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常常采用价值导向的相关框架来理解环境风险,而政府管理者却多使用技术导向的相关框架对公众实施风险传播,由此导致传播效果的受限。本研究利用舆情分析工具,对2016年4月间发生的“地下水八成不能饮用”网络舆情事件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并通过对信息文本进行框架分析,描述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者在舆情风险信息传播中所使用框架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传播目标设定、传播方法优化和传播效果拓展等在内的相应的环境风险传播策略。
关键词:环境传播;风险传播;网络舆情;水资源;框架分析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6年中央分成水资源费项目专题:《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的舆情监测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号:2016-Q-Y-CM-073。
作者简介:李文竹,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1、环境风险的两种维度。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着改造环境的成果的同时,也承担着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在风险社会中,风险已经代替物质匮乏,成为社会和政治议题关注的中心。研究者认为,事实风险与公众的风险感知之间存在差异。事实上,风险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部分是物理性的、更为实际有形的、可被量化的危险,即技术性的风险;而另一部分是由心理认知建构的危险,即感知的风险。①
在风险社会,一般公众是风险的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受众,公众对于风险的感知和应对是决定风险社会能否平稳过渡的核心。风险认知是个体对外界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与认识。这些主观感觉受到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主观的风险认知与客观的风险之间存在着偏差。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即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被技术专家评估为相对小的风险有时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并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而一些被专家评估为相对较大的风险却往往遭到公众的漠视。这会导致专家对风险的评估结果难以被公众正确认知,如果风险被“放大”,即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和行为偏离了某种相对参照,可能会使得风险事件的发展变得难以控制。公众与风险管理者之间产生沟通的困难,并可能导致风险管理和应对的无效。②
因此,在环境风险的两种维度中取得平衡是风险管理与沟通的目的所在,平衡专家、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风险感知差异,促进专家与公众在风险感知中达成共识,才能够更加真实的认识风险,并有效处理社会中隐藏的风险。
2、环境风险传播的两种取向。消除公众在环境风险事实面前的恐慌,达成公众与风险管理者之间在风险感知上的共识,从而协调环境风险的两种维度,正是环境风险传播的目的和意旨所在。风险传播在解决环境风险带来的问题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在环境风险传播的研究中,存在技术和民主两种取向。③
技术意义上的风险又称客观风险,是结合损害的发生概率和受破坏严重程度所作出的统计学概念。技术取向的风险传播以为公众提供科学层面的风险信息为宗旨,目标是风险的科学技术分析,认为科学技术是解释、评估风险的唯一力量。但是,如勒普顿(D.Lupton)所指出的,公众的风险知识水平、风险感知、风险的接受程度等都取决于公众所在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承造就了公众对风险的理解不同,风险感知的形成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前提下,民主取向的风险传播认为,风险传播需要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和社会价值观问题,吸纳更多的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目标是风险沟通的公平和正义,指向生态导向和人文關怀导向,认为普通人的风险诉求必须得到承认。
环境风险传播的两种不同取向影响着环境传播者的风险沟通方式和风险传播框架,前者倡导平等分享风险负担与收益,并不强调风险负担本身的减轻。后者则倡导采取措施阻止强加给特定人群的环境危害发生。
(二)研究方法。舆情分析方法:本研究使用舆情分析工具,对“地下水八成不能饮用”舆情事件自2016年4月11日—4月19日的全部舆情信息进行抓取,获得合格样本数为3136条。研究采用系统大规模搜集与人工精细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舆情走势、情感类型和媒介分布分析。
框架分析方法:框架分析是检验媒体呈现议题的方式对受众的影响的重要研究方法。在学者Devreese,Peter和Semetk的研究中,新闻通用框架具体包括:事实框架、人情味框架、责任框架、道德框架、经济后果框架、冲突框架和领导力框架等④。本研究采用新闻通用框架对抓取到的3136条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展示舆情相关议题框架的总体分布情况,旨在探索公平正义的诉求在公众风险反应中的表现,并重点关注在本次舆情事件传播中管理者和网民的差异化表现,从公众风险认知框架与政府传播应对框架的差异视角,来阐释环境风险事件演进的原因,从环境风险传播的角度寻求提升传播效果之道。
二、数据与分析
2016年4月11日凌晨(01:35:31),《每日经济新闻》根据水利部2016年4月8日在其网站公开发布的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相关数据,采写了一篇题为《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资源:八成不能饮用》的新闻报道在网站刊出。
