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海量阅读为学生的书香人生奠基

2017-09-11 09:38:27韩兴娥
关键词:海量儿歌成语

韩兴娥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

名家说

课内海量阅读为学生的书香人生奠基

韩兴娥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

韩兴娥简介

韩兴娥,山东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第二届齐鲁名师。她的 “课内海量阅读” 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突围”的大讨论,被评为2010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通过12年的教学实验,她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越来越完善,出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成为当当网畅销书,为海量阅读提供了许多可操作的方法。

韩兴娥老师与玄老汉先生合作出版的《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丛书》之《成语儿歌100首》《俗语儿歌100首》《谚语儿歌100首》《歇后语儿歌100首》《多音字儿歌200首》《学拼音儿歌77首》《韵读成语》等已被许多学校的老师引入课堂教学,在刚踏入校门的学生心中播撒下热爱阅读的种子,“课内海量阅读”教学实验已在全国悄悄拉开序幕。

课内海量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在课堂上全班共读同一本书,像课本一样共同阅读,而课本仅仅是其中的一本读物。与以课本为中心的常规课堂有很大的差别。总有老师问:“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你会不会走上这条与常规教学大相径庭的‘课内海量阅读’之路?”我说:“当然会。”走上这条路是因为在我心中有着坚定的渴求。从1987年当上语文老师的那天起,到2000年,我按常规教学13年,虽然其中也小有成就,但看到有的六年级学生竟然写不出通顺的文章,一篇简单的课文反复朗读数遍,还结结巴巴的,我对这个职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2000年潍城区引进了韵读识字教材,我实现了从教一本教材到教两本教材的转变。教一本累,教两本更累,因为我的思维还停留在让学生“学一课会一课”的定式上。当这批学生上三年级时,我惊奇地发现,他们对文字的感悟能力远远高于以前的学生,被听课的领导称赞“个个是播音员、人人是小天才”。2006年,这届学生毕业时,“两周教完教材”已广为流传。

30年的教学生涯中,笨笨的我苦苦地寻觅,终于找到了一条师生共同茁壮成长的大道,那就是“课内海量阅读”:大量课本之外的优秀读物进入课堂,在课堂40分钟之内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课本以外的阅读占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腹有诗书的学生融汇百科、贯通古今,他们的自学能力、民主意识、求知欲望使老师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老师的水平高低不是关键,只要将优秀作品搬到课堂上,学生就可以通过大师留存的精神文本,去“聆听”大师的教诲,去汲取大师的智慧。不需要老师讲得如何天花乱坠,而是要让学生在优秀读物中学得乐而忘返。正因如此,简单易操作的系列“课内海量阅读”丛书才能赢得全国无数普通老师的青睐,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才能敲开那扇已令无数语文老师折戟而返的众妙之门。

一、海量阅读之路 上下求索

审视自己的从教之路,我认识到读一套或两套教材,妄图从这少量的书中达到大量识字的目的,过程无趣而艰辛。读的文章少,又希望从这少量的文本中认识一定量的生字,于是有的孩子认字的过程很艰难。老师要学生达到一定认字的要求时,孩子辛苦,老师着急。所以说读的越少越辛苦。我们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不必纠结孩子是不是认识文本中的生字,只要保证课堂上孩子们都跟着朗读就可以了,至于孩子认不认识那些生字,老师可以任由学生“爱会不会”。有的孩子上学一天、两天,甚至十天、二十天没认会一个生字,也不必着急,只要跟上海量阅读,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学生都能在海量阅读过程中认识至少2000个常用汉字。

识字一向是语文教学的“瓶颈”。我在苦苦寻找一个办法,使识字阶段的文本内容与儿童的认知兴趣统一起来,尽快教会儿童认识常用的1000个汉字,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自由阅读的广阔天地,把儿童从枯燥乏味的识字过程中解放出来。

