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凯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嘉兴 314050)
由知识走向智慧
——《〈论语〉选读》教学的“加减乘除”策略
孙 凯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嘉兴 314050)
依据智慧语文的相关理念,《〈论语〉选读》教学可运用“加减乘除”策略:“加”,让学生学会知识,读懂《论语》的教材内容和内涵;“减”,让学生开展活动,活学《论语》;“乘”,让学生触类旁通,学活《论语》;“除”,让学生掌握策略,会学《论语》。
《〈论语〉选读》;教学策略;智慧语文
“培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各国母语教育的首要任务。《〈论语〉选读》作为高中语文限定性选修课程进入高二语文课堂,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意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论语》在传统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给师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教师对《论语》理解不够,学生对《论语》有畏难心理,难以在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师“教”生“学”都出现困境。
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要想突破《〈论语〉选读》教学的困境,需要构建智慧语文课堂,“在教师的智慧预设与组织引导下,通过有效的听说读写等多元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情感熏陶,促进学生想学、要学,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效益和高质量”[1],即要让学生学会、活学、学活、会学,完成从学会知识到智慧养成的转变。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近年来在《〈论语〉选读》教学中进行了运用“加减乘除”教学策略的探索。
《〈论语〉选读》选录的句段除《沂水春风》外,都是对话式语录体,即使有详细的注释和译文,也缺乏语言环境,学生不清楚这些对话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进行的,想读懂并非易事。但这也有好处,即语录体较为简洁,更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加法”,让学生来到纷争激烈、物质匮乏精神伟大的时代,还原真实的孔子和《论语》。
南宋人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里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话,明句读。”“明句读”说的就是句读正确,“句”是完整的长句或小段的停顿,“读”是句中的停顿。句读不同,文本解读的结果就大相径庭。朗诵时,句读错误,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论语》这类语录体古文,语句的停顿是值得考察的。想象当时的对话场景,仔细品味不同句读,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趣味,而且能让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加深对《论语》的理解。
《仁者爱人》有一个这样的章句: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
教材的参考译文为:
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道:“伤人了吗?”不问马。
这一章体现孔子的“爱人”思想,以人为本,马棚失火,首先关心的是人,而不是物(财产)。这是不是说明“仁”是关心人而不关爱动物呢?在学习“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后,学生的疑问更重了:孔子不用网取鱼,也不射栖宿中的鸟,但为何马棚失火时对马不闻不问?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回到文本中来。在一阵激烈的探讨后,有学生将此句断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否)。”问马。
文句中的“不”理解为通假字“否”。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道:“伤人了吗?”回答道:“没有。”问马。
这样断句,更符合孔子的仁爱之风。孔子不仅关心人,也关心马,但有次序:先人后马。这体现了孔子珍爱生命的意识,也更符合孔子人本主义的一贯思想。[2]
《论语》很多章句内容精简,各家注释意见有时差别很大,其中重要的差别便在标点断句上。将《〈论语〉选读》部分章句原文的标点去掉,引导学生自由诵读,讨论该应当如何断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使他们在争论时产生种种奇思妙想,加深对《论语》思想精髓的理解。
语调是指朗读时声音快慢、高低、强弱的变化。在表达思想感情上,语调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论语》学习中,增加语调的模拟,使其抑扬顿挫,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色彩有较深的理解,品评出其中的韵味。
《克己复礼》中的一章: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朗读起先几乎没有任何情感,而了解章句的意思和语法后,学生再读时则将“甚”和“久”重读,且两个语气词“矣”使得诵读时语速变慢,声音渐弱。结合下文的节选章句,学生就品味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境,对西周政治的梦寐之求,“因‘猛志固常在’,奈‘时不利兮’何”[3]的为天下苍生忧的圣人情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模拟对话者说话时候的不同语调,多揣摩多交流,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感受孔子及其弟子喜怒哀乐的不同心境。
《论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神情以及心理基本不作描写,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诵读的同时,描摹出对话者说话时的神态,课堂将增趣不少,学生也能感悟到其中的况味。
《高山仰止》中的一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在诵读这一章时,笔者让学生想象揣摩孔子被“顶”时的神态。在激烈的争论后,学生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三种观点:有的认为孔子当时极为尴尬,因为他的教导前后矛盾;有的认为孔子很高兴,因为他看到了弟子在实践他的主张;还有的认为孔子当时很诡秘,因为他原本就是在给弟子“下套”,借着子游的“义正严词”,乘机教导其他弟子。三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李泽厚先生认为,其实孔子并非开玩笑,割鸡本不必牛刀,小官又何须大做,但孔子又不好认真如此说,当时神态似可见。安德义先生认为,孔子说“割鸡焉用牛刀”实际上是“赞扬子游才高可堪重任,却让其治理武城一个小镇,惜子游之大材而小用”,被子游反驳后,“孔子知其理解有误,也不便于纠正,干脆将错就错,自己认错”,表现出了圣人的宽广胸怀。[4]
