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教师的多重角色

2017-02-18 08:35杨敏毅王震
新班主任 2017年8期
关键词:赵老师本市班级

□杨敏毅王震

如何定位教师的多重角色

□杨敏毅王震

一天,一位女教师到心理咨询中心找我。她自我介绍说:“我叫赵美,在学校既是心理老师又是班主任,所以工作量很大,感觉很辛苦。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角色冲突,让我感到难以适应,心累比身累更痛苦。”

听完赵老师的介绍,我深切地感到,多种角色的冲突不仅影响了教师专业定位的准确性,而且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所以,对赵老师来说,目前遇到的困难不仅是工作忙碌导致身体疲劳,还可能是在工作中无法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导致的困惑。

进入心理咨询程序后,我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你是如何进入目前这所学校的?进入该校后自己是否满意?”

“我是通过应聘进入学校的。因为我是外地户口,能留在本地工作令我感到很欣慰,所以,一开始时我是兴奋而满意的。”她回答。

“开始是满意的,那现在呢?”

“说实话,期望与现实有较大的差距,现在内心有失落感。”她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能具体说说你的失落感吗?”

她沉默了一阵,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我是名校毕业的心理学硕士,进入一所初中工作不是最理想的就业结果,但因为能满足在本地工作的愿望,内心也就接受了。本想在心理专业方面做出点成绩,但领导安排我担任初一年级班主任,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根本没有时间做心理专业方面的工作。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个别学生还调皮捣蛋,我耐心地、温和地对待他们,他们就变本加厉,甚至做出违纪行为。因为缺乏班级管理的经验,我每天累死累活地干也没有好结果,年级组长几次找我谈话。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赵啊,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厉管理是必须的。你用心理学中的尊重、理解、接纳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时间长了,你就会看到后果,到那时遭到家长投诉,你就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啦!’面对班级的现状,回想曾经对教育的憧憬,我感到困惑和无助,甚至后悔选择了进入学校……”

“我能理解你此时的心情,无奈、迷茫和委屈让你感到不安、焦虑和痛苦。我们是否可以来梳理一下情绪,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启发性地提示她。

“好的。”她认真地点头。

我拿出一张白纸,请赵老师在纸上分别写出目前最困扰她的三个问题。

大约过了十分钟,她交出了写有困惑的白纸。纸上写着:困惑一,是否该继续留在本校工作?困惑二,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困惑三,同时担任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两个角色,如何统一?

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如何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困惑一,我请赵老师在纸上写出自己继续留在本校工作的有利之处、继续留在本校工作的不利之处、立刻离开本校的有利之处、立刻离开本校的不利之处。

赵老师写出了以下答案:

继续留在本校工作的有利之处:确保自己在本市工作,并让自己的工作经历保持连续。

继续留在本校工作的不利之处:无法摆脱难以胜任的班主任工作,无法做专职心理教师。

立刻离开本校的有利之处:不再受这帮学生的“折磨”,没有压力,心情会轻松。

立刻离开本校的不利之处:重新找一份工作会有难度,有可能失去在本市工作的机会。

“从你的利弊分析中,可以看到两个关键问题——本市工作与担任班主任。你内心的意愿是既能在本市工作,又不用承受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对吗?”我分析道。

“嗯,理想确实如此,但现实好像不能同时满足。”她无奈地说。

“既然不能同时满足,那我们是否可以改变条件来修正结果呢?”

“什么条件?”她快速地问。

“条件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有一段经典的话,也许对你会有启发:‘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思考一下:在你的困惑中,自己可以改变的是什么?”

“留在本市工作是我想要坚持的目标。只有尽快适应环境,胜任工作,才是我能够留在本校工作的基础,也是我留在本市工作的保障。”

“你的答案是否已经明确,自己愿意继续留在本校工作?”我严肃地问。

“是的,但如何克服当下的困难呢?”她在解决第一个困惑后,又迟疑地问。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第二个困惑吧。对一个班主任来说,要高效地管理好班级,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以师德表率赢得学生的敬意;靠尽职尽责获得学生的信任;用管理水平取得学生的认同。新教师缺乏工作经验,与老教师相比,在班级管理中容易事倍功半,那你是否想过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困境?”

“我是否应该找个师傅,恳求他教教我?”她的眼睛突然闪亮起来。

“嗯,这是一个可行的好办法。”我表示肯定。

她充满信心地说:“那我明天就去找年级组长,表达我的意愿,希望能拜优秀的老班主任为师,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大胆尝试,尽快改变目前的糟糕状态。”

再来就是第三个困惑了,让赵老师困惑的其实是她在担任班主任与做心理教师时,如何对学生采取的不同态度与方法。

“面对学生时,你觉得班主任与心理老师的角色有何不同?”我问。

“我觉得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时要采取严肃、严格、严厉的态度,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要及时批评教育,对态度恶劣、严重违纪的学生要采取处罚措施;作为心理老师,面对学生时要采取理解、尊重、接纳的态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要尊重个体、接纳不足、帮助完善。因为面对同一个学生或同一件事,我在班级处理和在心理咨询室做辅导时,态度不一样。”

“关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想法。第一,不论是班主任还是心理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关心和耐心应该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尊重、接纳和包容的原则是不变的,因此,你不需要内心有矛盾。第二,我主张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把处罚作为学生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而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有尊严地接受批评甚至惩罚,他们获得的是成长的经验和动力。第三,心理老师有当班主任的经历,就可以在与学生的共处中,获得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分享学生的快乐等真实的感受与经验。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懂得学生心理,优秀的心理老师一定熟悉学生的生活。两种角色可以起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功效。”

“照您这么说,我是幸运的,刚踏上工作岗位,就能获得两个角色的体验?”她看着我问。

“当然,要感谢学校领导的安排。因为你要担任两份工作,体验两个角色,所以会更辛苦。要有思想准备,以后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我知道了,回学校后我想再找一个人帮助自己,学会心理求助嘛。”她看着我笑着说。

聆听手记

赵老师发现自己在两种不同角色之间苦苦挣扎,这其实说明,她在对待学生时缺乏以情动人的魅力,在对待工作时缺乏以理服人的功力。

年轻教师常常会遇到角色冲突的问题,比如“做朋友与当老师”“心理辅导与班主任管理”。有的老师认为前者应该是和蔼可亲的,后者则是态度严肃的。因为角色冲突,有的老师混淆了师生的界限,难以树立“师必尊”的权威,也有的老师将师生关系对立起来,难以维护“师可亲”的温馨。在面对学生时,教师既不是靠讨好学生赢得拥护,也不是靠威压学生获得敬意,而是靠人格魅力感动学生,靠超群技艺感化学生。

两个角色如何统一?我们的答案是,优秀的老师应该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爱和信任温暖学生的心。

(文章选自源创图书《做内心强大的教师:教师常见心理困惑解析》杨敏毅王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猜你喜欢
赵老师本市班级
我的 “蜡烛”老师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赵老师的眼睛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超级难写的字
【数据一览】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