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峥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小学,江苏苏州 215233)
基于儿童立场
——在科学探究中静候“花开”
沈峥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小学,江苏苏州 215233)
世界在儿童的眼中是多彩斑斓的,喜欢探索、追求自由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就应顺应孩子的天性,鼓励他们探索,引导他们创造。但事实却是,我们用机械重复的训练,单调乏味的灌输,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愿望,破坏了“儿童”的好奇心。
儿童立场;科学探究
“中国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这一语道破了我们的教学应从儿童出发,关注儿童的已知,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而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如何坚持“儿童本位”,让“儿童”在问题的“正中央”,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方法多元化,并始终保护孩子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罗森塔尔效应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投入更多积极的情感,将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站在儿童的立场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究,应怎样体现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呢?以笔者听过的一个案例为例:
【案例】《设置版面》教学片断
师(出示报纸):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份我们当地的报纸。你们看看,这些报纸好看吗?
生:(异口同声)好看!
师:有谁来说说,这些报纸好看在哪些地方?
生1:报头很漂亮。
生2:有图片,非常的漂亮!
生3:……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是你们仔细看看,是不是报纸的版面设计得最漂亮呢?为了增强我们的可阅读性,编排报纸的人把很长的文章分成了几栏。这样,不但美观,我们读起来也不吃力。那如何给一篇文章分栏呢?在我们的计算机操作中,常常要“先选中后操作”,同学们,选中文章了吗?
生:选中了。
师:接着我们单击“格式”菜单栏中的“分栏”选项,就可以弹出“分栏”对话框,给选择的文字进行分栏。然后可以在预设中选择分栏的“栏数”,在“宽度和间距”中输入分栏的相应值和间距。
案例中,教师选择了让学生欣赏实物报纸作为新课的导入,教师想通过“报纸哪些地方好看”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学生的回答却背离了教师的预设。教师不得不自己做一个转折,把问题引到版面设计上,然后再反问学生。此时,学生对版面探究已失去了兴趣,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而在讲授分栏这一操作时,虽然教师的讲授注意了与操作相结合,却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从教学片段来看,教者似乎站在了儿童立场想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但提出的这一探究任务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导致学生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所以,站在儿童的立场,是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只有教师的精心预设,学生才能展现“别样的精彩”!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指的是在不同的智力或非智力方面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学生。“不同的发展”应是教学要对学生创造因材施教的发展,让所有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由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教师在设计时探究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差异性,客观地显示优、中、差的层次梯度,特别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考虑,同时要为优秀的学生留有余地。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探究问题不宜太多太碎,而且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简单的问题由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难度稍大的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讨论解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Logo单元中《彩色世界》这一课,在教学完SETPC、SETBG、FILL命令后,学生基本都能掌握这三个命令的使用方法,但在最后实践园的练习中,我却发现很多同学到下课都没有画完这两个题目。于是,在平行班其他班的教学中,我改变了这个策略,设计好难度不同的任务:一、画一面小红旗(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二、画三个不同的正多边形,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完成得较快的学生);三、画一串彩色的泡泡(感兴趣的学生)。这里我提出了三种难易不同的任务,层层递进,又有了基于自我的挑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还必须做到——隐性分层。对于这样的不同分层任务,作为教师的我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没有跟学生说。原因很简单,如果我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等级,然后让他们分别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看似关注到了个体差异性,考虑到了因材施教。但是若是换位思考一下,除了那几个优等生之外,其余的孩子会怎样想?稍有学习积极性的孩子肯定会因为教师“善意的关心”而倍增自卑感,长此以往,定会丧失对学习的热情。
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站在儿童的立场教信息技术课,就是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地思考、体验、活动。
允许探究有不同的观点,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既要珍视自己的观点,也要关注别人的观点,更要反思自己的观点。
如三年级画图这一单元中《粘贴图形》这一课,我设计了“组合线段”这一游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前面所学新知掌握复制粘贴图形的方法。素材中我提供了“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四种线段,让学生通过复制与粘贴,得到一条“8厘米”的线段。学生在尝试操作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方法。在巡视的时候,我发现有学生把“1厘米”的线段通过重复操作,复制了8次,粘贴了8次,得到了一条8厘米的线段。这时,我抓住机会,马上追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生经过探究后展开讨论,有学生提出:复制一次,可以粘贴无数次。我又马上追问:“粘贴8次太麻烦了,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纷纷探索起来,几分钟后有学生找到方法:“1厘米线段复制一次得到一条2厘米的线段,2厘米的线段再复制一次就可以得到4厘米线段,4厘米的线段再复制一次就可以得到8厘米,这样只要操作三次就可以了。”其实,探究结果并不重要,我们更应该关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是否心情愉悦,是否获得了有趣的经验,是否与小组的同学协助,是否有自己的创意等等。
教师应创设多种评价手段,评价的功能也应更加丰富,有诊断,也有激励。有教师为主导的评价,也有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直接说“对”或“错”,要保护孩子们学习的热情,通过评价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用具体、真实的评价语言指导学生努力的方向;用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等等。
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用心去呵护儿童心中那一颗颗好奇的种子,让“兴趣之花”“探究之花”开遍信息技术课堂的原野。
[1] 刘晏.教育,从儿童出发[J].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10).
[2] 邢晔.为了儿童,从教师出发[J].江苏教育,2013(3).
沈峥嵘,1980年生,男,江苏苏州人,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