通过还原描摹孔子当时的神情、形态以及动作,孔子的形象就更为丰满、立体了。学生理解了孔子的爱和憎、欢笑与泪水,感受到了孔子的真性情,才能真正走进孔子的内心世界。
《论语》中大多语句都没有背景。有时没有背景可以让我们联想和想象,使解读更加有趣,但有时如果没有背景支撑,就无法理解文本的真实内涵。适当的时候,教师需要加入一些背景介绍,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
《克己复礼》中的一章: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13.3)
虽然孔子在后面的回答中解释了为何要“正名”,但这套理论无论用在哪个国家都可以行得通,为什么单单到了卫国才说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对子路说必须先“正名”?这就需要补充背景知识。
当时的卫国很乱,卫灵公好色,娶南子。卫灵公儿子蒯聩想杀掉南子,结果得罪了卫灵公被流放。卫灵公想立另一个儿子郢继承王位,郢不愿意接受。卫灵公死后,蒯聩的儿子辄继承了王位,南后想用儿子来牵制父亲。后来蒯聩又回来与儿子争王位,一切都是混乱的。正由于卫国君臣父子都是混乱的,所以孔子说卫国要用他,首先就要正名。最后,子路就是因为这件事而死去的。蒯聩杀回来跟儿子争王位,当时子路正在卫国做官,子路认为既然食其禄就应效其忠,结果在斗争中惨死。但是子路不知在卫国这种父子相争的情况下,为谁效忠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即使战死,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选读》教材依据教学需要对原著进行了删减、组合。在教学时,教师需要补充相关章节进行“互训”,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章节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相关概念的全面把握。
《克己复礼》中的一章: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只理解“孝”为“色难”,无疑会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论语》中,这一章的前面还有另外三章,都是讲“孝”的,将其补充到课堂中,学生就会对“孝”有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三章分别是从“无违”“让父母无忧”“养老更敬老”三个角度来说的,加上课文的这一章,我们就能梳理出孔子提出的“孝”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说的:一是不让父母担心,二是要让父母高兴。再结合“孟懿子问孝”,可以得出“孝的核心是礼”。这样,学生就更能理解这一章为什么要选入《克己复礼》的缘由了。
《论语》的学习光靠教师剖析引导是不够的,即便教师将《论语》讲得如“百家讲坛”般精彩有见地,对于学生而言,都可能是有收获但并不会太多,有印象但并不会太深。因此,在“加”的基础上,《论语》的教学需要适当的“减”,减少教师的理性分析,减少专家式的训诂溯源,直接以活动的形式将《论语》交给学生,让学生活学。
语文活动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智慧,彭玉华老师曾撰文列举其好处:首先,能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其次,能给师生提供一个相对广阔的对话舞台,师生在活动中充分对话,分享见解;再次,能促进学生体验,学生在活动中亲力亲为,在言语活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开展了一些有趣的微活动。
《论语》中有很多故事趣味性强,有很多人物个性鲜明,有很多语句意味深长,还有一些观点与现代人相左,非常适合表演、辩论。
在表演前,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积极策划创意,力求新颖;在表演中,学生有穿古装的,有穿越现代的,也有留学海外的,还有穿插英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形式各样,气氛热烈地演绎着自己的对《论语》的理解。
《论语》中可辩论的话题非常多,如:“道不同,不相为谋”与“道不同,亦相为谋”;“不患人之不己知也”与“当患人之不己知也”;“名不正,则言不顺”与“名不正,言可顺”;“君子忧道不忧贫”与“君子忧道亦忧贫”;“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与“天下有道见,无道亦见”;等等。在辩论中,学生可以提高语言素养,学习传统思想和做人的道理。
手抄报制作简单,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在《论语》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份心仪的手抄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制作。要求如下:选定主题,主题要突出,所选内容与主题相符;配上合适的图片或漫画,图、画要活泼;版面构图要新颖,颜色搭配要适宜。
《论语》的很多篇章短小精悍,易于背诵,但总是一成不变地读、背,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聊。开展“台词翻译”活动,即从课文中选取一段翻译后的文字,让学生将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可大大增加学生背诵的兴趣。选择的白话文文字,还可以是学生没学过的,让他们依据所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尝试翻译。这样不仅活学《论语》,还能让学生巩固文言基础。
傅佩荣、易中天等专家解读《论语》的讲座固然精妙绝伦,但学生的微型讲座也能精彩纷呈。学生可以选定一个主题,或阐述或质疑,可以联系现实,或批判或支招,比如“多面冉有”“孔子是个追星族”“儿子不是传道人”“伯鱼非愚”“孔子的趣味人生”“我爱子贡”“宰我:名如其人”等。微讲座中学生侃侃而谈,引经据典,鞭辟入里,虽偶有知识漏洞或存在片面极端、肤浅稚嫩的问题,但他们毕竟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有了思想火花的碰撞。
微写作,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微写作课程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微写作形式多样,比如:《论语》中有太多的名言警句,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写感想、交流、评点;或者找一个社会热点,让学生结合《论语》写段新闻时评;还可以选取一段文字,将其改编为文采斐然的短篇散文。
《论语》博大精深,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时不能仅是浮光掠影,要深入探究其精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他们认同并热爱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乘”,就是加倍,即让《论语》的涉及面更广,探究更为深刻,以期学生能触类旁通。
《论语》涵盖面广,有些篇章需要进行跨学科、跨文化深入拓展。如第一课《为政以德》的第一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
学生能理解“为政”需要用仁德,但对孔子所设的比喻却有疑惑,什么叫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呢?
