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鹏飞+赵建伟
内容提要: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开展,能够体现出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嗅觉,同时也有利于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打造。本文在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面临的问题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优化对策与可持续发展建议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网络媒体;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问题与策略
新闻批评性报道对于大众传媒发挥自身舆论监督功能具有着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国内新闻批评性报道而言,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是互联网、对外传播和批评性报道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提高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水平,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网络舆论传播和国际舆论传播中的责任感,而且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一、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面临的问题
(一)批评性报道深度。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只有十多年的时间,而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实践所开展的时间则更短,这也导致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理论相对薄弱。虽然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性报道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政策标准与价值观,但是在国际舆论环境中,不同国家所具有的传播政策和价值观也体现出了一定差异,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所具有的政策依据与价值观依据,其说服力和影响力尚有待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也导致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在面临反驳时会出现无章可循的问题。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新闻媒体而言具有更加多元化的批评方式与批评对象,但是在庞大的数据流中,一些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为了获得轰动效应,而使用商业化炒作、虚假信息等博得受众眼球,在此过程中,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不仅难以针对新闻事件做出深入的分析与批评,并且也会失去自身针砭时弊的功能。
(二)批评性报道的影响力。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所开展的批评性报道,应当是对新闻事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并确保自身的观点能够具备一定的指导价值。虽然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但是许多批评性言论都会被逐渐掩盖,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观点的警示作用和指导作用,而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欠缺影响力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环境中的信息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特点,焦点新闻与热点新闻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而这些新闻也会被之后的焦点新闻与热点新闻所快速掩盖,因此,国内外新闻受众并不会对某一个新闻事件进行长久的关注,这导致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如果不能及时地对某一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就会使批评性报道的传播时机稍纵即逝。与此同时,任何一个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传播范围都是十分有限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影响力的提升。由此可见,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新闻媒体而言,互联网环境下的英语新闻媒体虽然在批评性报道的传播速度方面表现出了一定优势,但是在批评性报道影响力方面仍旧相对欠缺。
二、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优化对策
(一)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际舆论传播环境中,对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科学地做出借鉴有益于有效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需要承认的是,西方新闻媒介在批评性报道的生产与传播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借鉴的经验,但是,与此同时,脱离中国国情,盲目借鉴西方批评性报道经验,很可能会导致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發育不良”,并使其发展空间受到制约。为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性报道的生产与传播实践中,有必要遵循“取精去糟”的原则,通过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对适应我国社会现状和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发展现状的批评性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等做出探索与创新,从而确保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过程中有理据可循。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深度,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还应当重视自身与社会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从而形成自律与他律共同构成的批评性报道监督机制,并减少社会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对国内外新闻受众所产生的误导。
(二)丰富批评性报道方式。丰富批评性报道方式,是提升受众关注度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以及日益激烈的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竞争中,这对于提升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影响力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方面,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参与到网络互动当中,从而发挥出网络媒体传受双方互动性较强的优势,而社会大众通过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及时地了解更多的批评性报道信息,而且可以针对自身的疑惑找到答案。显然,相对于传统的、欠缺互动的批评性报道方式而言,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关注,继而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影响力。另外,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也可以与其他媒体开展广泛合作,如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与传统英语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可以让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依托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而获得受众的信任,从而确保受众对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进行良好的接受,并确保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充分发挥出自身功能。
三、我国网络英语新闻批评性报道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批评性报道环境。网络媒体中的言论自由,能够反映出网络文明的发展程度,而要推动网络媒体言论自由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批评性报道环境作为支撑。因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有必要在批评性报道环境构建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大众参与到批评性报道的讨论当中,从而让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体现出民主化的特征,并适应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环境的优化来看,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需要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同时也需要享有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从而确保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能够在践行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为国际新闻受众传递出不同的观点与声音。于此同时,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过程中,批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也应当得到强化,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批评性报道机制,并发挥出我国英语新闻媒体在监督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当然,国际新闻受众在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批评中的参与,对于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所开展的批评能够得到国际新闻受众的有效反馈,这对于我国网络英语批评性报道方式、批评视角、批评内容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批评性报道的专业化水平。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的专业化水平是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关键,而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在批评性报道中体现出连续性,如使用新闻专题的方式开展新闻批评,针对比较突出或者国际新闻受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批评等;其次是批评性报道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不仅要求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所开展的批评要抓住批评重点,而且需要围绕批评重点对批评内容进行延伸,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批评性报道倾向。需要客观承认的是,无论是在批评性报道的连续性还是批评性报道的规模方面,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实践体系有待完善以及批评性报道散乱等,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因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从业者仍旧仍重而道远。要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专业化水平、拓展批评性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应当以自身改革与发展为出发点,首先对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体制与机制进行关注与批评,在此基础上,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需要对自身所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与互联网舆论环境做出清晰的认知,针对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国际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开展批评性报道工作,从而确保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能够在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影响力的强化。
(三)探索多元化的批评性报道渠道。长期以来,包括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内的国内新闻媒体,都是党与国家的喉舌,特别是在我国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需求中,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正是因为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社会地位,因此,从国内来看,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也具有了一定的优势与特权,这种优势与特权体现在我国英语新闻媒体理所当然地对社会与个人开展批评,而社会与个人却并没有充足的权力与渠道对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开展批评。这种问题的出现,对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应当重视批评渠道的拓展以及媒介与国内外新闻受众互动平台的探索和搭建,从而让社会大众能够在具有话语权的基础上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开展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不仅能够让社会大众自由地提出自身观点,而且也可以让我国网络新闻媒介及时地收集到社会大众的反馈信息,這对于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报道方式、批评报道视角的及时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报道所涉及的领域来看,社会型批评报道、文化型批评报道是主要的批评类型,而经济类批评报道、政治类批评报道等则并不多见,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报道内容选择方面所持有的谨慎态度。然而事实上,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只有在国内外敏感领域作出深刻、真实的批评报道,才能够让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嗅觉,也才能够实现自身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提升。因此,这是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四、结语
针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性报道深度与影响力方面的不足,我国英语新闻媒体应当重视批评性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通过丰富批评性报道方式来提升自身报道所具有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为了推动我国网络英语新闻批评性报道的持续发展,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有必要构建良好的批评性报道环境、提升自身批评性报道的专业化水平,并探索多元化的批评性报道渠道,从而展现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嗅觉,并促进自身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静:《做好批评报道应把握的尺度》,《今传媒》2012年第09期。
[2] 王勇、袁春妮:《<南方周末>批评报道的变化趋势研究——以2008年3月6日至2011年3月6日为例》,《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4期。
[3] 陈玲、关华:《改革开放30年来批评报道的发展变迁——浅析我国舆论监督、媒介生态演变以及记者角色的变化》,《东南传播》2009年第04期。
[4] 郝雨、郝艳辉:《民生新闻批评报道采访技巧和策略》,《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05期。
(作者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