课文读熟了,我就不再让学生反复复习,用一个学期把学生“绑缚”在一本教科书上,他们会讨厌教科书,甚至由讨厌课本迁移到讨厌其他的书。如果不经常变换阅读材料,是不能使学生顺利地掌握阅读技能的。人之所以要阅读,是为了从各种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不是为了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同一篇文章,没有一个人爱吃剩饭,也没有一个学生乐于用半年的光阴读一本课本。如果一年级学生因为乏味的识字过程产生“读书没有任何乐趣”的印象,他们也许永远不愿意读李白、杜甫、普希金……于是我为弟子们选择了一本又一本读本。把那些幽默的、有趣的、引人入胜的、贴近孩子生活的、有益于增长知识的读本提供给孩子们,把那些简短的、文字和图画混合排印的儿歌摆在孩子们面前,把识字的过程纳入到更加广泛的、内容丰富的、热情洋溢的、生动有趣的认知活动中去。这样,对于书中内容的强烈渴望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克服拼读、识字的困难。于是2007年秋天,“课内海量阅读”从一年级就拉开了序幕。

海量阅读听起来似乎很轻松,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需要全身心投入。要思考如何对待教材,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过拼音关、识字关,作文教学如何处理,如何应对考试,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面对大量的阅读内容,老师如何引导与备课,等等,听起来都是不轻松的事情。

为了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知识,我下足了功夫,把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做成课件,录制音频,做成卡片……大量的教学材料要一一梳理好,近千首的儿歌一首首敲下来印发给学生,几百首的唐诗宋词一一做成课件,凡是适合学生课堂共读的书,能买到的都想办法买到。我曾把书店里诠释《论语》《道德经》的所有版本都买回来和学生阅读、讨论,不好买的书,我就统统敲成电子稿。我如同一位热恋中的少女,课堂是我的恋人,我的爱炽热而持久。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浩瀚的文化,那么多的知识只陈列在图书室的书架上真是太可惜了。于是我开始把图书室的课外书拿到课上教。当看到这些书只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却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自学时,我又开始编写海量阅读教材《读历史学成语》《读论语学成语》等,每一本教材里都凝结着我辛勤的劳动与滚烫的热情!为了使所编教材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我反复修改编写体例,不断调整编排次序;为了让孩子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我把文言和白话编在一起,并进行系统梳理,为了确保这些文言知识准确无误,我需要一一查阅典籍进行校对,小到拼音的注解、标点的选用,大到历史框架,都要反复思量;为了让孩子们获得高品位的阅读,我还不厌其烦地反复锤炼润色语言……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甚至大年初一还在忙着备课。多少年来,烦琐、无趣、艰辛、浩大而繁杂的工作成了我课余生活的全部内容,而我却乐此不疲!“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使“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落在了学生身上:没有一个学困生!每当看到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能融汇百科、贯通古今,每当看到他们表现出来的自学能力、民主意识、求知欲望,我就会高兴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对于习惯了常态课程理念的教师而言,这么多读本进入课堂,怎么教?它们的内容如何统一?教学的主线如何突出?常规课里那种恒定的起承转合的环节如何衔接?

其实解决的办法简单得很,因为我根本就没有考虑什么主线和衔接的事,根本没有牵引技巧,但是学生对新鲜有趣的文本自然有一种原生态的向往。我的做法就是:这一篇读熟了,问一两个问题,接着读下一篇。我的课上最多的招数就是:“读!”全班读,听录音读,跟读,分小组读,个人表演读,接力读……读得滚瓜烂熟之后,就找有价值的片段或语句试着背一背。背诵的方式无非是:接力背,小组背,个人背……

有老师统计过,我在一节课上能让学生有声朗读达三十几次,读各种文字的总量能达到一万多字。同样一节课,我的学生为什么能读能背这么多内容?为什么可以自始至终葆有盎然的兴致?

