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萍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南京 210000)
一例到底
——建构简约式政治课堂
余 萍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南京 210000)
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给高中政治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一例到底的教学主要以一个案例为教学的主脉络,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其他案例的融合,从而将整个政治课堂变得更加紧凑,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本文以建构一例到底的政治课堂为主脉络,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从脉络梳理、细节关注、生活联系以及热点的结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例到底;高中政治;简约式课堂
近几年的课程改革给高中政治教学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学生主要的接受知识方式是在学校,但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真正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用一例到底的方式,建构一个简约式的高中政治课堂。
高中政治每节课中都有重点和难点,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我们以往主要采取逐个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全部掌握。在一例到底的模式下,从实现建构高效课堂的角度出发,我在教学中采取一个主要事例,通过对知识点的分析,将案例进行优化,使案例能够贯穿整堂知识的主线。在讲解时,我也会融合一些其他的案例,作为辅助理解,帮助学生分析,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寻找案例和讲解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一例到底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只举出一个实例,这“一例”是主例,对于一些复杂的知识点,我们还能通过一些个别的事例来进行补充,从而达到丰富课堂的目标。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选取了我国当前的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实际的案例。在讲解案例的同时,我还给学生讲解了“什么是×届×次”的含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是整个国家的大事,每年基本上是3月5日召开。每五年称为一届,在这五年内,每年会议称当届的第×次会议。”我一边分析实例,一边将书中的知识点进行充分融合和拓展,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梳理出一条主脉络,让学生能对这部分知识充分理解。
用事例来梳理脉络需要教师对教材充分熟知,用教材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来“穿线”,再寻找符合的事例进行补充和列举。用“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用精挑细选的实例,将教学变得更加清晰、简洁、丰富。
“一例到底”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对案例的选择该“少而精”,实例应该更加鲜明和突出,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要和学生共同进行细致分析,关注案例的细节,用细节来映衬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养成细心观察、深度探究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我对细节教学非常重视,经常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和案例的细节联系,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自主探究。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动力》时,这部分内容包含两个方面,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和“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讲解第一部分内容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知识点比较深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我在备课时,准备了一个教学案例——“失败与成功”。课堂上,在讲解“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时,我将例子中的“失败”和“成功”进行了分析:“失败和成功,大家都接触过,这两者是相互存在的,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如果离开了任何一方,它们都无法独立存在。”同时,我也引导学生关注“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分。在讲解时,我还是以成功和失败的关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用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用例子中的细节来映射知识点,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关注细节的同时,要理顺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线索,将教学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易于掌握和接受,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论一直是教育界的主要指导理论之一。生活化教育理论指导我们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生活中寻找到课本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从课本知识中寻找到实际生活的气息,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学以致用。对此,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融入一些生活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真正地牢固记忆和充分地理解,为今后的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时,这部分知识点主要分为“体味文化”和“文化与经济、政治”两个部分,我也将课堂分为两个部分来讲解。在备课“体味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通过互联网寻找符合的案例。在课堂上,我播放了《千手观音》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我进行了进一步的引导:“大家思考一下,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有哪些文化的内容?体现了什么文化?”学生积极地回答着。接着,在“文化是什么”这部分知识中,我还是以这个《千手观音》的例子为主脉络,对学生进行引导:“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大家从《千手观音》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类的文化是有一定的特色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课堂内容,理解案例和政治课堂所讲解的内容,从而全面提升政治课堂的体验。
生活中处处蕴藏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要与生活知识进行充分联系,从而真正地理解和领会。在进行启发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占有主动权,多给学生以空间,激活学生的体验。
时政新闻是当今发生的时事热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一例到底”的理论中,时事热点占据了一定的教学优势,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时政热点的结合,所举出的实例能够对学生有充分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我讲解知识时经常会将当今发生的时事热点作为教学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细化和简化复杂的概念,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时,这部分知识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分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些都是我国公民的重要权利。如果单纯地一个个讲解,学生很难全部弄清,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我在讲课时,举出了我国的选举实例,用选举的过程中,公民的参与作为主脉络,分别将民主选举的各个环节和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了融合,然后通过链接来播放一段时政新闻作为补充,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与时政新闻进行联系,在脑海中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记忆。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在讲解后,我又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思维中形成政治思维模式,通过案例的分析而强化政治记忆,有效提升政治学习生活。
时政新闻的联系和链接更加接近于学生的生活,拉近学生与政治知识点的距离,让学生对政治学科更加“亲近”。在讲解与分析时,我们可以将一些辅助的学生感兴趣的小知识点进行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能够运用自如,为今后的更深层次的探究奠定基础。
“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让复杂的政治知识变得简单,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而在举例过程中,例子要简单明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政治人才。
[1] 姚小林.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开发策略与应用管理探析[J].文理导航,2015(12).
[2] 侯之亮.高中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6(02).
余萍,1978年1月生,女,江苏南京人,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研究工作,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