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

2017-02-16 21:40:39艾立明
关键词:章莹颖凝聚力民族

艾立明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合隆中学)

培养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

艾立明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合隆中学)

古往今来,国家的兴盛与否其重要一点就反映在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上,中国要发展,民族要复兴,离不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民族凝聚力迫在眉睫。

民族凝聚力 熏染思想 团结合作

教育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思想观念的认同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需日臻完善的过程。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发展特点,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怎样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我主要通过三步展开,即奠基阶段——熏陶思想;形成阶段——行为默化;巩固发展阶段——深化影响。

一、奠基阶段——熏陶思想

熏陶思想就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树立远大理想,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奠基阶段。心理学告诉我们,一种能力,一种观念的形成,思想意识的渗透起到了奠基作用。只有学生了解了我们的民族,认清了它的本质,才能接受它,崇拜它,才能为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让学生了解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人类历史的列车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21世纪,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科学技术等许多领域领先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再一次做出贡献。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凝聚力。国家的兴盛与否,其重要一点就反映在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上,纵观中国历史,凡经济发达,国力鼎盛时期,无不在国家统一民族大团结之时,五代十国,唐之后期,特别是清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半殖民地状况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近百年来,中国积贫积弱,屡受列强欺凌,其重要原因就是全国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凝聚力强弱确实严重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坚定自己的信心,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可见对学生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学生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能力,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思想内容的渗透主要通过课堂、班会、演讲、影片等多种形式逐步介入,使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牢牢地扎下民族凝聚力的根基,借此来熏陶学生的思想。

二、形成阶段——行为默化

行为默化就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一切实践活动去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这是其形成阶段,具体做法是:

1.利用校园的氛围,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中国有句俗话“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才能给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才能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对学生,我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他们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班级管理方面,以前由班长一人看管班级,自习课很乱,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经过分析发现学生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后来采取民主管理的方法,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如果哪位同学违纪,那么就会影响到本组其他同学的学习,也影响了本组的荣誉,这样就会形成多人管一人,大家齐管的现象,这种通过实践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班主任大量讲解、阐释道理、制定班规效果好得多。这就印证了大家的事必须大家管,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共同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只要我们细细地品味一下,无处不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习中倡导合作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在学习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民族凝聚力精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此我的主要做法就是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互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集体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为了搞好差生转化工作,我班还组建了优差互助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我班组建了竞赛组。例如,为了写好一篇作文,组内同学共同搜集资料,共同写、评、改。这样长期以来在学习中既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也是一种凝聚力。

3.在生活实践中明确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一个流水生产线,如果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这其中包含着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生是班级的成员,每个学生与班级之间是互相渗透、互助互利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班级搞的各项活动中就能体现出来。记得去年一二·九长跑,当剩下最后一棒时,我班是第六名,这时大家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我班王树斌同学的身上,当时班级同学都为他呐喊加油,王树斌同学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追上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我班取得了第二名,当时全班同学沸腾了,一起将王树斌同学高高擎起来,个个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些看似很普通的活动,实际上是培养学生们凝聚力的最好途径,后来在一次“我与班级”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为班级争光,不论是值周的各项检查还是学校搞的大小活动绝不给班级拖后腿,一定要力争上游,争做优秀班级。其实这样的班会在初一、初二时也搞过,但是我感觉还是初三的同学反应更加强烈。这说明一种新的力量——班级的凝聚力在形成。从哲学角度讲,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联系达到平衡并得到发展。可见学生实践多了,就会感到要与他人交往,要与他人合作。任何时候将自己孤立起来都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合作的动机之一来源于实践也形成于实践之中。

三、巩固发展阶段——深化影响

通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开始形成,并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这是其巩固发展阶段。

有人说初一学生同初二学生相比,初二学生同初三学生相比人生观确实有很大变化,学生由单纯逐步走向成熟。这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体现在学生的凝聚力形成了,集体荣誉感更强了。他们的种种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自习课上,初一、初二显得很乱,而在初三的自习课上同学们都能静静的自觉学习。还有为班级做贡献的人多了,好人好事也多了,等等。这些看似是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其实这也恰恰表现出同学们的凝聚力在形成。教师要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其影响,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之,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要从娃娃抓起,学生阶段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种观念的认同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日臻完善才行。

[1]顾明远,申杲华. 学校教学计划与课程管理运作全书[M]. 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2]单培勇.国民素质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3]史习江.教育管理与教育发展战略[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

[4]于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人民教育,1993(4).

[5]邬思龙.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求新、求实、求活[J]. 江西教育科研,1993(3).

责任编辑:王天舒

章莹颖事件警醒家长:留学安全有铁律 不能再当“傻白甜”

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章莹颖,今年4月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交流学习,6月9日失联。这件事引起了当地华人和祖国民众的普遍关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6月30日宣布,已逮捕一名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27岁男子。令人遗憾的是,FBI表示相信章莹颖已经死亡。

据报道,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美国伊利诺伊中区联邦地区法院埃里克·朗法官判定章莹颖绑架案的嫌犯克里斯滕森不得保释,将无期限羁押至判决。

虽然章莹颖事件只是个案,人们在祈祷章莹颖平安无事。但不可回避,中国家长内心的担忧都在增长。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就是那个有“完美受害者的特征”的人。而事实是,跟可怕的安全事件相比,很多中国留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当欠缺,甚至有人说那些承载着家长满满的期盼走出国门的孩子,简直就是“傻白甜”。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名国内外的家长、学生及各方专家,试图寻找一些能迅速把我们的“傻白甜”留学生武装起来的妙招。毕竟,跟学业、成就比起来,生命是最为珍贵的。

铁律:低调不“炫富”,给坏人一个“不伤害你”的理由

中国孩子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很多时候是自己“引祸上身”。这几年媒体上曝出的中国留学生被抢事件跟“炫富”行为不无关系,甚至有些孩子刚买完“豪车”就遭遇了抢劫。

“你要给小偷一个不偷你的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在近几年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行前集训上都提到了这个观点。

王大伟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孩子站在火车站,长得很高很漂亮,身旁放着一个大包。这个时候旁边来了一个小伙子,很有礼貌,给女孩鞠躬说:“我能帮你拿行李吗?”

大家通常能想到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女孩子说:“好啊,咱俩是不是老乡啊,一块儿走吧。”第二种答案,女孩说:“对不起,不用了,谢谢。”

很多人会认为第二种答案优于第一种,不过王大伟教授介绍,还有更好的答案,女孩说:“对不起,我男朋友上厕所去了,马上就回来。”

中国有句古话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种回答其实就是打消了坏人的企图,不给坏人伤害自己的理由。

“在位置比较偏僻而且同行人少的时候最好把贵重物品,比如项链手链什么的收起来。”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已有一年交流经历的文瑜说,这是不少留学生总结出来的,避免让坏人盯上自己最直接的办法是“尽可能保持低调”。

“现在很多安全事件更容易发生在低龄留学的孩子身上。”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研究生部总监田旺说,这样的孩子通常父母收入较高,家长也比较溺爱。这些孩子出国之后,由于环境变化比较大,又失去了家人的宠爱,往往心理落差比较大,如果调整不好很容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章莹颖凝聚力民族
我们的民族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42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18
章莹颖家人感谢凶手前女友作证
章莹颖案嫌犯承认杀人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学术论坛(2018年6期)2018-03-25 02:21:0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