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现代化大致起步于18世纪,扩散于19世纪,流行于20和21世纪。从18世纪到21世纪,世界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现代化是一个多义词,它既是一个历史现象,又是一种文明进步,还是一种国家目标。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作为一种文明进步,现代化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巨大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作为一种国家目标,发达国家是要保持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水平,发展中国家则是要追赶和达到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水平。在18至21世纪末期间,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综合现代化是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从半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1世纪,世界现代化有三条路径,即第一次现代化路径、第二次现代化路径和综合现代化路径。
关键词: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综合现代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4-0005-05
现代化,作为一个发展趋势和国际潮流,大致起步于18世纪,扩散于19世纪,流行于20和21世纪。从18世纪到21世纪,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某种现代化过程,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把现代化作为一种国家发展目标(马蒂内利,何传启,2014)。2020年中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将迈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加强现代化研究,探索现代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
从世界范围看,先有现代化现象,后有现代化一词。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其中,发达国家要保持世界前沿,发展中国家要追赶世界前沿。形象地说,现代化就像是一场国家发展的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发達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有可能掉下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赶上去,这种位置转换具有一定规律性(图1)。例如,《中国现代化报告》发现,在20世纪后50年里,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的比例约为10%,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5%。
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化现象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Bendix, 1967)。早在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进入尾声,欧洲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人相信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那就是“现代”。紧接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如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等,强化了这种观念。到18世纪中叶,欧洲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相信,“成为现代的、满足现代的需要”代表了时代潮流。于是人们发明了一个新词“现代化”(1748~1770年),用来描述这个新现象(表1)。
目前,“现代化”是一个多义词,虽无统一定义,但它的基本词义相对稳定。
(1)用作动词,现代化指实现现代化的行为和过程,就是成为现代的和满足现代需要的行为和过程,通常指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为和过程。例如,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等。
(2)用作名词,现代化指实现现代化以后的状态,就是具有现代特点、满足现代需要后的状态。通常指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国家的现代化、科技的现代化等。
(3)用作形容词,现代化指具有现代特点的和满足现代需要的。在这种意义上,最新的、最好的和最先进的就是现代化的。例如,现代化的学校、现代化的医院等。
二、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
从学术角度看,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前者是表象,后者是本质。作为一种文明进步,现代化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巨大转变(图2),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它发生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同时文化多样性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现代化现象首先出现在少数先行国家,然后扩展到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但也有少数的地区和民族没有参与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发生在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而且不同领域各有特点。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现代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众多的现代化理论。目前,十种理论受到比较多的重视,分别是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等,它们从不同角度解释现代化的特征和原理。这里简介其中的三种理论解释。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它不是一个单一理论,而是关于现代化现象的一个理论集合,大致包括六个分支和六个流派。其中,来自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学者,研究方法各有特色,对现代化的理论解释也有所差别。例如,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变迁,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Bendix, 1967; 马蒂内利, 2010)。历史学家罗荣渠(1993)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狭义而言,现代化指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水平的过程。欧美学者认为,现代性是现代化结果的抽象表述,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现代科技和普及义务教育等。
20世纪70~80年代,后现代化理论登上学术舞台。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思想集合。例如,美国学者贝尔认为 (Bell,1973),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法国学者利奥塔尔出版《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认为在后工业和后现代的年代,知识成为一种商品和首要生产力 (Lyotard,1979)。美国学者殷格哈特强调,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Inglehart,1997)。德国学者查普夫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继续现代化(2000),美国学者图亚江称之为“新现代化”(Tiryakian,1991)等。
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应运而生,与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网络文化和创新体系关系紧密,是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现代化既是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从传统向现代的范式转变,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在18至21世纪末期间,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经典现代化,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主要特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社会福利和重视经济增长等;第二次现代化是新型现代化,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主要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创新驱动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推动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集聚两次现代化的精华,降低现代化过程的失误,及时赶上第二次现代化的未来世界前沿;这种模式被称为“综合现代化”,即从半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半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知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协调推进等。
在21世纪,国家现代化大致有三条路径,即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图3)。2012年约有30多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现代化,100多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未来90年,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数量将持续下降,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数量会持续增长,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多数会选择综合现代化路径。
三、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目标
在过去300年里,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起步有先有后,速度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根据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可以把国家分为两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还可以细分为三组:欠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最高的,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高于欠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最低的,一般低于發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0%,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表2)。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每个国家都有奋斗目标。发达国家的目标是保持最高水平,发展中国家的目标是升级为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中等发达国家目标是直接成为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目标是两步走,先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然后成为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则需要三步走,从初等发达到中等发达再到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现代化报告》发现,在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占全部国家的比例低于20%,发展中国家占全部国家的比例超过80%。例如,2012年在人口超过百万的131个国家中,发达国家约占16%,发展中国家约占84%;其中,美国等21个国家为发达国家,俄罗斯等20个国家为中等发达国家,泰国等43个国家为初等发达国家,肯尼亚等47个国家为欠发达国家。2012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初等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达到96,排名世界131个国家的第58位;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指数分别为42和44,分别排名第56位和第62位。
《中国现代化报告》根据国家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进行预测,中国有可能在2020年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2040年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2080年左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在21世纪末再次走到世界前列,实现伟大复兴。
现代化既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国家目标,也是中国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过去300多年里,世界上约有20多个国家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在21世纪100年里,中国将约有14亿人要实现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现代化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如此辉煌伟业,值得和需要我们为之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Bell D.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2]Bendix R.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Reconsidered.[J]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67, IX(3): 292-346.
[3]Black C. E. 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M]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6.
[4]He C. Modernization Scienc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National Advancement[M].New York: Springer, 2012.
[5]Inglehart R.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6]Lyotard Jean-Franc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4 [1979].
[7]Tiryakian E. Modernization: Exhumetur in Pace (Rethinking Macrosociology in the 1990s)[J].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991, 6(2): 165-80.
[8]查普夫.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M].陈黎,陆成宏,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9]何传启. 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J]. 科技导报, 1998(6): 3-4.
[10]何传启. 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1]何传启. 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2]何传启.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和科学逻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13]何传启. 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 现代化科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16]马蒂内利,何传启. 世界现代化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7]马蒂内利. 全球现代化[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8]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Abstract: Modernization, as a global historical trend, initiated in the 18th century, diffused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has become popular i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zation have changed in many aspects from the 18th to 21st century. Almost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undergoing some kind of modernization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at present, and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can also be set as a national goal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day we believe that modernization is not only a world-wide phenomenon but also a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modernization can be viewed as the world frontier of human development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18th century, and the action and process to chase, reach, and maintain a position in the world frontier. With the progress of a civilization, modernization is a great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civilization as well a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being and the appropriate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two stages of world modernization process between 18th century and the end of 21st century, and the first modernization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gricultural to industrial society, while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ustrial to knowledge society. There are three roads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which are the first modernization,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and the integrated modernization transformed from semi-industrial to knowledge society. There are about 100 nations staying in the phase of first modernization, and 30 entering into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in 2012. The percentage of countries staying in the first modernization will be lower, the percentage of countries entering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will rise up, and the countries who have not completed the first modernization will push the integrated modernization in the 90 years of the future.
Keywords: modernization; first modernization; second modernization; integrated modernization; China
責任编辑: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