开想象,用稚嫩的小手在长长的画卷上勾勒出了运河的美丽风光和家乡扬州的变化,用天真烂漫的童心诠释了“爱运河、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依运河而兴,得运河而灵,我们将不断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和需要,让环境与孩子互动。创设可触摸、可感受的运河文化环境,去寻找运河的灵动、学习运河的包容、追寻运河的博大精深,让每个角落都承载着运河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礼蕴花开润泽童年”之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新世纪幼儿园)

猜你喜欢
运河扬州创设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泰运河谣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