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
——略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2017-02-15 16:29:48江西
小学生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用心习惯生活

⦿江西/吴 静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黄柏中心小学)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
——略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江西/吴 静

前段时间,看到所任教的班级的家长在家校联系群中说“我家××最坏的习惯就是贪玩、不喜欢看书和做作业。其实他还是蛮聪明的不过就是太懒了。所以请各科老师帮我管严点。谢谢各位老师了!”。看完这条信息,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从教第十四年,类似的话,听过太多。我们的孩子,有多少是被这种“毒药”“安乐死”的?

孩子真的很聪明吗?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真正一点就透,有灵性的孩子,凤毛麟角,而那位“蛮聪明”的孩子,经过小学五年的学习,进入六年级时,连正确的使用汉语拼音都是问题。爱孩子是本能,但怎样爱孩子是学问。很多父母容易走极端,或者认为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或者“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正能够客观正确“认识”孩子,并且愿意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去引导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

“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努力”,这句话往往容易给孩子们造成一个错误的认知,聪明比努力更重要,我现在学习不好不要紧,我只要到时候努力一点就可以甩掉学霸一条街。经过课内课外的观察,我发现这些“聪明”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例如,注意力不集中,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甚至自个儿拿着一支笔、一张纸就能玩起来;学习的耐力不够,连续学习的时间短;总想取巧而不肯做扎实的基础训练;学习主动性差,钻研精神不够,一遇到需要动脑筋的题目就放弃不做。放任这样“聪明”的孩子一直“聪明”下去的结果有多可怕?这样的孩子一定要教会他努力有多么重要,用心有多么重要,养成认真的习惯有多么重要,养成优秀的习惯有多么重要。聪明是不需要鼓励的,而用心才是需要鼓励的习惯和难能可贵的优点。

优秀的习惯与品质并非天生,人都是有惰性的,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们呢?在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黄金时间段,很多孩子被耽误了。我见过许多“留守儿童”,家校联系群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嘱托:老师,××在学校还听话吗?我们都没有在他身边,都没办法管他,麻烦您帮我管紧点。每次看到这样的嘱托,我都会有深深的疲惫感和挫败感。不是老师不用心,而是一个班有太多这样的孩子了,老师的生活远非局外人看着的每天只要上两节课这么简单,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准备上早自习,晚上五点多回家,回家之后加班干活是家常便饭。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优秀的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语文学习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时间长了其中的细枝末节都会忘记,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品格”,曾经跟一位母亲有过交谈,她的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非常有灵气,孩子的作文丝毫没有同龄人的生涩浅薄,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细腻的品味。她的母亲说,孩子小的时候,上班之前就把她放在新华书店,下班了就去书店接她。一开始还担心孩子坐不住,做母亲的经常躲在书店的角落偷看,后来发现孩子能在那儿看一整天的书,多么有智慧的母亲!

事事留心皆学问。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舍先生说过:“……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和事都从他身边溜走了。”留心生活,离不开观察。准确细致的观察能帮助我们抓住事物各个侧面、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我们把观察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它生动准确地写出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校园内笑声飞扬,球场上龙腾虎跃,师生们活动频繁,但一到写作文,不少同学仍然愁眉苦脸,无法下笔。正如大作家波特莱尔所说:“生活是一场盛宴,许多人却对着它饥饿而死。”出现这种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集中注意力,全面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准确细致地去观察。让孩子们把平常观察到的有新意的人、事、物、景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任凭孩子们随心所至,多写真情感。这不仅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教会孩子们用心去品味生活,发现生活的美。

语文不仅要多看,多写,而且要多朗读,而且要大声朗读。上早自习的时候,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有时太小啦,我就会亲自带领同学们大声地读起来,带着表情,带着腔调,于是,孩子们就完全投入其中。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大声地朗读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语感的培养。所以,从小就要不断地鼓励孩子们放声地朗读。《毛诗序》中说“情动于衷则形于言,言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若孩子们读书能达到这种境界,语文是不会太差的。

教育的目的是启发自觉,叶圣陶先生说:“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得到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几路真正有用的本领,那才是最大的实益”,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们而言,至关重要并且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黄柏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用心习惯生活
用心
科教新报(2022年22期)2022-07-02 12:34:28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用心熬一碗汤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3:04
好习惯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用心,让家更有味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