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培磊
摘 要: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普遍面临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任务。在地方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应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强化本科生教学技能培养,兼顾学科发展,加大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力度;应鼓励一部分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同时适度保留一部分师范院校以满足培养地方基础教育师资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师范院校;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52-03
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逐步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也暴露出了结构化的矛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问题严重[1]。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严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结果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种问题并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2015年10月23日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为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次转型发展的改革大潮中,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该何去何从,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师范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的定位
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始,中国逐步走上了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1952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形成了一大批高等师范院校,为新中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教育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许多师范学院纷纷升格为师范大学,一批高水平的师范院校开始走向综合型大学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在2000年左右的高校扩招大潮中,原本以师范专业为主的师范院校,有的已经通过升格本科而转型为综合型大学,有的虽保留了“师范”名称却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随着教育部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规划以后,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就摆上了台面,特别是针对师范专业是不是应用型专业的问题成为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师范类专业?以往的认识往往把师范院校的所有专业都看成师范专业,随着2000年以后师范院校的升本改革和专业扩展,原有的认识已经被彻底打破。地方师范院校中既有师范专业,也有非师范专业。“师范院校新建的非师范专业主要涉及的学科门类就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这三大类。”[2]现在我们一般把专门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专业认定为师范专业,也即该专业与中小学的教學课程相对应,毕业生能够胜任相应的教学工作。因此,现在的师范专业一般仅指师范院校中的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政、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以及教育类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等专业。
从目前对师范专业的认知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师范专业都能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也即满足就业的岗位是存在的。就全国的中小学教师缺口来讲,尚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在等待师范专业毕业生来填补。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基本都是以中小学教师的就业方向来进行培养,并且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类课程,参加过不少于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或见习,所以完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师范专业就是应用型专业。
既然师范专业可以认定为应用型专业,为什么还要大力推行地方师范高校的应用型本科转型呢?当然不是因为现在的师范专业不具备应用型的特质。主要原因,一是现在的地方师范院校的本科师范生总体数量过于庞大,每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当年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需求总量;二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的培养不够。据“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项目组的调查研究显示,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比例相对较低,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低于学科专业类课程,并且师范生的实习满意度低,实习中最主要问题是实习时间不足、实际授课时数过少[3]。因此,国家倡导本科转型主要是解决师范专业存在的以上困局。破解此难题,一是,要淘汰部分重复设置和低水平维持的师范专业,实行省域范围内的师范专业优化配置。比如,经由师专升格为“学院”的综合性院校,就可以撤销原来的师范专业,只保留以“师范学院”为名的高校的相关专业。同时要在省域范围内,根据本省中小学数量和师资情况,合理控制和协调分配几所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招生数量,达到有序竞争和分工培养。二是,师范院校抓紧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提高师范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使师范毕业生到达“首岗胜任”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进行教学改革,加大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更
加重视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聘任中小学优秀教师成为师范生的兼职导师,采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模式,将师范生的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结合起来,将岗前培训提前对接到本科教学中来。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指挥下,地方本科师范高校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积极引导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改变师范生只能到学校就业的传统择业观,树立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观念。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选择创业,地方本科师范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设相关的创业指导课程,使大学生在毕业前就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创业指导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师范生的特色,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教育创业机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师范院校还可以为毕业生在教育行业的创业提供师资、资金和场所等方面的帮助。
总之,师范专业本身即是应用型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即可以掌握一技之长,从而为就业或实现创业练就基本功。当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只有从师范专业的自身改革做起,才能真正发挥其本身的应用特性,才能使地方师范院校在本轮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转型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已经成为当下我国高校的普遍共识,许多高校都把学科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工作。2015年10月,国家正式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标志着我国正加速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同时一流学科建设也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在“两个一流”的建设目标中,一流学科被认为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加速器”[4],由此可见学科建设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学科建设的主要内涵就是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包括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级别的科研项目、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高层次的科研奖励、高层级的成果转化能力和高水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地方师范高校近些年来也愈来愈重视学科建设,不少学科都进入了省级、市级的重点学科建设行列。学科建设强调学术性,要求高校不断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地方师范高校的优势学科一般都是从传统的师范专业中衍生出的学科,而这些专业又是当下进行应用型转型的困难专业。因此,对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来讲,既要保住原有优势师范专业的学科基础,又要面临传统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的压力,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发展中的矛盾呢?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呢?