报道相关内容如下:
水利部最近公开的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显示,全国地下水普遍“水质较差”。具体来看,水利部于2015年对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IV类水691个,占32.9%;V类水994个,占47.3%,两者合计占比为80.2%。
值得注意的是,IV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已经不适合人类饮用,V类水污染就更加严重。这也意味着,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胁。《月报》还显示,主要污染指标中“三氮”污染情况较重,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
报道刊发后,迅速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
2016年4月11日下午,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在会上澄清,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引起广泛关注的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
通过对2016年4月11日到4月19日全部3136条信息进行框架分析可知,如表2所示,在所有舆情信息中,事实框架占比最高,其次是责任框架和冲突框架。
(一)议题框架与舆情走势。本研究将舆情事件的议题框架与传播过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赋予静态的框架分析以动态判断与特征呈现。由下图可知,2016年4月11当天,此舆情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量即达到941条。在水利部新闻通气会后,官方辟谣通稿在主流媒体中得到广泛传播,舆情在4月12日达到1015条的高峰后开始下降,4月16日后,负面舆情在经过一段下降趋势后出现小幅上扬,4月19日后,此舆情事件逐渐消退。
通过对不同舆情框架在每日舆情信息量中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可知,如下图所示,事实框架、责任框架和冲突框架的数量和波动幅度最大:事实框架在整体走势中所占比例从最初的最高位降到了最低;责任框架在17日以前在大幅波动中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冲突框架则整体保持了较稳定的上升状态。
(二)议题框架与情感类型。在全部3136条信息中,共有负面舆情1914条,非负面信息1222条。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框架分析可知,如下表所示,负面信息的框架类型以责任框架和冲突框架为主,非负面信息的框架类型以事实框架为主。
举例如下:以事实框架呈现的典型信息为政府的官方新闻通稿:
2015年18个省区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是,Ⅱ至Ⅲ类占19.9%,Ⅳ至Ⅴ类占80.1%。但这些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2014年,175个供水人口50万以上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中共有33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总的来看,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其他框架的相关信息举例如下:
(三)议题框架与媒介分布。在全部3136条信息中,通过对舆情的媒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如下表所示,新闻网站舆情量依然最大,其次是微信,已经取代微博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同时,微博、微信中的负面舆情最多,并引领了负面舆情的增长走势。负面舆情多在自媒体中传递,主流媒体担当起辟谣的责任。
通过对不同媒介形态的信息进行框架分析可知,如下表所示,新闻网站中占比最大的是事实性框架,微信中占比最大的是责任框架和冲突框架。这进一步说明主流新闻媒体侧重于从事实角度描述水资源事件,并承担了正面辟谣信息的发布责任,而网民则倾向于将水资源风险事件从价值导向层面进行评断,个人主观考量成为网民发布信息的一般规律,主观性的立场和评判在网民信息发布中占据主导地位。
以下为微信中一些信息例证。
三、结论
应当说,在本次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的反应比较及时,针对媒体的片面报道,水利部当天即给予科学回应,相关媒体随后也做了纠正。但是从应对效果来看,人们对地下水污染现状的高度担忧并未得到消除。究其原因,在环境风险传播中,官方习惯于用技术导向的事实框架来应对风险舆情,但是公众倾向于用价值导向的冲突及责任框架等来评价风险,这导致两者的风险沟通出现差异化倾向,舆情的消解也只是暂时,公众的风险认知并未得到优化。
(一)传播目标设定——弥合技术风险与感知风险。风险傳播的目标是通过对风险信息的有效阐释,来平衡科学家、政府与公众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在环境风险传播中,政府管理者通常把注意力放在评估风险中的危险概率,从技术角度出发,使用科学话语来解说风险,试图降低人们对环境风险的感知层级。而公众对风险的评估却融合了技术知识、风险管理机构的表现和自身价值观等各类要素,此外,包括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应对中出现的公平分配等问题均可能会提升个体对风险感知的层级。由于一贯对管理效率的追求,管理者很少会将各类影响个体风险感知的要素计入风险评估,这就导致官方与公众之间在对风险的评估上出现鸿沟。
在此次地下水污染舆情事件中,政府通过“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区分进行辟谣,这在技术意义上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此后,诸如“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居民饮用浅层地下水,污染将主要对他们带来影响”、“难道农村人口的饮水不用关心,难道城镇人口不吃菜不吃肉不吃粮食?”等类似观点陆续出现,政府却不再予以回应,这加深了人们对农村由于缺少话语权而被忽略的不满。
