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作为
内容提要: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重塑了信息传播格局,也正改变着我国的网络舆论生态。近年来新闻反转现象频出,新华网、人民网近两年相继评出十大反转新闻,这些新闻不断地挑战着受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底线,侵蚀着主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反转新闻;主流媒体;社会责任
一、“反转新闻”的概念和特征
反转新闻,也称逆转新闻,指的是最初报道的新闻随着报道的不断深入向相反的方向转变,事实真相被后续报道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出来。网民对反转新闻事件表现出与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反转。
反转新闻是媒介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媒介环境和网络舆论环境息息相关。在人民网2015年评出的十大反转新闻中,反转新闻呈现出社会新闻居多、新闻当事人群体标签化明显、新闻源头多发端于网络及社交媒体等特点。
社会新闻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容易让受众感同身受,从而聚积成网络舆论热点,引发主流媒体的关注。媒体在报道这些新闻过程中,容易迎合网民主流舆论,进行主观性报道或炒作,制造轰动性效应。
此外,反转新闻中常见媒体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标签化”报道,这些标签化容易误导媒体和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引发的舆论会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
二、“反转新闻”中的媒体表现
(一)为“抢时效”,争夺“独家新闻”,抛弃新闻专业准则。反转新闻往往具有新闻事件要素多、过程复杂等特点,很多新闻最先爆发于网络媒体,网络传播下的“碎片化”信息呈现,使得事件真相很难第一时间“真实”展现,需要媒体不断挖掘和深入调查。当前我国媒介生态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媒体焦虑,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部分媒体一味地“抢发新闻”,唯恐在热点事件中“缺位”,生怕失去新闻报道的“先机”,在时效与真实的选择中,抛弃了真实、客观、平衡等这些新闻专业准则。
(二)为博眼球做“标题党”,有意识地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突出传播新闻中的对立因素,制造“轰动效果”。反转新闻中,部分媒体除了抢发消息之外,也习惯于第一时间发表对新闻事件的情绪化和极端化的看法,有意识地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在传播新闻时有意突出对立因素达到惊悚化、戏剧化的传播效果,用“故弄玄虚、耸人听闻、夸张煽情、低俗恶搞”的手法制作“标题党”来获取新闻注意力。媒体的这些做法在新闻反转向舆论反转衍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长期对某一群体“标签化”报道,给受众以“刻板印象”。新媒体碎片化信息下的“以偏概全”往往让受众以刻板化的社会印象来判断事件当事人或事件本身性质,即传播学中的“刻板印象”。例如:看到老人跌倒的新闻就觉得是“老人碰瓷讹人”,城市管理人员在民众心中的印象就是“暴力执法”,这些与媒体长期以来对一些社会群体“标签化式”报道形成的“拟态环境”有关,加之我国网民普遍新闻素养较低,在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新媒体舆论场里,符号标签式传播会被更多人采用,从而得出片面的判断结果。
(四)媒体对争议事实报道进行主观立场预设,对当事一方施行“舆论暴力”或“非理性声援”。在舆论热点事件报道时,媒体记者容易受个人主观情感和认知偏差的影响,让新闻报道有失客观公正。很多新闻之所以反转,是因为媒体记者根据自己对事件呈现出的表层信息主观判断,根据自身立场故意掩盖或夸大了一些事实,或只呈现出事实真相的一部分或者故意歪曲事件,从而造成大众舆论在开始时的错误或有偏差的认知。媒体习惯站在舆论高地,对争议事件过早定性,进行主观观点和立场预设,这其实是一种舆论暴力,用媒体的权利捆绑了受众的话语权,引导受众对事实得出错误或片面认识。
三、“反转新闻”的危害
(一)新闻反转导致“舆论失焦”,挤压社会公共议题讨论空间。随着新闻的反转,公众讨论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不断转移,产生“舆论失焦”现象,一些反转新闻引发的舆论在网络不断发酵的过程中,舆论焦点已经超出事件本身,在对某一事件“舆论热点”下的全民狂欢和调侃中,事件本身体现的公共议题讨论空间被挤压,无用信息充斥网络空间,从而带来严重的信息污染。
(二)严重消解和侵蚀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反转新闻不等于假新闻,但反转新闻反转的不仅是报道的事实和公众的情绪,更是对主流媒体社会公信力的消费和侵蚀。受众对某一媒体长期积累的信任度可能会因一篇反转新闻而瞬间降低,媒体再去挽回公众的信任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如果这类反转成为常态,恐怕以后连反转的新闻都没人敢相信了,媒体公信力就无从谈起了。”
(三)恶化舆论生态环境。反转新闻的层出不穷,是舆论生态恶化的直接反映。当频繁的反转新闻通过主流媒体发布后,公众对于媒体呈现的“媒介现实”与社会中的真实现实越发怀疑,在侵蚀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之外,也影响公众对现实社会的准确认知。此外,在部分反转新闻事件中,裹挟着如人肉搜索、网络诽谤与谩骂等网络暴力现象,给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带来消极影响,恶化网络舆论环境。
四、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中所应秉承的社会责任
新闻反转的一大特征是事实多数来自社交媒体的爆料,专业媒体介入调查后,事实真相得以澄清。新闻反转现象也提醒我们,社交媒体时代更加凸显专业媒体的调查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反转并非坏事。新闻事实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闻每反转一次,人们距事实真相很可能就更近了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
(一)面对舆论热点事件,谨慎发声,注重调查核实。社交媒体给媒体人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源,但也充斥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和虚假消息。主流媒体在面对热点事件时,要谨慎发声,注重调查核实,在速度和深度、时效与真实的矛盾中做好平衡和取舍。专业媒体人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力求深度挖掘事件真相,做到“无影灯效应”。记者要有质疑意识和问题意识,才能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挖掘报道。
(二)对争议事实的报道做到客观、全面、平衡。主流媒体应杜绝使用“标题党”,对事件涉及的某一类群体进行报道时,严格禁止“标签化”和“污名化”,对未有定论的议题不做预先主观评判,对涉及争议话题做到全面、平衡报道,不夸大和隐瞒事实,减少公众因新闻反转产生的焦虑与浮躁,從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记者在报道时,要多方核实,还原事件真相,这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养和职业要求,也是提高媒体公信力的应有之义。
(三)建立行业共识和制度性约束,严格履行行业规范。《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等新闻采编规范文件,对“核实新闻信息来源”“完善虚假失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等均有明确规定。面对不断出现的反转新闻现象,主流媒体需要行业共识和制度性约束,建立和严格履行行业内规范。要强化媒体人的专业主义精神和媒体责任担当意识。
要对媒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定期进行新闻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培训,增强媒体人对新闻真实的理解和认识,做到每一篇新闻报道都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追问和考验。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