因为大量不同的文章令学生有新奇感,童心天然的好奇得以满足;而教师规避了繁杂的解说,把时间让给学生自己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活干”。各种读书形式唤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每一个人都被别人关注着,也始终关注着别人的读法。这种看起来简单而没有技法的读书模式,其实暗合了最重要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享受课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文字营养。多年来,我就凭这简单的做法,让我的学生通读了大量的书籍。一本教材两周上完,让大量的课外书成为课内读物的想法不再是奢望。

2007级学生升入中学后表现突出,尤其是当年的学困生竟然也成了优秀学生,为我在当地赢得了良好声誉。2014年,我再次教一年级,这级学生家长对海量阅读的功效已少了很多怀疑,更多的是赞同和支持。

有了家长的支持,一切都好处理。我的班级在一二年级不参加常规考试,不做卷子,不写句子,不写话,把三分之二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到了诵读上,真正开启了“课内海量阅读”,仅在一年级上学期就读了十多本书。两年时间,学生的基础打得足够扎实,所有学生随意翻开一篇从没有读过的文章,不经预习就能流畅朗读。升入三年级后,每个学生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作文、考试对经过海量阅读浸润的孩子来说轻而易举,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达成目标。我和学生们有了充足的时间畅游书海,不亦乐乎。

十多年来,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齐聚潍坊,参加海量阅读研讨会,我和学生高谈宇宙之奥秘,纵论天下之文章,妙语连珠,有华章迭出之美,激扬文字,呈大气磅礴之势,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古代经典的瑰丽。

我的教学笔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让数万名老师和家长看到了语文课可以这样轻而易举地从教材中突围。课内海量阅读丛书《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历史学成语》《读论语学成语》等,为有志于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师生提供了高效、有趣的系列课堂共读图书。还有我们师生无数次公开课的成功……我似乎成了光彩夺目的天鹅,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仅仅是童话而已,平凡的我愿意永远做一只快乐的丑小鸭。满堂炫技的课我永远不会讲,但是我能教好自己的学生。给我一个班的学生,就等于给了丑小鸭一个快乐的家园,吸取着青山绿水的灵气,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享受清风朗月的滋润,丑小鸭也能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近几年,“课内海量阅读”团队遍地开花,像淄博的徐美华、王爱玲,上海的朱霞骏等在自己的课堂上教学非常出色,但并不擅长借班上课的草根老师越来越多,我所在的学校也成为“海量阅读研究所”。越来越多的老师跟我一起,带着自己的学生在海量阅读的道路上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课内海量阅读 简单易行

海量阅读教学方法,十分简单易行。在低年级,老师和学生读一读、议一议,放开声音朗读、手指着文本朗读即可。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儿歌”中识字

一年级学生一入学,我就加快了拼音教学的速度,拼音教学侧重于让小朋友动手、动嘴,我设计了如下的图形。

不能与“a”相拼的声母有:jqxr

课堂上孩子一边用手指划,一边动口读,还可以一边摆卡片一边拼读。三个星期,我的一年级小弟子就读完了一本99页的《学拼音儿歌77首》,一入学,他们就踏入了课内海量阅读的快车道。

然后我给学生设了一个又一个“举三反一”“举十反一”的“缓坡”,让学生在阅读“实战”中进一步提高熟练拼读的能力,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并增加识字量。

2.海量诵读韵文

拼读完儿歌,我们开始读最简短的《三字童谣》,一百多首三个字一句的童谣读完,再过渡到五字、七字童谣,在大量阅读中慢慢提高阅读的难度,孩子的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各种儿歌、成语接龙等简短整齐的文本最适合低年级学生齐读,低年级的课堂需要海量齐读,会的、不会的学生都在齐读的滚滚洪流中慢慢认识了汉字、爱上了阅读。

课堂教学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大声地读:老师领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齐读……只要为学生选择的读物有趣,简简单单地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脉”这个多音字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难度较大,但如果通过儿歌的形式,只要“扯着嗓子读”就能学会。比如“叨”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我们当老师的也很难读对,但《多音字儿歌200首》中通过下面一首儿歌,小孩子都能记得扎扎实实:

