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军
摘 要:作为一位有着国际影响的小说家及批评家,戴维·洛奇引起了中国读者对他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洛奇作品在国内的译介、洛奇小说批评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及洛奇小说在国内的研究三个层面梳理了洛奇在国内的接受状况,并指出了国内洛奇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洛奇研究的走势。
关键词:戴维·洛奇 译介 研究 现状 问题
戴维·洛奇(David John Lodge,1935-)是一位近年来在批评理论和小说创作领域都拥有颇高声誉的英国作家,是集小說家与批评家于一身的学者。从196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电影迷》至今,洛奇共出版了十余部小说批评理论专著和论文集,14部长篇小说,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和剧本。自1983年我国学者第一次将其作品翻译出版至2016年,国内学者对洛奇的研究已走过了30多年。
戴维·洛奇在创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的批评理论研究与小说、剧本创作是同时展开、交叉进行的,二者相伴而行。有学者指出,他的小说批评理论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的结合。[1]洛奇的著作既可供学者研究,又符合大众口味,可谓雅俗共赏。在理论方面,他以研究新批评派中的语言艺术、结构主义中的转喻与隐喻话语模式、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小说创作理论及写作技巧驰名。洛奇的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自身和他周围的日常及社会生活,另一类是以天主教教义和人的信仰为主题。前者代表作品是“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换位》《小世界》和《美好的工作》,后者代表作品是“天主教三部曲”——《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你能走多远》和《天堂消息》。相对于批评理论与小说创作,洛奇的剧本创作所占比例较小。回顾洛奇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助于中国的洛奇研究走向深入。本文从洛奇作品在国内的译介、洛奇小说批评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及洛奇小说在国内的研究三个层面梳理了洛奇在中国的接受状况。
一、洛奇作品在国内的译介
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一次西学的翻译及研究热潮,翻译出版了大量社会科学论著、文艺理论著作及外国文学名著,这是洛奇引进的一个契机。1983年《外国文学报道》第3期刊登了候维瑞翻译的《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是我国有关洛奇文学批评思想的第一篇译作。候维瑞在译文开头简要介绍了洛奇的代表作品及本论文主要内容,并侧重介绍了洛奇的“钟摆理论”,藉此说明近百年来英国文学史上现代主义与反现代主义两股潮流交替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可以终结交替现象的文学模式,表达了洛奇对未来小说发展新趋势的信心与支持。1986年,《文艺理论研究》第4期刊登了陈先荣翻译的洛奇论文《现代小说的语言:隐喻与转喻》,此译文是最早将洛奇有关转喻、隐喻的语言学和文学批评观点介绍到国内的译作。198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由葛林等人译的洛奇编著的论文集《二十世纪文学评论 上》(1972),译者在前言中指明:洛奇著书的目的是“希望这个读本对这一问题多而艰难的领域能成为一幅有用的地图或向导”[2]。这部论文集的出版是我国较全面引进洛奇文学批评理论的真正开端。
对洛奇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是从90年代开始的。1991年第5期《外国文艺》推出专栏《洛奇作品选》刊登的瞿世镜翻译的《小天地》(又译为《小世界》)节选和洛奇的《小天地》趣谈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这是国内最早对其长篇小说的翻译与介绍。同年,《文艺报》“世界文坛版”刊登了申慧辉的推介文章《曲高未必和寡——谈戴维·洛奇和他的<小世界>》,论述了《小世界》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1992年1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了罗贻荣翻译的《小世界——学者的罗曼司》,这是我国第一部洛奇长篇小说的完整译版,书中包含了洛奇给译者的信和洛奇本人所写的前言,以及王逢振所写的中译本引言。1998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王峻岩等译的《小说的艺术》(《戴维·洛奇文集》卷五)是该著作在国内的第一个完整译本。同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由王逢振作序的一套书籍,包括“校园三部曲”——《换位》(卷二,罗贻荣译)、《小世界》(卷三,光育、罗云译)、《美好的工作》(卷四,罗贻荣译),“宗教三部曲”之二——《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卷一,杨立平和张建立译)、《天堂消息》(卷六,李力译),这套书的出版大大提升了洛奇在我国的知名度,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促进了小说研究的深入。
