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相互融合
——以低年段阅读教学为例

2017-02-15 16:29:48江苏
小学生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弟年段图画

⦿江苏/于 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相互融合
——以低年段阅读教学为例

⦿江苏/于 慧

对于多数一线老师来说,将口语交际融入阅读教学并不陌生。如朗读、背诵课文,复述故事,课中问答等等,但这些常态化的语言训练模式让学生处于机械被动接受的状态,停留在无意识的层面上,侧重于语感的培养和单向的口语表达,当学生面对真实文本时依然无法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实现“生——本对话”。无疑违背了口语交际“互动性”的特征。一年级的孩子刚踏入小学校门如同一张白纸,期待着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给孩子们画笔和灵感画出未来的蓝图。因此,将“无声”与“有声”相互融合的“特殊”交流方式较为适宜。

一、生-图对话,畅游书海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相同。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是接触文字、构建精神、培养多元儿童的首选读物。它用图画讲故事的方式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孩子在阅读中享受审美的情趣、阅读的快乐。

以英国图画书作家大卫·麦基塑造的“大象艾玛”系列绘本为例,当我带领孩子们阅读第一本《花格子大象艾玛》时,孩子们就对封面上的这只五颜六色的大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翻开第一页,书上画了很多大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胖有的瘦,与我们平日里在动物园看到的大象相差无几。往后翻一页,顿时响起一片惊讶声,一只花花绿绿的、大到占满了一整页纸的主人公花格子“大象艾玛”矗立眼前。这时,孩子们便会满脑子疑惑:花格子大象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它和别的大象不一样?为什么它不在象群里?会不会因为它和别的大象不一样而受到欺负?仅仅两幅图,便让一连串的问题从一颗颗小脑袋中蹦出来,他们的好奇心、观察力,甚至可能是感同身受的同情心都是阅读的强大驱动力。

在与学生阅读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中江嘉男和上野纪子合著的经典绘本“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时,我与美术老师合作,在美术老师专业指导下画出每一个故事后心目中的“鼠小弟”,或重现故事画面,或为故事续编,在阅读课上展示并解说。孩子们的每一幅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想法都得到了展现和赞许,欣喜不已。同时,我还将作品上传至班级群,让家长们也能感受到孩子们纯真奇妙的想象力,给予孩子更大的信心。

二、生-本对话,感悟文字

随着拼音的学习与不断巩固,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们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汉字。在上学期以图为主文为辅的绘本阅读的基础下,我选择了较多文字并贴近学生生活的绘本故事,如《苹果树(爱心树)》、《妈妈和爸爸不在一起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等。以《苹果树》为例,故事讲述了不断索取的小男孩和不惜牺牲自我来爱男孩的苹果树之间发生的事,故事中的男孩就是我们的孩子,大树就是他的母亲。一则看似简单的绘本故事,却折射出人世间最优美的情感——母(父)爱。整个故事非常完整,即使脱离图画,孩子们也会被故事所透视出来的情感所吸引,所以我选择了配图讲述的方式,当孩子们听到男孩摘下树上的苹果去卖换钱、砍下树枝造房子取暖、砍下树干造船远航,一次次无情的索取,而大树却依然感到“快乐”时,泪水已经止不住的在眼眶里打转,甚至有小女孩早已泣不成声。虽然他们只是孩子,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故事里的文字却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父母的无私与伟大,在无所畏惧勇于表达的年纪里对父母说“我爱您”。即使一个小小的故事,也能让孩子们领略文字的感染力。

三、生-生对话,感知人物

《学记》中曾提出:“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合作和互助的思维贯穿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

由于低年级学生以无意识学习为主,所以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容易缺乏方向性或者偏离主题,这就需要老师在布置任务时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调整方向,讨论结束时及时点评和总结。

共读完“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绘本后,我问学生:鼠小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个故事印象最深刻?四人小组讨论选一个故事汇报,可以相互补充。鼠小弟的“可爱、善良、机智、知错就改、友善”,每一个特点都让孩子们如数家珍;“打破杯子的鼠小弟”、“鼠小弟荡秋千”、“鼠小弟的礼物”……一个个小故事俨然又浮现在眼前。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样子,于是我又推荐了儿童文学家王一梅著作的《鼹鼠的月亮河》,去认识一只“特立独行”的小鼹鼠米加的故事。

四、生-多媒体对话,开拓视野

当今已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对社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当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普遍的情形,利用网络服务于教育教学,使教学效果更突出,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在多数家长支持孩子每天阅读的基础下,我尝试使用可以拍摄共享的视频软件,如“小影”、“啪啪”、“cctalk”等展示学生的阅读故事和阅读思考,从几位交流比较多的家长推广到班级中的大多数家长,由点及面,家长之间互加好友。这样,父母可以每天在这个小平台上记录分享观看孩子的“阅读旅程”,其他家长也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的方式鼓励孩子的每一点小进步。

低年段的孩子无论交流方式还是阅读模式都很有限,但同时也是不受拘束的。因为他们有对未知的懵懂与好奇、不谙世事的单纯与美好、向往知识的渴求与包容、与书与人为友的追求与渴望,所以他们在阅读的旅程中可以与图画、文本、同伴、父母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迸发自信、获取新知,拥有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猜你喜欢
小弟年段图画
熊小弟被表扬了
走丢的熊小弟
爱上刷牙的熊小弟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4
生日快乐,鼠小弟!
幼儿园(2019年14期)2019-11-04 01:54:34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