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观

2017-02-15 17:52邹荣华
现代交际 2016年20期
关键词:喜福会

邹荣华

[摘要]本文以谭恩美的处女之作《喜福会》为研究对象,对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进行解析。家庭观是全世界每个家庭都具备的一种观念,一个家庭有了良好的家庭观,这个家庭才能健康幸福地存在。在《喜福会》中,正因为母女们持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观,所以产生了分歧,各自都不能理解对方,母女间的矛盾反应出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喜福会》 家庭观 母女矛盾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92-02

一、引言

谭恩美是一个美籍华裔女作家,她于1952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她的父母都是来自中国的移民,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护士。她接受过较高的教育,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有着与主流文化不同的族裔身份,这使她感到迷惑和彷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甚至不知应该如何作为,因此她通常和她的母亲争吵不休。她33岁开始写小说,把以往的生活经历都融入了创作之中。之后在1989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世界轰动。获得了“全美图书奖”等一系列文学大奖,还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创下了极高的票房佳绩,随后它被翻译成20种不同的语言版本。喜福会成立于1949年,小说中的四个中国母亲在移民到旧金山之后,常常见面吃饭、打麻将。与此同时,在打麻将的过程中,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四个中国女人各自有一个女儿,作为中国母亲的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频繁出现沟通障碍甚至发生冲突。这部小说以四对母女的故事为经纬,生动地描写了母女之间的微妙的感情,它幫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亦帮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

二、中美家庭观

(一)中国家庭观

家庭观可以说是个人对于家庭事务所抱有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念,也是一个评价家庭意义与目的及理想家庭的标准,并影响着个人经营家庭生活与家庭相关事务的决定。中国人崇尚孝道,重视传宗接代。一般来说,教育是人通过不同的学习途径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而家庭教育简单地说就是父母教育他们的孩子,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学习发展的过程。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给孩子无限的爱和过度保护,然而溺爱孩子并没有好处,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缺少自主独立意识。其次,中国家庭教育强调父母的权威,孩子们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决定。为孩子们的生活制定计划,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愿望。中国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从中比出高低以显示自己教育的能力。此外,在婚姻方面,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和美国人对待婚姻的观点也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有很多婚姻问题和干扰,尤其体现在配偶选择的自由度和选择配偶的标准方面。自由爱情和婚姻是不被封建道德允许的。因此,父母的权威是无可争议的,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处理孩子们的婚姻,已婚夫妻也没有自主权。所以在中国选择配偶的方式只是听从父母的命令和媒人的说辞。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婚姻目的主要是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双方的结合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家族的延续。这是中国传统婚姻的目的。此外,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父权制社会系统。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和丈夫有绝对的权威,一个女人只能听话不能抗拒。男人比女人享有更高的地位,这让夫妻在婚姻关系中极其不平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与家庭相比,家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要考虑家庭利益,其次才是个人利益和意愿。应该说,最重要的家庭关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的标准。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

(二)美国家庭观

美国家庭重视自由和民主。美国的父母重视孩子的独立和自主权,他们鼓励孩子自己做事,从旁给予指导和启迪,他们总是说“试一试”或者“去”。父母从小就鼓励他们探索周围的环境,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注意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美国父母很少拿他们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较,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对孩子是多鼓舞和奖励,少惩戒。他们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美国父母通常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注重孩子的个人自由和整体发展。父母常通过与孩子们平等协商解决各种问题。美国民主、宽松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自己的事情有决策权,这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敢于尝试与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美国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国家。人们追求个人自由,所以在配偶选择上充分体现个人主义的主体性。青年男女恋爱不需要别人介绍,提倡自由恋爱。他们认为婚姻是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至于婚姻目的,他们笃信基督教,认为个人利益至上。对他们来说,结婚是为彼此找到适合的生活伴侣从而获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满足。在他们看来,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因此,追求真爱是最重要的婚姻目的。此外,美式家庭中丈夫和妻子在婚姻中地位平等,彼此相互需要。自由主义表现在自我意识,自我奋斗,自我实现,自我独立和成功意识。即使在家庭中,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也是无处不在。美国人在家庭中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愿望。

三、《喜福会》中母女冲突下中美家庭观差异

(一)不同的家庭教育观

中国的父母很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对孩子要求严格,简单地发号施令,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由于父母比较的心态,他们希望孩子能给自己带来荣耀。但相反,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教育儿童上有更放松的心态。在小说中,母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离开自己的故乡去追求新的生活并寄希望于子女。小说中琳达开始并不完全支持女儿下棋,但当女儿得了第一个奖杯后,琳达决定不让女儿做家务,希望女儿成为一个象棋神童,并向朋友们大肆炫耀。然而女儿痛恨母亲到处炫耀,她觉得母亲这种炫耀让她感到羞愧。她以强硬的态度甚至离家出走来反抗,奋斗着挣脱母亲的掌控,但偏偏总是不能。移民妈妈和美国化的女儿受不同的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不能相互理解。母亲的权威与女儿的寻求自由碰撞。