新世纪以来,国内相继出版了洛奇其他的著作,并重译其著作弥补以往译作的缺陷。2002年,罗贻荣翻译、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洛奇长篇小说《治疗》(1996)面世。该作品表现了中年人的精神危机和人生拯救主题,蕴含哲学韵味。2003年第4期《当代外国文学》刊登了由陈宁翻译的洛奇的短篇小说《胸脯旅馆》,由于篇幅较短,没有引起读者和研究者的充分注意。2004年,《戴维·洛奇自述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在中国文坛网[3]发表,洛奇在文章中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创作意图、主旨与艺术特色,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背景资料。2006年,《国外理论动态》第11期刊登了王晓群翻译的洛奇的评述文章《向这一切说再见——评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洛奇肯定了“理论”具有指导和分析的意义,但他指出伊格尔顿过高地强调了“理论”的作用和影响。200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洛奇著作系列:《换位:双校记》(张楠译)、《小世界》(王家湘译)、《好工作》(蒲隆译)与《作者,作者》(张冲、张琼译)4部长篇小说。这套书籍较之前的译本更准确、更完整,得到了更多读者和学者的关注。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刘国枝和郑庆庆共译的《失聪宣判》(2008),该小说情节相对简单,主要由日记体写成,只是偶尔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转换,作品传达出听觉丧失本身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激敏知觉,有种生命危浅的悲剧意味。
综上所述,在洛奇著作的译介方面,我国已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给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带动了国内洛奇的研究。
二、洛奇小说批评理论在国内的研究
80年代初国内对洛奇的译作与研究集中于其小说批评理论方面。在小说批评理论研究方面特别引起学者关注的是《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一文,对此文的解读和研究值得注意的一篇论文是《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刊登的慈继伟的《戴维·洛奇为什么不仿效现代派》。作者认为:即使现代派的艺术原则更有光彩,但时至今日现代派已经不能引起人们的新奇感。洛奇开始创作时钟摆正停在当代派风格,因此,他选择了当代派风格,但这不意味着洛奇放弃了现代派,现代派赋予洛奇的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性的内涵,从此,洛奇理论的现代派与创作的当代派并行发展[4]。这是我国最早揭示洛奇文学创作规律的论文,其深刻性、完整性、学术性使人受益匪浅。
我国学者对洛奇的小说批评理论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原因在于译介到国内的洛奇小说批评理论仅有1部专著、2部论文集及5篇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国内对洛奇小说语言观的研究、国内有关洛奇结构主义批评思想的研究、国内有关洛奇对话理论的研究。
(一)国内对洛奇小说语言观的研究
洛奇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阐述及写作模式分析,尤其是“小说也是一门语言艺术”[5]的论断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该论断出自洛奇1966年著的《小说的语言:英国小说评论及语言分析论文集》一书,是其早期小说批评理论的基础。洛奇逆转了新批评派重诗歌语言而轻小说语言的传统,将文学语言研究由诗歌语言研究扩大到了小说语言研究,将以前不被人重视的小说语言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内研究者多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解析洛奇的小说批评理论。相关的研究论文有童燕萍的《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国外文学》1999年第2期)、张和龙的《戴维·洛奇小说批评理论评述》(《外国语》2001年第3期)和王辽南的《戴维·洛奇小说理论评析》(《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三者都把“小说也是一门语言艺术”作为论题,研究角度相似,均注重了洛奇提出此观点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是洛奇小说语言理论较重要的解读式研究成果。马凌在其著作《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中评价洛奇的“《小说的语言:英国小说评论及语言分析论文集》是其扬眉吐气之作……小说家的工具是语言而非生活。”[6]
(二)国内有关洛奇结构主义批评思想的研究
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特别是雅各布森关于“转喻”(metonymy)与“隐喻”(metaphor)的语言方式的影响,洛奇在《现代写作方式:比喻、转喻和现代文学的类型学》一文中强调“转喻与隐喻式话语是现代写作的主要话语模式”。童燕萍在其论文《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国外文学》1999年第2期)对洛奇的“小说的语言模式——转喻與隐喻”的论述十分全面,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简述洛奇选择雅各布森的因由;二、论述洛奇与雅各布森的关系;三、阐释洛奇对转喻与隐喻的具体用法。陈漏希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多元因素的系统融合——论戴维·洛奇的小说创作》(苏州大学,2009年)中指出,洛奇在肯定雅各布森理论基础上,纠正了雅各布森对隐喻的偏爱,提出了转喻在文学表现中的重要意义[7]。