老猫设宴先叨叨,

叨唠半天真可笑,

笑得老高大声叫,

惊醒梦中小花猫。

小猫抱怨没睡好,

叨咕半天怨老高。

老高听后才知晓,

发誓下次不叨扰。

一个班50多个孩子能力参差不齐,所以要求不一样,我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制定不同的星级评价标准。对儿歌的要求是:一星标准,会读带拼音的儿歌;二星标准,会读不带注音的儿歌;三星标准,认读生字、生词。这样虽然认字的扎实程度不一样,但全班学生都能“海量”阅读起来。除了全班共读的儿歌书,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读其他儿歌书,孩子们个个铆足了劲儿争“星”。

以阅读的大环境为训练场,使学生在口诵中获得了识字的神功。更为重要的是,那每日琅琅的书声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也让每一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一年级平均识字量超过2000字,越来越多的孩子畅游在阅读这片广袤的原野中,人生奠基工程中承重量最大的基石已结结实实、稳稳当当地立起。

低年级只做两件事:读书、写字。2016年秋天,我的徒弟朱霞骏的《趣读识字一条龙》出版,海读人有了高效的写字教材,读和写的效率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3.二、三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有了一年级认识2000个字的基础,语文课本对我的学生们来说很简单。从二年级开始,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我的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地朗读。

但我坚持一条:不论课本还是课外书,都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填空。如:

“翻过一座小丘,穿过一道山谷。蝴蝶追着跳舞,松鼠数着脚步;小树亮着绿叶,绿叶托着露珠;露珠掉在林中,变成朵朵蘑菇;阳光和着鸟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语言。

小学六年,我班上的学生每个学期写的作文不超过10篇,不写日记,不写读书笔记,不做配套练习册,除了把生字写扎实外,余下的时间都用来诵读。“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结果是学生从三年级起就能下笔成文,那些慢孩子也能做到语句通顺,这是海量诵读的功劳。有了满腹经纶的积累,就会有出口成章的表达。

4.四、五、六年级:“海量诵读经典”

二、三年级诵读大量的白话文,使三年级作文起步顺利进行,随着年级的升高,在学生作文的篇幅不断加长,语言不断丰富,能够应对考试的前提下,我带领学生逐渐减少白话文的学习,增加文言文的数量。我从书店里、网上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书,并编写学以致用的自学材料。

以《读历史学成语》“远古”部分为例,前面的“相关成语”用最简练的语言讲成语故事和比喻义:

洗耳恭听:许由嫌尧让他当官是侮辱了他,到河边洗耳朵。现在形容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或欣赏优美的乐曲。

每个单元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学以致用”练习:

他在这里备受尊敬,所以当他开口说话时,人们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论语学成语》设计了“大显身手练一练”环节,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个词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反复练习。

一、成语意思猜一猜:_____________:专心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形容勤奋好学。_____________:耐心地教导别人,没有厌烦的情绪。

二、成语运用猜一猜:

王老师教育学生特别有耐心,对一些不遵守纪律、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地教导。

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没有______________ 的精神是不行的。

三、近义成语猜一猜:

不厌其烦:____________

手不释卷:____________

反义成语猜一猜:

无心向学:____________

这些练习不同于常见的阅读习题,而是侧重语言的积累。一个词在这里练习了四遍,这四遍练习不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不断动脑思考的练习,不断加深记忆和理解的练习。

学唐诗时,我也寻找、编写“学以致用”的例子:

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越来越感到,这地球真的变小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早已成了生活中的现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后人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还有班超投笔从戎的事迹,表达了读书人建功立业的志向。

我边教学边给《诗经》《论语》等经典设计“学以致用”的例子,海读团队的众多老师一起编写阅读教材,力求在阅读与表达之间搭起桥梁,使经典的阅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靠着“课内海量阅读”,把一个又一个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文字储存到了学生记忆深处,并在他们内心植下热爱阅读的种子,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抹厚重而绚烂的底色!

责任编辑:惠春鹏

猜你喜欢
海量儿歌成语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00
睡觉儿歌
拼成语
意林(2016年21期)2016-11-30 17:32:21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猜成语
儿歌绝唱
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9
基于文件系统的分布式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存储与组织研究
七月的儿歌
中国火炬(2012年7期)2012-07-25 10:11:33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