中国家庭教育的风格相对孤立,孩子没有话语权。家长认为孩子应该遵守规则,服从父母的意愿。孩子要听父母的话,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所以中国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容易产生代沟。但是在美国,家庭教育是更民主,允许孩子犯错误,有独立意志。美国父母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一个吻来表达他们的爱,并且通常以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尝试新事物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喜福会里,素云想让她女儿成为一个中国式的秀兰·邓波儿,但她没有和女儿商量,只是让静梅在电视上观看秀兰·邓波儿的电影,模仿她的时神和每一个行动。起初,静梅和她的母亲一样是快乐的并且愿意接受培训。她认为她可以成为完美的,她的母亲会更喜欢她,这样她就可以不被责备。但渐渐地当测试变得越来越困难,静梅不感兴趣了,失去了信心,然后她看到妈妈失望的脸。几个月后,素云看电视时发现了一个中国小女孩弹钢琴很好,然后她让女儿静梅去上钢琴课,当静梅告诉母亲,上钢琴课让她觉得自己被送进了地狱,于是母女之间发生了严重冲突。母亲的过高期望和强压让女儿倍感压力的同时产生抵制心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下情感意识的难以交融,母亲想展示自己的权威,但女儿想要自由和尊重。

(二)不同的婚姻观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大多数婚姻是封建包办婚姻。而在美国,人们追求个人自由,他们认为婚姻是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小说中琳达的婚姻是为了履行父辈的一个承诺,她听从父母的决定和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男人结婚。她的婚姻没有自由。但她的女儿却自由地选择了婚姻伴侣,当第一个丈夫不被母亲接受时,他们选择了私奔。虽然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但她仍然认为选择婚姻伴侣是她的权利。但琳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她认为婚姻应该由父母决定。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因缺乏沟通与理解误会日深。

传统的中国体制下,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和丈夫有绝对权威,而女人只能听话不能反抗。男人比女人享有更高的地位,夫妻在婚姻关系中极其不平等。而在美国家庭中,丈夫和妻子在婚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夫妻双方在婚姻中都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喜福会中梅的母亲是传统的中国婚姻体制下的一个牺牲品。最终梅的母亲以自杀悲剧收场。而故事中哈罗德和莉娜生活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两人从婚前到婚后,一切费用均分,事实上,哈罗德的薪水是莉娜的七倍之多。但在他看来,这种共享是男女平等的标志。但是当他们住在一起很长时间后,他们开始争夺股票,争吵谁该付出更多。故事结局用撞裂的茶几象征莉娜勇敢地结束他们不平等的婚姻。

四、中美不同家庭观差异的原因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受封建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家庭的观念是非常强大的。儒家文化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重家庭、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受地理因素以及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逐步形成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稳固的家庭模式。特定的社会生活以及密切的人际关系使得集体利益和家庭利益比个人利益更为重要。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短暂,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民主和自由的概念渗透到各个角落。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大部分美国人信仰上帝,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他们追求自由和独立,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处处体现个人主义。在西方“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影响下,美国人只能走出去寻求生存和发展,因此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离散的家庭模式。美国家庭的观点是基于自由平等的思想,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个人的意愿生活,选择自己的生活处境和命运,而不是让自己紧密依赖家庭、宗教、社会或其他组织。

从小说中母女冲突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化的女儿在不同的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母亲秉承着传统,女儿要求新环境下的平等自由和独立。母亲和女儿各自都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没有人愿意做出让步,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但令人可喜的是,在小说最后,由于爱的牵引,加之母亲们的执著和女儿们的努力,母女之间终于能够相互理解,最终越过鸿沟,从不理解走向理解,从对抗走向接受。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促进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红霞.从谭恩美的《喜福会》看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75-79.

[2]李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从《喜福会》引发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35-36.

[3]葛树慧.从《喜福会》引起的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8-199.

[4]李晶晶.从《喜福会》的母女冲突看中美教育文化的差異[J].社会科学,2011:70-73.

[5]谭恩美(著),程乃珊等(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韦佳星.从《喜福会》看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J].考试周刊,2014:18-19.

[7]王小玲,龙森祥.《喜福会》的家庭教育误区与反思[J].电影评价,2013:101-102.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喜福会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跨文化视角下对《喜福会》的解读
从谭恩美的《喜福会》中聆听当代批判的声音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
流散的颜色
浅析小说《喜福会》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析《喜福会》中玉饰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