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英
摘 要:李白是唐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研究他诗歌特色的著作无以计数。李白分别写于青年、中年、暮年时写作的三首诗——《渡荆门送别》《行路难》《独坐敬亭山》是这位大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写照,研究这三首诗歌对探讨李白诗歌永恒艺术魅力的独特原因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李白 诗歌 精神内涵
一
李白在他25岁那年,离开了生活了20年之久的故乡—四川,准备外出游历。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纵情山水,二是要寻求实现自己政治报负的机会。年轻而又充满自信的李白此时可谓是踌躇满志,坚信远方美好的前程在等待着他。当载他的小舟经过荆门时,(荆门是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的分界线,四川周围多山,而过了荆门则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他的心胸顿感开阔,心情为之一振。于是欣然写下了著名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行至荆门山,到楚国去游历。连绵的群山随着平阔的原野的展现而消失,浩荡的长江奔腾直泻流入广漠的远方。月亮映到江水里,好象天上飞下来的一面明镜,江上的云彩兴起,在空中变幻成海市蜃楼般的奇景。李白把长江两岸和长江上的景色写得如此雄伟壮丽、瑰丽多彩,正是他心中万般豪情的流露。从五岁起诗人一直生活在四川,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生活,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在以后的岁月中,由于种种原因,他再也没有回过四川,但他一直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其名篇《静夜思》可谓妇孺皆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名月/低头思故乡”,语言明白晓畅,感情真挚深沉,李白对家乡的深情凝望令人动容。晚年他在《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一诗中这样写道:“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司马相如的琴台和扬雄的故宅,都在四川的成都,忆故人就是忆故乡。现在面对养育了自己二十年的故乡,即将远离,留恋之清如长江之水顿时滔滔不绝,“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不仅养育过自己,而且这次远行,故乡之水,还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地一路送出万里之外。其实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不也像江水一样绵绵不断吗?
从这首诗中世人看到的是一个自信的李白,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李白,他把荆门外的自然景象写得高、广、雄、奇、美,正是他去追求事业的豪迈情致的流露,准备去一展宏图抱负的心境使然。
二
李白在42岁那年,终于等来了觐见皇帝的机会。当时的唐玄宗喜欢附庸风雅,对于李白这样一个名扬朝野内外的著名文人,自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赏识。据李白的叔父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记载,他受到玄宗极高的礼遇:“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兵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告,人无知者。”能得到皇上如此的厚待,可谓是青云直上了。李白当然也知道好歹,何况他本来就是个想建功立业之人,所以在许多诗中,他表现出了要报答皇上的强烈意愿。他在《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中写道:“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胆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授来相趋。……待吾尽节报名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其春风得意、意氣风发之势溢于言词。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宏图大志得以舒展,尽节报主后归隐山林,以达到自己设定的“先仕后隐”的人生最高境界。
然而,宫廷生活并非像李白希望的那样,而是充满了血风腥雨。加上李白独特的桀骜的性格,很快他就失去了皇帝的宠爱,有的研究资料说他得罪了杨贵妃的亲信高力士。但原因肯定不止一种,只要看一下李白的为人就不难分析出其中的缘由。相传有一次他去拜望一位宰相,在名板(相当现在的名片)上写着: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用什么做钓线呢?李白回答:用风波抒发情感,用乾坤驰骋志意,用彩虹为线,用明月为钩。宰相又问:那用什么做钓饵呢?李白答:用天下无义气的人为钓饵。宰相听后,惊诧不已。但是这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钓鳌客”最终还是被权贵们赶出了长安,被皇上“赐金放还”了。这次打击对李白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在他有幸被皇帝宠爱,能够施展拳脚之际受此重创,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未来在哪里?报负还有实现的可能吗?自己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在他心里不停的翻腾着。于是在朋友为他饯行之时,他写下了著名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诗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人生遇阻就如“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以此来勉励自己。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真切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由刘宋时宗悫说的“乘长风破万里浪”演化而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此诗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一波三折矛盾斗争,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尽管充满了悲壮之情,但李白的意志并没有泯灭,站在世人面前的,仍然是那个对自己的理想百折不挠的诗人,尽管已伤痕累累!
三
李白54岁那年,来到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此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长时间的飘泊流离,使诗人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李白一生七游宣城,对敬亭山早已像老朋友一样熟悉,面对人世间的苍凉与冷漠,面对理想的遥遥不可及,此时的李白已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那个“拔剑四顾”的壮年变成了独享落寞的孤寂老人,此时的李白想的是什么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乍一看,那个“痛饮狂歌”“飞扬跋扈”(杜甫语)的李白似乎已荡然无存,令人怀疑此诗是否是“诗仙”所为:天上的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消失殆尽,辽阔的天空仅剩下的一片孤云,也不情愿留下来和诗人作伴,慢慢地越飘越远。在此,诗人眼中的“鸟”与“云”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景”中透露出浓重的主观情绪。诗人摒却众鸟,抹去闲云,留下来的是默然无语而又情意悠然地在那儿欣赏着诗人的敬亭山,仿佛它完全懂得诗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的人格品质,而诗人也以同样的了解面对着对方。他们之间早已熟识,谈过多次知心话,彼此感情融洽无间,此时只是“相对无语坐若忘”,其感情交流是潜在的,而表面上却看不出形迹。这种只有极亲密的朋友才能达到的境界,诗人把它寄予了山,而山也把它寄予诗人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盡管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相看两不厌”不但把山人格化了,更重要的是把山的品格提升得与诗人同样清华绝俗。好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对世俗的叛逆与抗争:宁愿与山相望,独守落寞,也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去追逐世俗的繁华与热闹。这种抗争是贯穿诗人一生的精神支柱,尽管此时不免显得无奈,充满了凄凉之感。
与李白众多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雄伟之作相比,这首小诗既无“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与洒脱,也无“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和惊心,更无“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的破釜沉舟、极度自信,它恰似一叶随风而逝的小舟,在黄昏的夕阳中显得孤独、寂寥。但它毕竟还是李白写的,所以,当走进它独特的美学境界时,仍能看到这个“谪仙”的影子,那就是:豪情虽逝,“仙”风犹存。站在世人面前的,仍然是那个对自己的理想追求百折不挠的诗人,对自己人格维护极尽心力的李白,尽管已饱经沧桑!
从25岁时的《渡荆门送别》(豪迈、向往之情)到44岁壮年是的《行路难》(悲壮、不屈之情)再到54岁暮年时的《独坐敬亭山》(孤独、落寞之情)可以看出李白一生对理想的永不停息地追求,对保持独立人格和个体尊严的不屈的抗争,这是李白的魅力所在。从一个充满豪情壮志的少年,到一个饱受打击但意志不屈、充满悲壮感的中年,再到一个孤独寂寞、充满凄凉感的老年,这也许是每个世人的必经之路,人生的路上充满了坎坷与磨难,现行的体制桎梏着人们的言行,束缚着人们的灵魂,世人也就有了种种随波逐流的理由和借口,最初的反抗精神也会渐渐磨平,对人格操守的坚持随之荡然无存。然而,李白是伟大的,对自己的理想不懈追求,始终坚持,哪怕悲壮、尽管落寞,对自己人格的坚守,始终如一、不曾转圜,哪怕寂寞,甚至凄凉。这可以给世人以这样的启示:坚持自己的信念的人,永远值得敬仰!因为在坚持的同时超越了自己,获得了永恒!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中文系.李白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祝尚书.心灵的绝唱——诗词歌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4]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