洛奇在其论文《十字路口的小说家》(1971)和《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1977)中都表述了自己的重要观点“钟摆理论”——意指现代主义与反现代主义两种流派的交替更迭、轮流支配如同时钟的摆锤一样在两股潮流之间摆动[8]。慈继伟的《戴维·洛奇为什么不仿效现代派》(《外国文学导论》1989年第3期)是研究洛奇钟摆理论最早的一篇论文。作者认为洛奇之所以并不完全效仿现代派有三个原因:一是现代派写作方式太难;二是该流派有些过时,不够新奇;三是反现代派更为“可靠”[9]。陈漏希的硕士论文主要针对《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一文,辩证地说明了其独具匠心的文学史观——“钟摆理论”。文中用洛奇的语句来说明“小说家就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人。他所站立的那条道路是现实主义小说……是英国小说的主干道……”[10],但是由于后人“对文学现实主义的美学观和认识论表示怀疑”[11],所以出现了另一条道路——现代主义。
洛奇在其《现代写作方式:比喻、转喻和现代文学的类型学》(1977)一文中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六原则:contradiction、permutation、discontinuity、randomness、excess、short circuit[12]即对立、置换、连续中断、随意结合、极端、短路[13]。洛奇认为,后现代主义“既不是现代主义也不是反现代主义……它继续着现代主义对传统模仿艺术的批判,认同现代主义对创新的追求,但以自己独特的方法达此目的。它试图超越、环绕或潜入现代主义,而且经常像批判反现代主义那样批评现代主义”[14]。欧荣的《戴维·洛奇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 4期)是国内较为全面和深入研究洛奇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论文。作者肯定了洛奇从结构主义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写作原则的探讨及从叙事学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特征的分析,但也指出洛奇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和矛盾性。作者认为洛奇的“后现代主义六原则”混淆了“微观层面的写作技巧和宏观层面的写作模式”[15]。
(三)国内有关洛奇对话理论的研究
《巴赫金之后》(1990)是洛奇研究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著作,是其晚期小说理论的代表作。罗贻荣在其《走向对话——文学·自我·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一书中提出:洛奇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解读主要包括语言的对话性、复调小说杂语性因素、小说的对话性等几个方面,“独白式的话语”则是洛奇对巴赫金的质疑;洛奇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美学的多元主义是使小说经久不衰的法宝,“问题小说”则是具体的解决方式。与罗贻荣从洛奇自身角度来阐发其对话理论及小说的对话性不同,徐晓涵的硕士学位论文《对话理论与戴维·洛奇小说中的对话艺术》(山东大学,2007)从文学层面探讨了巴赫金对语言的对话性和社会性的强调,挖掘了复调小说理论和狂欢化诗学理论的意蕴,指出洛奇的作品洋溢着对话的精神,打破了传统权威话语的禁锢,赞扬了对话理论对现代小说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洛奇小说在国内的研究
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16],至2013年,国内学术刊物共发表了134篇研究洛奇小说的期刊论文,对洛奇作品进行了各种阐释。国内洛奇小说研究相关期刊论文状况详见表1。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文章的数量分布来管窥洛奇在国内的研究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期刊论文中,对洛奇小说的整体综合把握及单部作品的研究的论文有128篇,占总论文数的96%。最受国内学者关注的是《小世界》,有50篇论文(占37%)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解读。其次是《换位》和《美好的工作》,前者有16篇论文(占12%),后者有10篇论文(占7%)。对洛奇校园三部曲进行总体研究的论文有9篇(占7%),而对洛奇天主教小说总体研究的论文只有3篇(占2%)。对洛奇天主教小说单部作品《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你能走多远》《天堂消息》进行研究的论文数分别是5篇(占4%)、2篇(占1%)和7篇(占5%)。对洛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有3篇(占2%)。由于《失聪宣判》直到2011年才有中译本,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论文只有1篇。
除了期刊杂志上已经公开发表的洛奇小说研究成果之外,国内以洛奇小说研究为选题的硕博士论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5篇,博士学位论文6篇,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国内的洛奇研究。国内洛奇小说研究相关硕、博士学位论文状况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小世界》仍然是最受关注的作品,共有14篇研究论文(占23%),同样的数字在对洛奇的校园三部曲进行总体研究的论文中也得到了体现。对洛奇天主教小说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仍不多,只有3篇(占5%)。对洛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也只有3篇(占5%)。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洛奇小说的研究归纳为以下七种:
(一)用现当代文学理论分析小说文本研究
