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祉昂
聆听与思考
——听两首《四季》之冬
◎宋祉昂
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得懂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因为我们对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或经历有相应的了解,并且在欣赏过程中把音响效果与音乐文化联系起来,派生出一个想象的空间即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想要听得懂音乐就必须要将“听”与“想”达到有机的结合。
聆听 思考 柴可夫斯基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音乐,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不同于文字表达得直接、露骨,也不同于电影演绎得客观,真实。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像是你与一位朋友的相识,只有在你切实了解过它之后,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秘密”。但想要道出其中的“秘密”,还需要你认真地投入热情与它相知一番。
维瓦尔第的《四季》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由《春》《夏》《秋》《冬》四部分组成。在每个季节出现之前,都有一首十四行的短诗作为标题出现——“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炉旁度过,安静而美好的时光”或是“直到冰裂雪融的时刻,听见温暖的南风已经叩着冷漠的冰雪大门”,给人对冬季无尽的遐想与思考。大雪纷飞的寒冷冬季,躲在火炉温暖的沙发上喝杯咖啡、看本书或走向茫茫雪地滑雪橇再打个冷战,都是多么地幸福。
柴可夫斯基的《四季》是一部钢琴套曲,由十二首具有独立意义的小曲组成,每首作品都配有诗意的短诗和附有联想性的标题,如一月《炉旁》、六月《船歌》、十一月《在马车上》等。浪漫主义时期所流行的标题音乐为欣赏者描绘了一幅极为丰富的“视觉画面”。
柴可夫斯基的“冬”由《十一月——在马车上》《十二月——圣诞节》《一月——炉边》三首小曲组成,均采用了复三部的曲式结构,简单而又不失色彩。《在马车上》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方整的句式结构,鲜明的调性变化,三声中部采用了变奏手法,跳音与小二度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再现部重现仿佛雪花的飘落。《圣诞节》透过圆舞曲的音乐风格嗅到圣诞节的味道,呈示部、三声中部和再现部均采用了再现单三结构,曲式结构谨慎完美。低音声部三拍子的圆舞曲节奏,展现惬意的节日氛围,预示着万人瞩目的圣诞节即将来临(谱例4)。《炉边》呈示部旋律轻松而愉快,中部则表现出有些苦闷需要情绪的发泄与解脱,再现部结尾声音逐渐缩小直至寂静无声。
听罢两首“冬”,我不禁产生了思考:“同为描绘冬天,为何有这般不同体会与感受?”
首先,音乐作为一门根植于政治、文化、宗教、民族等因素为一体的艺术,一首作品的呈现必然是时代与社会的产物,在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影响下的音乐理念和风格特征是大为不同的。
出生于威尼斯的维瓦尔第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音乐拥有着独特的感知与审美,幼时就被赋予“威尼斯最优秀的小提琴手”的称号。威尼斯是一座被音乐包围的城市,维瓦尔第在这里充分发挥了他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协奏曲、交响曲,并完善了协奏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结构形式。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基本上受到柯雷利的影响,在“小提琴具有歌唱性”的基础上又融入威尼斯人的热情与开朗,他所描绘的“冬”活泼动人,具有旋律性和色彩性,简单的动机不断壮大发展直至整首作品完结却又不失华丽,完美地处理了独奏与全奏的关系。
出生于俄国的柴可夫斯基极其热爱音乐,在读书期间业余学习钢琴、声乐并尝试作曲,最终他辞去了公职,留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专攻音乐。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的十余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大量的交响音乐、室内乐、歌曲和钢琴曲,并且对民歌产生了兴趣。也许是受到“强力集团”的影响,在随后的作品中都能够看到引用民歌的例子。柴可夫斯基的“冬”也不例外,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于悠长的旋律中,加上丰富的和声色彩变化,如童话,如梦境。
其次,我又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得懂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音乐为什么具有“语言性”?
音乐之所以能够赋予旋律“语言性”,是因为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对音响效果进行了音移植。作曲家创作的过程中,把主题内容分配给每条旋律、每个音符,将想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音符化”,赋予音乐“语言性”。维瓦尔第、柴可夫斯基在创作《四季》之冬时,肯定不会想着残暴野蛮的战争或饱经风霜的老人,而是脑海里充斥着美妙的风景和具有故事的村庄。此外,两首《四季》之冬作为标题音乐,短诗给予了音乐一定的指向性。标题音乐作为浪漫主义的产物,将文学与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为欣赏者更好理解音乐提供了帮助。
“听”若脱离于“想”,是空泛的,无意义的;“想”若失去了“听”,就丢失了音乐意义。“听”与“想”缺一不可,在两者相互碰撞之下能够擦出绚丽的火花。
(责任编辑 徐梦渔)
宋祉昂,男,吉林艺术学院2013级学生,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