首先,学科建设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中必须紧紧抓住的生命线。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工作,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望的重要指标。所以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讲,必须确立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这一理念。“学科建设要为专业建设服务,尤其是学科方向、学科队伍与学科基地、学科平台等学科条件的建设主要还是围绕专业建设来进行。”[5]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汇聚学术队伍,为学校的发展集聚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成为支撑学校长远发展最稳定的师资力量。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还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知名度。通过学科建设搭建的一系列科研平台和实验室,也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提供了保障。
其次,应用型转型是地方师范高校发展的新契機。面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地方师范高校同质化结构发展的矛盾,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是解决生存和发展之困的有力抓手。地方师范院校只有扎实的推进应用型转型,将专业发展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将学生的培养更加瞄准市场发展方向,才能赶上国家高等教育结构化调整的步伐,才能避免因同质化发展最终被淘汰的命运。只有那些社会声望高、学术影响力大、学生培养质量强、服务社会力度大的师范高校,才能在当今的教育资源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
因此,不管是学科建设还是应用型转型,都是提升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实力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所以学科建设与应用型转型并不矛盾,一流的学科建设是由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做支撑的,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可以瞄准有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加大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力度,将高校、企业与社会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师资队伍强了,学术水平高了,学生培养质量升了,学校的声望和社会认可度自然也会随之增长。所以说,学科建设和应用型转型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都是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地方师范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路径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演变,我国的师范教育院校结构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在20世纪末之前,我国的师范院校格局一般是由中等师范专科学校(中专)、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大专)和高等师范本科学校(大本)三级结构组成,分别承担着培养地方幼儿、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各类师资人才的任务。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师范院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大体呈现四种形式,即“撤销、改制、升格、合并”[6]。在升格本科和高校合并的影响下,中师院校和师专院校由于或合并或升格而进入本科院校行列。原有的三级师范院校格局逐步向二级格局过渡,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一级师范院校的格局,即由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培养各类初、中、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在此过程中,各级师范院校也经历了办学定位的转变。教育部属和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基本实现了从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这些高校办学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具备一大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级重点学科,不仅师范教育类专业发展水平高,非师范专业也具备较高的水平,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布局合理的综合性大学。当然,这些高校仍然以教师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和鲜明特色,也保留了师范大学的名称。另外,一批地方师范院校则通过“去师范化”的途径转变成了综合性大学,如临沂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这类学校一般都是经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不仅取消了师范院校的名称,而且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上都已经脱离了师范色彩,并将发展目标瞄准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上,区域性、多科性和综合应用性是这类大学的特点。可以说,这类地方师范院校早已经完成了转型,实现了由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转变。那么,另外一类尚保留师范院校名称和教师教育特色的地方师范高校该如何面对此次转型发展的要求呢?是要同样转变成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吗?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来讲,地方初、中等教育的师资尚有很大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情况尤为严重,甚至有些农村小学已经出现因教师短缺而长期雇用临时代课教师的现象[7]。如果所有的地方师范院校都转变成综合性大学,那么必将造成师资后备人才培养的大面积缺失,肯定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地方师范院校数量和规模都较大,如果同质化发展势必造成基础教育人才的浪费。因此,地方师范院校的应用型转型是势在必行的,而在转型的过程中,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分类引导,指导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基础的师范院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定位和转型。如一些综合实力较强、具备综合性大学基础的地方师范院校可以探索转变成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在一省或一市范围内存在多所同类师范院校的地区,应该积极鼓励和稳步推进部分高校转变成综合性大学。而在主要就业面向西部基础教育落后地区,或者师范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则应该保留师范院校特色,以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对于那些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发展基础较好的师范院校,应该设法保留师范专业,并且要做大、做强,因为其本身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得卓有成效,不存在转型问题。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良好的师资是教育发展的根基,只有保障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来,才能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持久性的活力。
总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改革契机,找准自身办学定位方向,凝练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特色,积极瞄准地方社会服务导向,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转变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清时.大学同质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长江 大学学报,2009,(4).
[2]洪波.地方师范院校中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关系刍议 [J].现代教育科学,2013,(3).
[3]丁钢,李梅.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 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4,(11).
[4]李祖超,黄文彬.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加速器[N].光明 日报,2016-02-02.
[5]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 育研究,2014,(8).
[6]张乐天.我国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相关问题的探讨 [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1,(6).
[7]孟凡维.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及建议[J].吉林人大,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