该研究的切入角度是借用结构主义、雅各布森关于隐喻、转喻的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小说文本,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值得一提的是王菊丽的《戴维·洛奇校园小说的建构模式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该文是国内第一篇研究洛奇的博士论文,深入地分析了洛奇作品中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关系,是一篇学术性很强、分析鞭辟入里的佳作。李静的《激情与现实的碰撞——论<小世界>中的人物色彩》(《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则运用弗莱的人物理论对洛奇的小说《小世界》中的人物进行评析。
(二)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小说技巧研究
该研究的切入角度是对洛奇小说戏仿、拼贴、游戏性、寓言性、互文性、典故反讽、复调和狂欢化特征、喜剧性等艺术特色的分析。丁兆国的硕士学位论文《戏拟与复调的寓意——评戴维·洛奇校园小说三部曲》(山东师范大学,2003)通过分析洛奇小说戏拟与复调艺术处理之下的深层内涵来揭示洛奇小說创作倾向。马海英的硕士学位论文《万花筒——论戴维·洛奇<小世界>的艺术特色》(山东大学,2009)以“万花筒”象征《小世界》所包容的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概括了洛奇对现实主义的传统的继承和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揭示了洛奇对新实验主义创新写作革新之路的推崇。
(三)叙事学角度研究
该研究的切入角度是对洛奇小说二元对立叙述模式和写作方法的分析及现代叙事理论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肖谊的《论戴维·洛奇<天堂消息>的元小说叙事策略》(《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认为洛奇运用现代叙事理论、元小说叙事来体现后现代小说中的空间观。李斯的硕士学位论文《从“校园三部曲”看戴维·洛奇小说的叙事艺术》(华中师范大学,2008)运用叙事学理论和结构主义方法,从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的聚焦方式、元小说的叙事方法和反讽的叙事方法四个角度分析了“校园三部曲”。
(四)小说流派归属问题研究
该研究的切入角度是把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技巧、特征与小说文本分析相结合,通过分析洛奇小说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反思和对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推崇,探讨洛奇的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还是后现代主义小说,抑或是这三者的复合型实验小说。王真真、王菊丽的《对<小世界>写作技巧的现实主义解读》(《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6年第9期)认为《小世界》在全知视角下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文本,通过外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喜剧方式来揭示主题内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生困境,因此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钟晓文的《戴维·洛奇小说<好工作>中的后现代社会表征呈现》(《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认为《好工作》不仅内容上表现了后现代环境中的后现代生活,而且在叙事模式上也是后现代化的模式。虞颖的《<小世界>——后现代社会中学术界的现实描绘》(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论述了洛奇在“后现代”社会的“新现实主义”创作倾向。
(五)比较研究
该研究的切入角度是在创作手法、主题研究、理论批评等方面把洛奇小说与其他作家小说进行比较。孟冰纯的《学者的罗曼司——<围城>与<小世界>比论》(《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9期)、李慧群的硕士学位论文《中英两部校园小说比较——张者<桃李>与戴维·洛奇<小世界>之比较》(南昌大学,2009)、杨明的硕士学位论文《巴赫金与拉伯雷和洛奇间的狂欢对话——<巨人传>与<小世界>比较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都在中英各自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语境下,批判地反思当时的整个社会状况和人普遍的生存困境,从而更好地解释中英“学者小说”的异与同。
(六)主题研究
该研究的切入角度是对洛奇作品内容、主题的归纳分析。王善科的硕士学位论文《戴维·洛奇创作中的知识分子主题》(天津师范大学,2007)通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辨析及英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回顾,探讨了洛奇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困惑及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等问题。王鸣鸣的硕士学位论文《深切之问、睿智之思——试论戴维·洛奇的宗教主题小说》(南昌大学,2008)在对洛奇宗教主题思想的分析中凸显了当代西方教徒以及普通人在宗教、精神信仰等问题上的困惑。值得一提的是徐艳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戴维·洛奇的小说<小世界>中的崇生主义》(湖北大学,2006),该文从崇生主义[17]角度对《小世界》进行研究,认为《小世界》有对生命和生存的维护和景仰,表现了浓烈的生存欲望,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感。
(七)母题研究
