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烽+肖涛
内容提要:在新媒体时代,普通人越来越多地成了可以活跃在电视上的主角,电视与普通人之间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互动。其中街头采访便是实现普通人走上电视并与电视进行互动的一种渠道,这种街头随机采访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让他们能在一些媒体前面说出自己想表达的话,颠覆了媒体以往高高在上、我说你听的传统被动接受模式,使媒体更加“接地气”。本文以央视和塔里木大学学生的街采作品为例,探讨电视街头采访实操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电视;街头采访;实操
作者简介:石清烽,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肖涛,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电视街采的选题
一次好的街头采访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选题,好的街采选题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宣传舆论传播意义外,还要接地气,并且不存有标准答案,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受访者都能有话说,甚至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才能让受访者发出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观点。所以切记选题时一定要注意多样化,出发点要大众化,回收点要多元化,让所有受访者有话可说。在做具体选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街采要注重提升采访主题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五个基本属性,当前电视新闻的海采中,新闻价值存在偏差性问题,总是偏向于一方面,其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电视新闻的效果。例如央视去年首次的街采尝试选取了“你幸福吗?”这样的主题,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在新闻传播效果上也产生了共鸣,但在新闻传播价值上仍有些许缺憾。
(二)街采要注意预防舆论引导的偏失。街采本质上是一种随机性的调查,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也就导致街采容易出现言论不一、以偏概全等现象。此时,就需要媒体从中引导,纠正问题,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电视街采的关键要素
具体到街采的实操,我们重点看一下街采中的六个关键要素,即:when,what,where,who,text,editing。
(一)When:采访时机的确定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比如《塔大老师们的浪漫事》就是在5月20号这一天采访的,时机选得好,所以受访者就更愿意说。如果不选在这一天做这一主题,采访对象基本不会敞开心扉接受采访。《塔大学生称要结婚,父母神回复笑翻全场》这个街采中设置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让受访者给父母打电话,电话中说是否可以带女朋友回家。这背后的采访时机是寒假临近,学生准备离校回家。如果不选择在这一时机设置这一问题,那么,这一“谎言”就不攻自破,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Who:采访对象的代表性和丰富性。
1、采访对象的代表性
新闻采访的对象是新闻事实的当事人或者新闻事实的知晓者,是记者采访活动中需要了解的对象,通过对采访对象的选择、确定从而达到对新闻事实的确认。因此,记者选择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明白被采访对象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规格和特征,会影响到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准确和全面客观,是否具有公信力、影响力和说服力。
街头调查采访虽然具有随机性,但是这种随机性也不能太强,而要选取与话题相关的对象,比如在年龄层次、知识层面上。这就要求被调查采访的对象一定要有较强的代表性。
2、采访对象的丰富性
以《家风是什么》街采节目为例。在《家风是什么》采访报道中,央视派出国内外记者95路,搜集了4000多人对家风的回答,仅视频素材就长达175个小时,而最终只有近百人的精彩回答呈现在屏幕上,也即是说仅有1%的内容播出。
从信息民主化、文化多样性角度看,不同的传播媒体针对同一问题发出不同的见解,才是高明的宣传境界。记者必定要依靠更多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才可能搭建出事實所应有的全貌。这不是说选择的人物越多节目所呈现的信息就越丰富,应当是选择的人物所代表的视角越丰富,事件信息的呈现才越立体。
(三)What:采访问题的固定性和开放性。街采提问的问题不宜太笼统,问题设计的切口不要太大太空泛,因为街头采访属于随机性采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事前没有沟通,被采访者往往没有任何思考与准备,受访者根本来不及总结什么或说出什么深刻的东西。
有限的具体问题一般由3-7个固定性和开放性问题组成。所谓固定性问题,就是指不论采访哪一个采访对象,都要问既定的同样问题。当然,在这一背景下,可以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意义相近的问法。初学者往往对不同的对象提问不同的问题,这样在后期剪辑时,采访素材就成了毫无逻辑和章法的碎片,无法有效串联成片。所谓开放性问题,与闭合式问题相对,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对”或“错”一两个字词就能回答的,这既便于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也为后期剪辑积累了有效素材。