在教学时,笔者适时补充了中国古代相关的知识:从古代中国分的三大星系、星宿分布说起,再谈到阴阳五行划分方位,以对应星宿,而北极星居正中,所有星辰都是围绕它来运行。学生听完后,大为感叹中华文化之深邃,古人的“天人合一”理念是如此先进,平添了一份敬仰和赞美。
专题探究是针对某一主题做的深入研究。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独立或成立合作小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思考等,最后得出结论或新的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将《论语》知识学活。
笔者引导学生开展有关《论语》的专题探究。经过前期准备和学习,学生选择了很多有意义的专题,如孔子的君子观、交友观、孝悌观、女性观、天命观、教育观,孔子与其他名人(“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孔子与老子”等),孔子与相关著作(“孔子与《诗经》”“孔子与《易经》”等),与孔子相关的人物(“孔子的门徒”“圣母何人”“孔鲤的教育与成就”等),《论语》的语法现象(“《论语》中成语研究”“《论语》中的称谓研究”“《论语》中‘而’‘如’等虚词研究”“《论语》中句式的倒装和反复”等)。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共识,而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探索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规律性学习过程的认识,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过程,离开了学习策略的学习是无效的。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拥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缺乏合适有效的学习策略,常常使得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受阻。因此,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在《〈论语〉选读》的教学中,笔者和学生一起提取了以下五种简单易行有实效的学习策略。
“句读—质疑—对比—探讨”学习策略就是利用几个关键句的不同句读而产生疑问,再进行对比分析,互动探讨,体会孔子和《论语》真正的语意。
古文原文没有标点,在学习时采用不同的句读,内涵就不同。《论语》中的不少语句由于不同的句读引发了阅读者的思考,这是还原“真实的孔子”很重要的步骤。
“解文—识记—感悟—探究”学习策略可称为研习“四部曲”,先通晓文意,并要求记忆,再通过其他材料帮助学生感悟,以探究孔子的思想。
《论语》的大多数篇章都言简意赅,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出孔子的思想,因而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及时记忆,符合《〈论语〉选读》的学习要求。通过其他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和深入,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孔子的某种思想。
在数学中,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作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提取公因式”学习策略,就是指提取一课或多课中多则相关篇章的共同内涵的策略。
这一策略在《〈论语〉选读》学习中运用最广。《〈论语〉选读》是按专题编排的,每篇课文都围绕着一个大主题展开,每个主题里的多则篇章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的,而且教材编写者不是完全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有必要重新组合,使学习条理更为清晰。
“关键字词突破”学习策略是抓住材料中关键字词的语意解释,串讲一则或几则篇章,深入把握孔子思想的策略。
这一策略的关键之处在于解读字词,通过字源研究,弄清关键字的本意,再结合《论语》的篇章进行阐释。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祖国汉字文化的了解,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而且能使他们深入浅出地解读《论语》,更准确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S3R阅读策略分为四步:一是通览(Survey)选文,认识材料中的字词,了解大概内容;二是还原(Return),想象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场景;三是再造(Recreate),进行散文的创作和戏剧的改编,也可以赋予材料新的内容和意义;四是反思(Reflect),与其他言论进行比较阅读或反观现代社会。
这一策略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其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以感受孔子的博大情怀,进而提高他们的精神品质。
[1]吴雪霞.智慧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11):60.
[2]黄风雷.试析《〈论语〉选读》中一处断句[J].语文月刊,2010(4):49.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5.
[4]安德义.论语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7:567.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