国内对洛奇小说的母题研究主要有“追寻母题”和“危机母题”。王菊丽的《论<小世界>的追寻母题及其变异——一个体裁批评视角的阐释》(《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从叙事策略、话语方式以及人物形态等方面揭示洛奇小说是在追寻及在追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对社会、人生意义的探索;欧荣的《戴维·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以“危机”为线索,深度挖掘小说中的主题,阐释洛奇对危机问题所持的态度。
四、问题与展望
国内对洛奇的研究已走过了30年,研究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这30年研究的回顾与梳理,有益于国内洛奇研究的深入,但同时也发现国内洛奇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译介力度有待加强
洛奇共出版了20余部小说批评理论专著、编纂作品和论文集,14部长篇小说,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和剧本,目前国内已译介出版了洛奇8部长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2部论文集、1部小说专著以及5篇论文,还有相当部分的著作没有中译本,特别是洛奇的小说批评理论专著翻译滞后。
(二)研究广度有待拓展
国内洛奇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小说的研究,而对其小说批评理论的研究不多。国内学者对于洛奇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比较充分,明确地指明了洛奇文艺观中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及其创作原则,但是对于其理论的批判性研究显然较少。国内洛奇小说研究又多集中在校园三部曲的研究,而对其占半数的天主教小说的研究不多。这就造成了国内洛奇研究的范围过于狭小,研究的内容、视角及选题趋同重复。
(三)研究方法有待丰富
纵观国内洛奇的研究成果,大多数都是用后现代主義理论对其语言、结构、叙事、创作技巧进行研究。当今的批评环境,各种理论方法密集,丰富的研究方法显然会避免某一种理论的过分集中。
(四)研究空白有待填补
洛奇在其小说批评理论著作中大量引用了亨利·詹姆斯的文学观点。我们也可以在洛奇早期作品中看到詹姆斯·乔伊斯对其创作的影响。但国内就亨利·詹姆斯、詹姆斯·乔伊斯等作家对洛奇创作的影响研究仍是空白。
针对上述四点不足,在对洛奇的研究中,我们应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批判性地吸收国外洛奇研究成果,融当代文学理论、文化理论及作品批评为一炉,使今后的国内洛奇研究乃至外国文学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注释:
[1]张和龙:《戴维·洛奇小说批评理论评述》,外国语,2001年,第3期,第65页。
[2]葛林等人译,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3]摘自http://www.wentan.com/htm/renwu/wtstar/2004-08-23-20222.htm。
[4]慈继伟:《戴维·洛奇为什么不仿效现代派》,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第76-79页。
[5]Lodge,David:Language of Fiction:Essays in Criticism and Verbal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Novel,London,1966,p47.
[6]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61页。
[7]陈漏希:《多元因素的系统融合——论戴维·洛奇的小说创作》,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页。
[8][13]侯维瑞译,戴维·洛奇著:《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见王潮选编:《后现代主义的突破》,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9]慈继伟:《戴维·洛奇为什么不仿效现代派》,外国文学导论,1989年,第3期,第76页。
[10][11][14]Lodge D:The Novelist at the Crossroads The Novel today,Malcolm Bradury,ed.Glasgow:William Collins Sons&C0.Ltd,1977:p100.见陈漏希:《多元因素的系统融合——论戴维·洛奇的小说创作》,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页。
[12]Lodge,David:The Modes of Modern Writing:Metaphor,Metonymy,and Typology of Modern Literature,London:Edward Arnold,1977,p220.
[15]欧荣:《戴维·洛奇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39页。
[16]本文相关统计数据是基于笔者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的考察结果。
[17]徐艳:《论戴维·洛奇的小说<小世界>中的崇生主义摘要》,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所谓崇生主义是指对人类生存的肯定,对人类生命的维护和对生存和生命的景仰。
参考文献:
[1]刘象愚等译,勒内·韦勒克.文学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刘象愚等译,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王佐良,周饪良主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张和龙.战后英国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