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华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江苏如东 226400)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讲解化学知识、学生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授,教师代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极大地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修正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以构建和谐的初中化学课堂,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由于化学现象中有很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从趣味入手,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时,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并不能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因此第一堂化学课,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第一堂课中,教师应让学生感知化学的趣味,使学生对化学产生足够的好奇心。于是,教师给学生展示了神奇的化学现象——玻璃棒点灯。教师事先在高锰酸钾晶体上滴加少量的浓硫酸,在课堂上教师把玻璃棒与之接触后放到了酒精灯上,过了一会酒精灯竟然被点燃了。学生一下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为什么”的疑问,使学生萌生了学习的欲望。教师接着又把一张空白的纸贴在了黑板上,这张白纸教师事先用毛笔蘸取淀粉水写下了“化学”,教师用喷壶向白纸上喷洒“水”(其实“水”是稀释了的碘水)后,学生再次惊奇地发现白纸上竟然出现了“化学”两个字,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发,开始议论起刚刚神奇的现象。教师趁势向学生提出:其实这些都加入了化学手段,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就要好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
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趣味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神奇,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促使学生积极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性的发展[1]。
在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教师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混合分组,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学生传帮带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思考,让中等、基础差的学生跟随优秀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学习,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为了能够使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进行了说明:明确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清楚二氧化碳都有什么用途。各小组成员先深入阅读课本内容,然后由优秀学生带领其他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由基础不好的学生找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而对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等学生可以表达给大家,优秀学生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补充和总结,大家讨论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了学习效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在学生们有了分析、思考、讨论后,对化学知识有了准确的认知,同时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了传帮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完善,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认为要多给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其实这种做法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差。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体验化学道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有效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时,课本中给出的内容很简单,煤、石油、天然气这些燃料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但由于课本的讲述很枯燥,造成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安排学生实践,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化学知识。教师先让每个学生做一个动作——搓手,让学生体验热量通过搓手而产生的变化,这样就自然地引入到了本节课的教学。接着教师给学生很有情调地朗诵了宋代著名学者沈括的《石油诗》,把学生带入了化石燃料的课题中。在进行到提高燃烧的利用率环节时,教师就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打火机、两张白纸,然后让学生把其中一张揉成团,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打火机来点燃这两张白纸,并记录燃烧结束所用的时间。通过两张纸呈现的状态和比较所用时间,让学生思考燃烧的利用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很积极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动手实践,从而主动进行思考,找到了提高燃料利用率的结论。
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机会,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很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实践中往往接触到的是学生熟悉的场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学生往往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特殊的认知感觉,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身边事物有关的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实效[2]。
在教学《溶液的浓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问题情境:生病在家输液的小明发现自己正在输的是一瓶氯化钠注射液(为了增加情境效果,教师准备了一瓶注射液,并利用多媒体把输液瓶上的标签特写显示给学生看)。这时教师提出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a.在氯化钠注射液里存在的溶质、溶剂是哪些物质?b.在注射液的标签上有“0.9%”的字样,这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c.在实际输液的过程中,是否采用的就是“0.9%”的氯化钠溶液呢?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要想回答a就要学生重新回忆溶质、溶剂的定义;回答b就需要理解百分比的含义;回答c就需要学生体会这不仅是一个百分数字,对于实际生活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同时还让学生感知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提升了教学实效。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化学学科入手,积极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构建出和谐的初中化学课堂。
[1]唐玉兴.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困境及出路[J].吉林教育,2014,(34):34.
[2]王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河教育,2014,(12):57.