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钧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南通 226401)
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教学的时间问题研究
王 钧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南通 226401)
本文以教育时间理论为依据,从时间的本质、功能、效益、密度和力度等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现实进行理论分析阐释,并提出相应的操作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思想政治课堂
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热捧的一种教学教育方式和策略,对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因素的研究除了关注教育者因素、受教育者因素,还涉及文本因素、教育政策因素、空间和时间因素等。本文试对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活动教学的时间问题进行思索和探讨。
由于课时的限定,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只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而存在。因此课堂验收评价中“合作学习与展示”便作为一个基本要求提出,在时间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应不少于15—20分钟。
现实课堂生态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被思想政治教师看作是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手段,甚至是被当作丰富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资源——和放视频听歌曲演小品开辩论赛类似,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各种合作乱象,导致了合作学习时间的低效。
马克思提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活动教学的时间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自觉的发展空间,是人的特定发展空间。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窄化成了对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改变的追求。合作学习本质上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方法和师生交往活动,而是把合作凸显为一种学习内容和一种共享的学习资源。人们对合作学习本质的功利性的理解和运用导致了对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本质的不科学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教学的时间有两种基本形态:流逝与物化。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教学就需要在一节课时中留足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要正确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与教学任务进度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在既定时间下的效度与探究的深度关系以及合作学习在一节课时下流程的完整性和机动性的关系。
一般教师都比较重视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物化形态。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物化形态,就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外在活动去不断地认识合作问题并将该认识由一种外在存在向内在于自身的东西转化,即变为其自身素质中的知识、思想、情感、能力和品质。这一过程告诉我们,合作学习应该是个体自我发展的自觉要求,必须顺应和利用好这一规律。
与物化过程相反的是活化,二者是紧密相关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活化形态是指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物化而成的学生的身心素质有一个外化即放射性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与外部环境进行着能量交换,既接受外部能量以形成智力和才能等促进自身的发展,又释放着自己的能力作用于外部环境,以期能得到肯定和情感满足的需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无限可能性,无论是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还是班级展示环节,要尊重学生,要从人的发展高度和合作学习的本质角度去认识和呈现教学行为。
效益包含效果和效率两层含义。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一方面是指小组合作活动的结果中合乎预期目的的有效部分,另一方面是指对小组合作活动的投入与获得教育教学产出效果的比率。从课时角度看,无论课堂上开展的小组合作活动的难与易、多与少,给予的时间无疑都是一种珍贵的投入。
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分类。在目前实践操作中,更多是将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理解分为平均效益和个别效益。定期对班级优秀合作小组的评价和评选强调的是平均效益,目的是让小组合作更有组织、更有秩序、更有活力、更重成效。而班级层面上以及年级和学校层面上的“合作之星”“展示之星”“自主学习之星”等评价机制的运用,是为了通过树立典型和学习榜样,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合作状态、思维状态、倾听状态、表达状态。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从性质上可分为有效、无效和负效三种,体现在数量上有各种差别,例如同样是有效,却有高效和低效之分。现实课堂生态如果是为合作而合作将流于形式,极易导致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合作。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有两个途径:一是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前提下,精准控制小组合作活动时间;二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所需的时间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提高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教育内部的各种规律是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理论是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观点,它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中发现有效策略。人的身心发展速度不是均衡的,具有可变性和个别差异性。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实施策略必须符合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如果小组合作的问题过宽、过难、过易或过偏,都会使学生大脑皮层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从而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注意提出的问题有梯度、有讨论的可能,解决时要选准时机和时长。
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密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达到其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在现实课堂生态中呈现为小组合作时间内的活动紧张度。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时间的密度,也就是提高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时间的效益。
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密度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宜的学习负担。尽管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尽相同,但都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心,都有通过自己的能力能够承担的负荷量,从而防止出现有学生包揽一切,有学生无所事事。在现实中将小组人员进行任务分工的操作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学习负担。真正适宜的合作学习时间的密度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是为了适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是让学生自觉地想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求知的渴望感去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学习并形成一种紧张感。这也提醒教师要有乐观的教育信念,相信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自己存在和展现的价值。
从教师的角度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密度意味着教学内容要精选,组织要精心,知识结构要精致,讲解要精炼。教师应该专心研究教材考纲,要把学科本质性的知识(包含学生的难点和盲点知识)作为教授的重点,把过去的信息单向的师到生的交流传递,丰富为生生之间、生到师、师到生再到师的多层面的交流传输接受。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信息量大,逻辑性强,小组合作学习不能理解为是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而是对人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学习内容要精心组织成网络型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并互助地构建知识的有机联系,体现学生思维能力。
和谐的节奏是一种快慢适宜的节奏。在小组合作时间内,每一个小组都强调快节奏,声音要高,结论得出要快。这在客观上会造成相互干扰,不利于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先停下,好好思考下要讨论的问题,想一想自己能有什么认知,又有什么的疑惑;在小组最后汇总本组观点的时候,也要慢下来,每个人好好思考下其他同学的观点,去发现自己能获得什么,受到什么启发,还有什么没有得到解决。
[1] 郭传省.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王钧,1978年生,男,江苏南通人,从事德育、思想政治教学研究,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