(四)Where:采访地点的典型性。相对于厚重文本的思维压力,人们更偏向接受轻快平和的图片或影像,使用手机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新闻阅读时更是如此。典型化的街采场景的好处在于,不只是听多元化的声音,更是让用户置身其中,去感受资讯。
央视街采节目《中国·世界说》后期编辑在提交各驻外站记者的采访要求中明确提出:“拍摄地点选择能体现所在国特点,涵盖周边环境,生活气息浓厚,比如在英国伦敦的街采,要有代表当地特色的红色双层巴士驶入等,而且在每个城市采访后都要拍摄一个该地标志性的空镜头(全景),供后期编辑转场使用。”
我们团队制作的街采《新疆印象》曾被云南卫视等媒体采用。但遗憾的是,场景缺乏典型性,如果当初能多加一些所在地地标性建筑前的镜头,那么,地点本身就是一种极有意义的象征符号。
(五)Text:外在娱乐价值与内在审美价值
1、外在娱乐价值
在早期的电视节目中,字幕只是一个附加元素,只有在画面解释不了或解释不好的时候才会加上字幕。近几年,由于真人秀节目的兴起,精心制作的字幕不再是一个附加元素,良好的字幕呈现对节目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视觉组成元素的字幕成为画面与声音的延伸,它可以弥补画面和声音的不足,增加节目的信息量,强化节目的表现力,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真人秀节目的字幕分为说明性字幕、解释性字幕、强调性字幕和修饰性字幕。对于街采来说,用到的主要是后两者。强调性字幕指的是特别着重提出的字幕,这些强调性字幕带有娱乐性,可以增强街采的趣味性。修饰性字幕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色彩,并将这种潜意识传达给观众,更容易将观众带入情境中。
在《塔大学生称要结婚,父母神回复笑翻全场》街采中,一学生给父母打电话说:“放假带女朋友回家行吗?”家长在电话中询问:“你俩交往到哪个阶段了?”街采节目中将家长的这一回复进行了强调,并加上了语气词“嘶……”,进一步加强了戏剧性。另外一个学生则对家长说,领结婚证还能加学分呢,这时视频中加上了修饰性字幕:“小伙子真能编”,虽然是主观评价,但是趣味性十足。
2、内在审美价值
字幕创作应该尽量与报道内容及场景较为和谐才称之为美,在颜色、字型设置等方面给观众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同时电视街采中的字幕变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觉元素,应该与节目整体风格相呼应,并能够生动形象。
(六)Editing:碎片化提升节奏,集中化彰显主题。在《电影的元素》一书中,美国学者波布克将屏幕里面的时间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时间固然重要,实际上,剪辑师支配着时间。他能够通过剪辑将一分钟内发生的动作扩展为一个仿佛是一个小时的场面;他能通过片段的闪动把一个小时的动作压缩为一分钟。
街采剪辑,一般也要比采访拍摄用的时间要多。仍以《塔大老师的那些浪漫事》为例,这一个街采素材共三小时,采访和拍摄两天,但是用于后期剪辑上的时间是一个多星期。当然,由于学生初次尝试,难免生疏,所以导致时间过长。但即使是有经验积累,一般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在剪辑上。
街采剪辑的核心要点是碎片化和集中化。碎片化与集中化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在一起,碎片侧重分散的历时态,集中侧重聚合的共时态,集中是碎片化的集中,碎片是集中化的碎片。
三、电视街采实操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街采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事实性问题、观点性问题和礼节性问题。其中,观点性问题是核心。
街头采访的对象通常处于非静止状态,采访之前最简单的自我介绍是必要的,以便把时间让位于提问和与受访者的意见交流上。在街采过程中,为了能让别人接受采访,一般会在采访开始时问一些事实性的问题。比如,在《塔大老师们的浪漫事》中,刚开始问结婚几年了之类的都属于在为观点性问题做铺垫,最主要的是为突出观点性问题中的高潮部分即刺激性问题,如让老师们拿起手机给老婆打电话,说爱她。如果没有事实性的问题做铺垫,一上来就让受访者打电话的话,可能会遭到拒绝,也可能会引起受访者的反感。
在采访完观点性问题的时候,为了表示礼貌或是让受访者或观众的心里有一个消化放缓心情的过程,一般会在后面问一些礼貌性的问题。在电视节目中,很多街采的观点性问题偏向娱乐化,但是电视节目一般都要以主流价值结尾,娱乐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載体,而社会价值则是娱乐价值的呈现,所以要在街采完之后用礼貌性问题完成社会价值的实现。
纵观以上所举电视街头采访的所有案例,我们需要补充并特别说明的是,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选取什么话题,细节在一次街采中有时不止是锦上添花,甚至是决定成败,保留细节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电视街采如果采用宽泛的视野、空泛的描述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具体的、细致的细节才会使影像深深地印入观众的脑海,也只有做好了细节,受访者才更愿意与你亲近并接受采访。
参考文献:
[1] 谢金华.《今天,你“海采”了吗?——对电视街头随机采访的几点建议》.传媒观察.2013(08).
[2] 杨帆.《电视新闻街头主题采访类报道的探索与思考》.中华文化论坛.2014(10).
[3] 下牧建春.《第四章 微电影场景落实(上)》.数码影像时代.2015(10).
[4] 杨帆.《电视新闻街头主题采访类报道的探索与思考》.中华文化论坛.2014(10).
[5] 谢金华.《今天,你“海采”了吗?——对电视街头随机采访的几点建议》.传媒观察.2013(10).
[6] 谢慧星.《对街头调查采访节目的思考》.声屏世界.2013(04).
[7] 谢慧星.《对街头调查采访节目的思考》.声屏世界.2013(04).
[8] 冉明仙.《泛媒体时代政府危机传播的误区》.新闻爱好者.2014(07).
[9] 汪洁.《电视海采:魅力在于言外之意》.电视研究.2014(06).
[10] 隋妍.《由〈爸爸去哪儿〉看“神字幕”的作用》.记者摇篮.2014(07).
[11] 赵战荣.《浅谈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现代电视技术.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