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细节 提升教学能力

2017-02-18 10:08羊垂功
生物学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半透膜染色体分子

羊垂功

(广东省开平市开侨中学 529300)

教学过程就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并通过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同一优秀教学设计,不同教师使用,其效果却不尽同。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存在差异。教师只有通过在课堂上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维和接受的力量,教学才可能成功[1]。关注教学过程的细节,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执行力,使自己专业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1 教学细节的涵义与作用

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基本单位,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那么教学细节的生成与处理则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否根据新课程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研究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学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的细节问题包括细节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教学细节的反思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要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引导,要设计精巧、智慧的细节,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

例如,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4节“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节新课导入。教师甲:摩尔根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后来证明了染色体中只有DNA是遗传物质。那么,基因等同于DNA吗?引导学生进入基因与DNA关系实例分析;教师乙:先引导学生总结染色体与DNA的关系(DNA也位于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时,DNA也复制,随染色体平分至两个子细胞)、DNA的组成(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双链);再要求学生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测基因与DNA长链关系(即依据基因位于染色体、DNA也位于染色体,基因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且随染色体平分至两个子细胞;DNA也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随染色体平分至两个子细胞,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一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可以推测出一个DNA分子应该含有多个基因;再依据DNA分子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进一步可以推测出基因可能也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那么学生推测出来的结论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基因与DNA关系实例分析自然水到渠成。教师高质量的细节设计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 教与学细节的生成与处理的方法

2.1 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教学设计并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整理,更重要的是设计某些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认清一些迷思概念、原理等。在教学预设中应把握好每个知识新授点、能力训练点、情感体验点。

例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明确渗透作用必备条件后,教师依次创设、展示了以下问题串、试题:①漏斗内液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液面不再升高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吗?为什么?(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致使液面平衡时半透膜内的蔗糖溶液浓度依然大于半透膜外的清水溶液);②既然半透膜两侧溶液依然存在浓度差,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不能继续升高?(当液漏斗内的液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液柱对半透膜会产生一定压力,即静水压致使此时进出半透膜水的量相等)③已知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下列关于渗透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初始状态半透膜一侧是蔗糖,一侧是清水,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浓度相等

B.初始状态半透膜一侧是蔗糖,一侧是清水,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浓度不可能相等

C.初始状态半透膜两侧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膜两侧浓度不可能相等

D.初始状态半透膜两侧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浓度一定相等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漏斗液面升高至平衡时液面不能再升高的原因(依据已有经验推测出此时应存在静水压)”的积极性,为后续类比推理植物细胞不能无限吸水原因”奠定了基础;通过试题训练强化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深化学生对渗透作用原理的理解。精彩的细节设计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理念、学科经验、人文素养,对文本进行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作。教师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决定了细节设计的成败。

2.2 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生成别样的精彩,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例如,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节。教材编排意图是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家系图,确定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方式。大多教师执教本节内容时大都依照以上教材意图来进行。但有一次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过程中,一名学生却生成了“别样的精彩”:因为整个家系图三代中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即红绿色盲这一症状始终与性别相关,因此确定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主要受摩尔根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等原有认知影响而形成思维定势)。教师: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时,家系图三代中会不会也出现都是男性患者的现象?学生陷入深思,随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补充完善:由于生男、生女各有1/2概率,因此在一个家系三代中也会出现都是男性患者现象,不能依据家系图中仅出现男性患者确定基因的位置。那么如何依据性别比例确定基因位置?引导学生尝试推测人类红绿色盲位于X染色体时,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是怎样的?为什么?接着,教师展示2010年至2015年这六年以来开侨中学患红绿色盲症学生的统计数据,以矫正学生认知错误(即依据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推导出控制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不是依据家系图中只有男性患者推导出控制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因为统计个体数量不够大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中也会出现全部是男性患者的现象。以使学生明确研究人类遗传病,不能像果蝇那样做遗传学实验,只能在人群中通过调查其发病率的方式进行。这时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人类红绿色盲症为什么会出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现象?引导学生进入“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对人类红绿色盲症遗传方式的理解,也为师生深入探讨人类红绿色盲症遗传特点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教学效果。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交汇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喷射。新的信息、新的学习需要不断涌动产生,通过讨论、辩论、争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

2.3 课堂教学细节的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通过教学过程细节的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执行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氧呼吸过程”教学中,虽然已经对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依次进行了浓缩、总结(一葡二丙、丙水干冰、氢氧生水),但学生对有氧呼吸过程中哪个阶段产生的[H]最多,哪个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还是存在记忆混乱现象,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有氧呼吸过程而使记忆混乱。经过反思,笔者灵机一动:有氧呼吸的结果不就是产生12分子水并释放大量ATP吗?为了产生12分子水,其必须要准备好24分子的[H]与12分子的O2结合(即第一阶段“一葡二丙”必须为其准备4分子[H]、第二阶段“丙水干冰”必须为其准备20分子[H]),由于“一葡二丙”是物质的初步分解,“丙水干冰”时物质才彻底分解,因此第二阶段产生的[H]最多;既然有氧呼吸产生12分子水并释放大量的ATP,那么水的生成在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学生再联系“氢氧生水”发生在第三阶段,自然能推测出ATP在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产生最多。

当然,细节的反思既包括授课反思,也包括听课反思。通过参与听课、评课,换一种视角思考,既可以吸收授课教师的细节处理亮点,也可以优化细节处理的不足。长此以往,不仅会极大提升细节处理水平,也会显著增强反思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半透膜染色体分子
分子的扩散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能忍的人寿命长
臭氧分子如是说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渗透作用”实验中半透膜的选择
渗透作用实验装置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