小概率不等于无风险,尽管水利部通过新闻通气会、媒体正面引导,以及专家阐释来辟谣,但笼统刻板的回答却无法解释这一显而易见的问题——使用浅层地下水的农村怎么办? 须知,公众对政府行政能力的感知是公众信任的重要构成因素,政府在风险传播中要将技术风险与感知风险的弥合作为传播目标,尽力让公众感受到政府理解公众的环境关切,以降低公众风险认知的层级,否则,尽管管理者能够使正面信息直接抵达受众,但由于没有共情因素的支持,公众情绪依然无法疏导,最终的传播目标也无法达成。
(二)传播方法优化——融合技术框架与价值框架。随着网络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入,曾经“在一个由媒介设置公众议程并引导对话的世界中,媒介忽视的那些事情就像不存在一样”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互联网为公众参与讨论环境风险提供了便利平台,尤其在公众认为自己可能会受到潜在伤害时,网络上对官方观点的不信任情绪会更加明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风险传播者对公众的议程引导变得愈加复杂和困难。
研究发现,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和主流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主题上存在明显差异,主流新闻媒体对官方辟谣信息的跟进较为迅速,在报道主题、消息源选择,报道立场等方面都体现出较为中立的态度,对事件的平息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以及活跃于新媒体的意见领袖则建构了完全不同的环境风险话语框架,主题和立场更为激进。
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新闻媒体的风险传播行为不能仅仅止步于技术性框架的信息传递,以发布官方通稿为主要报道模式,而是要借机着力,针对公众意见中的不同价值倾向,对管理者以技术框架为主的信息话语形态,结合价值框架进行重新阐释,使公众看到管理者对程序正义的落实,并同时对真实的环境信息进行科学呈现,利用公众对风险的关注,增加科学信息的普及性传播,借此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推动风险传播的效果提升。
(三)传播效果拓展——完善决策参与与信息分享机制。在环境风险事件日益频发的背景下,很多环境风险问题被弱势群体视为正义与公平问题,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成为影响风险传播效果的一大障碍,因此,要真正实现风险沟通的效果,就必须在风险知识分享、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决策参与等方面进行制度改进,切实提升公众与政府的沟通粘合度,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风险传播。
在風险知识的分享上,风险传播要实现弥合风险专家和公众之间的知识差,帮助具有不同视角和专业知识水平的人们分享对风险的理解和认知的目的,需要将分享建立在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尊重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价值观,关怀公众的不同利益需求,才能找到知识传递的切入口;在风险信息的知情方面,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即便在8年之后的今天,政府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依然顾虑重重,“不公开是常态,公开是找麻烦”的旧式思维依然存在。此次舆情事件之后三个月,到水利部网站上打开政务公开栏,自2010年开始,每月发布一次的《地下水动态月报》,其更新时间停止在2016年4月11日。作为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环节,政府信息公开理应在回应公众关切和诉求方面起到更积极的作用,真正将“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树立为各级政府的自觉意识;在风险决策效率方面,风险传播的效果不仅表现在风险量级的评估一致,更是要解决因观点的冲突造成的不信任。为此,风险传播者应当积极推进科学与环境主题下的风险沟通,将知识技术纳入政策和行动决策进展之中,促成科学对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使公共讨论和方针决策建立在最优化的信息互动基础上,实现公众决策参与的效率与公平。
注释:
①曾繁旭.技术风险VS感知风险:传播过程与风险社会放大[J],现代传播,2015(3).
②王磊.《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社会表征结构对风险感知和应对的影响》.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③全燕.技术与民主:风险在科学与环境报道中的传播进路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5(5).
④Renn,O.(2009)Risk Communication: Insights and Requirements for Design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ograms o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In RobertL. Heath, H. DanO`Hair (Eds.), Handbook of Risk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London:Routledge.P81.
参考文献:
[1] 曾繁旭.技术风险VS感知风险:传播过程与风险社会放大[J],现代传播,2015(3).
[2] 王磊.《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社会表征结构对风险感知和应对的影响》.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3] 全燕.技术与民主:风险在科学与环境报道中的传播进路与思考 [J],国际新闻界,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