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真菲
摘要:教学工作始终是院校工作的中心,永远是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主题。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育才理念,不仅是个人能力素质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标准,影响着院校工作的生机和活力,甚至还会影响到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育才理念;部队院校;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101
1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精育英才与普育良才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的对象是人,教学的目的培养人。每个人的素质、基础、个性、特长、兴趣、阅历、追求的目标、愿意付出的劳动不尽相同。因此,院校在教学工作的定位上,必须处理好“规定性”与“适应性”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观。一是发展观,看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部队建设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员个人的发展;二是适应观,看教学工作是否适应部队任务的需要,是否适应学员成材的需要;三是特色观,看教学工作是否具有军事教育特色,是否符合上级规定的特殊要求。
部队的院校教育还仍然处在精英教育阶段,许多优秀的士兵还不能到院校来进行深造。但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在校学员的培养,却应该坚持把英才式教学与普适式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注重实施普适式教学,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人才培养标准,认真落实上级颁发的教学计划,根据“普通学员能够适应、学员普遍能够适应”的教学原则,对学员实施全方位的、基础性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英才式教学,关注学员的个性发展,从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部队不同工作岗位的特殊需要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员实施专业知识更深、专业层次更高的培养,让学员的专、特、长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
2要坚持能力为本,努力把满足岗位任职与注重潜能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为部队院校,我们培养的学员毕业以后基本上不存在待岗现象,学员的质量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也不十分明显;部队的评价是衡量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部队的评价往往侧重于现实需要和近期效应。这就必然导致教学工作过于偏重第一任职需要、偏重基础能力培养、偏重简单重复训练。但部队院校教育既是军事职业教育,又是普通高等教育,二者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任务的要求,才能完成好院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岗位对应式技能培训与职业适应式素质培养相统一的教学观;树立传授知识技能、经验模式与培养良好习惯、正确方法相统一的教学观;树立修正形象与塑造灵魂相统一的教学观;树立训练技能、强化功能与激发本能、开发潜能相统一的教学观,从而为部队培养一大批第一任职过得硬、岗位转换适应快、工作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人格本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有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智慧与方法、人格。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智慧与方法是创造的源泉,人格的真諦在于只有当人的创造力与德行相统一的时候,才会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因此,我们的教学决不能停留在教育的表层,满足于训练职业技能、培养专门人才。首先,必须坚持“任职为本、人格为先”的原则,在培养学员健全人格的前提下,从部队建设的形势任务和现实需要出发,研究第一任职的岗位要求,培养合格的基层指挥员;其次,必须坚持“能力为本、启智为上”的原则,在全面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的同时,注重启迪心智,帮助学员确立科学的方法论。
3要坚持创新为本,努力把解决现实问题与研究前沿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凯洛夫在《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就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实现对青年一代影响的过程,以便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形式,如何实施教学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观众;体现了权力,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忽视了意义”。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创新为本,积极探寻“从物化走向人化、从灌输走向对话、从限制走向解放、从分离走向融合”的教学之路,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旨趣的教学观;树立以关注现实、解疑释难为基础的教学观;树立以探寻规律、超前研究为目标的教学观,实现院校教学为部队建设服务的目的,发挥院校教学对部队工作指导、牵引的作用。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教学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应付,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部队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积极探寻部队建设的内在规律,不用发展的观念去超前研究问题,教学工作就必然会陷入盲目的、被动的、滞后的低级循环状态,失去其研究创新、理论指导、超前牵引、成果支持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立足现实当作教学工作的生命之本,加强与部队之间的横向联系,深入基层,了解部队建设的现状,扎扎实实研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教学工作与部队建设融为一体;其次,要把面向未来当作教学工作的活力之源,积极传播前沿知识,推广研究成果,尤其要善于对研究成果做深度的开发,努力改变理论知识在表达方式上的枯燥、晦涩、空玄、单一和模式化,克服学术性、深刻性与通俗性相对立的现象,使教学活动成为理论研究的催化剂,成为成果普及的试验场,从而推动教学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新境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