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2017-02-16 01:24李德明
名师在线 2017年1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素质教育核心

李德明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31)

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李德明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31)

课改之后,需要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体系构建的必要性、遵循的原则、特征、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素质教育

引 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第一个课程基本理念。地理素养就是通过对地理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认识之后,产生的一种对地理的认可和情感。地理素养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在的隐性素质,二是外在的显性行为。不过在这两方面的内容中,又包含着一些品质、能力以及精神方面的内容,被称之为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就是地理素养,以地理素养为中心,把其他的内容加以扩充和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当然也能够实现各自的独立。在地理学科中,地理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关注的是地理空间结构与联系的有效结合。地理核心素养是后期逐渐摸索形成的,通过后期的长期教育、宣传,从而让地理内容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社会,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所以其包含的内容也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想要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了解地理和认识地理,必须建立完善的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能够提高地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能够激发出地理的多元化功能,还能够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更有效地巩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一点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中非常重要。

做好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让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内容更加丰富,让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深入学生内心,对于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结合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体系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教学与体系的有效结合。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的观念

建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弄清楚构建体系的目的,如何开展评价,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影响有多大,所有的这些问题必须有充足的理论支撑,同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和标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一个对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开展有效评价的过程。当然,这样的评价必须客观、准确,还要重视观念在评价中的指导作用。

1.新课改的评价观

评价观包含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技术、评价主体、评价视角、评价方式等。所有这些评价都是在不断转变的,具体来说,评价功能是从识别向选拔转向激励和调整转变;评价内容是从以学业成绩为主向潜能挖掘方向的转变;评价技术是从量化向质化分析的转变;评价主体则是从单一向多元方向的转变;评价视角从最初的重视结果向全过程跟踪的转变;评价方式是从原来固定的资料、面谈、笔试向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潜力方向的转变。总体来说,新的评价方式更加灵活、全面,可操作性强。

2.素质教育学生观

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他们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认知的主体。所以在开展评价时,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评价主体,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内容,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看重学生的智商,还要重视学生的情商,以及其他方面培养,关注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开展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3.素质教育知识观

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主,通过教师对知识的陈述、讲解,让学生去记忆,去理解。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策略性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更加重视的恰恰是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策略性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减少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懂得如何去做,如何去学,这样才会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全面,成为真正会学习的人。

4.素质教育质量观

在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中,考试分数始终是教师衡量评价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好坏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看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分数的高低。所以,想要建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做到推陈出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展开有效的评价,真正符合时代精神。通过开展有效的评价,能够深入学生实际,找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发光点,从而真正地去帮助学生;通过评价来扩大教育功能,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通过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知,想要保证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必须遵循五大原则,即明确性、可测量性、可接受性、科学性和特色性。具体来说,明确性就是要有明确的评价指标,不能让评价指标含糊其辞,保证评价指标含义的唯一性。如果确实需要运用具有双层或多层含义的指标,必须做出含义解释。另外,指标之间不能有太强的关联性,更不能有因果关系。可测量性主要是指评价对象和要求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使用可操作化的词语,便于进行有效测量,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可接受性就是制定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设置过高,让学生无法理解,又不能设置过低,无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准确评价。同时还要考虑评价的方便和效率,保证评价工作的有效推进。科学性就是评价指标的选择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真实情况。当然,这并不是说将所有的地理学习因素都放入评价指标中。特色性主要是指把地理学科的性质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区分,这样才能够采用特色的评价手段开展有效的评价,才会让地理学科的评价更加鲜明。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

就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来说,因为最终的评价对象是高中学生,所以必须要保证评价的普遍适用性,同时还要体现出高中学生所固有的特点。总体来说,评价指标必须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可塑性和可维持性的特点。即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能够塑造和培养,通过开展高中地理课程能够保持这种素养。当然,这种培养和塑造必须是在教育教学范畴之内。

二是对个体和整体都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特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面对的是学生个体,同时也面对整个高中教育活动,以及影响到整个社会教育,与社会的变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教育、社会才会形成统一整体,相互适应,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三是与时代同步的特点,也要考虑我国地理教育的文化背景因素。

五、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定义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声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了解,结合地理学科的实际情况,对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几点看法,可以将体系中的指标一分为二,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主要是地理角度、地理表征、推理、建模等方面的建立;二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每个分指标上再次细化。

结 语

建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让我国的地理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我国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可以让高中地理教育质量目标更加明确,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明确的目标来开展地理教育。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我国地理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1] 邓明红.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学,2015(23):15-18.

李德明,1979年生,男,江苏宜兴人,本科学历,无锡市教学新秀,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素质教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